•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981391 閱讀: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3:28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夾持部、鉤體、豎向剛性片、橫向剛性片、彈簧片、拉片、第一柄部、第二柄部、第一夾緊片、第二夾緊片、后端延伸部、前端延伸部、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連接部;豎向剛性片、橫向剛性片、彈簧片依次連接構成U形型材;第一夾緊片通過第一柄部連接在豎向剛性片的內側,第二夾緊片通過第二柄部連接在彈簧片的內側,第一夾緊片與第二夾緊片之間相對的面構成一對相互平行的夾緊面;拉片鉸接彈簧片的自由端,拉片上設置有鉤扣;第二夾緊片的下端與橫向剛性片之間存在間隙,第一夾緊片的下端通過連接部連接橫向剛性片。利用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快速、便捷、高效地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方便維修和更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太陽能電池板系統,具體地,涉及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
    技術介紹
    太陽能能源是清潔能源,其以白天太陽光作為能源,利用太陽能電池給蓄電池充電,把太陽能轉換為化學能儲存在蓄電池中,晚間使用時以蓄電池作為電源給負載提供能量,把蓄電池中的化學能轉變成其它形式能量。現有技術中,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多需要螺釘等連接件進行固定,這給安裝和維修帶來很大不便,施工效率較低,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能夠快速、便捷、高效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 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夾持部、鉤體、豎向剛性片、橫向剛性片、彈簧片、拉片、第一柄部、第二柄部、第一夾緊片、第二夾緊片、后端延伸部、前端延伸部、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連接部;所述夾持部和鉤體設置在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底部,所述夾持部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夾緊片與第二夾緊片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橫向剛性片、彈簧片依次連接構成U形型材;所述第一夾緊片通過所述第一柄部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的內側,所述第二夾緊片通過所述第二柄部連接在所述彈簧片的內側,所述第一夾緊片與第二夾緊片之間相對的面構成一對相互平行的夾緊面;所述拉片鉸接所述彈簧片的自由端,所述拉片上設置有鉤扣,所述鉤體鉤于所述鉤扣;所述第二夾緊片的下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一夾緊片的下端通過所述連接部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所述后端延伸部的前端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的后端,所述橫向剛性片的前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的后端,沿豎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的下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所述后端延伸部的后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的后端之間的距離為D1,所述橫向剛性片的前端與所述前端延伸部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為D2,其中,D2>D1。所述第一柄部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夾緊片的上端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第一柄部、第一夾緊片的頂面之間依次由高到低平滑連接,所述第二夾緊片、第二柄部、彈簧片的頂面之間依次由低到高構成階梯狀。優選地,還包括第二拉片限位支撐部,所述第二拉片限位支撐部的后端連接所述彈簧片的外側。優選地,所述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的上端包含第一拉片下表面支撐面,所述第二拉片限位支撐部的前端包含第二拉片下表面支撐面,通過彎曲所述彈簧片能夠使所述第一拉片下表面支撐面與第二拉片下表面支撐面位于同一平面內。優選地,所述拉片的下表面為平面。優選地,所述拉片的上表面設置有槽體,所述鉤扣位于所述槽體內。優選地,所述夾緊面上設置有防滑槽,所述拉片的上表面設置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前端連接至所述槽體的槽口。優選地,所述鉤扣設置在所述拉片上表面。優選地,所述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與所述橫向剛性片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為D3,其中,D3>D1。與現有技術相比,利用本專利技術能夠快速、便捷、高效地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方便維修和更換。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過程的原理示 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專利技術。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1、夾持部12、鉤體14、豎向剛性片21、橫向剛性片22、彈簧片23、拉片24、連接部29、第一柄部31、第二柄部32、第一夾緊片41、第二夾緊片42。所述夾持部12和鉤體14設置在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I的底部,所述夾持部12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夾緊片41與第二夾緊片42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21、橫向剛性片22、彈簧片23依次連接構成U形型材;所述第一夾緊片41通過所述第一柄部31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21的內側,所述第二夾緊片42通過所述第二柄部32連接在所述彈簧片23的內側,所述第一夾緊片41與第二夾緊片42之間相對的面構成一對夾緊面,也就是說,構成一對相互平行的夾緊面的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夾緊面與第二夾緊片42的夾緊面之間相互匹配并且相對設置,當所述第二夾緊片42的夾緊面向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夾緊面靠攏時能夠將太陽能電池組件I的夾持部12夾住。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夾緊面與第二夾緊片42的夾緊面均為平面,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夾緊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夾緊片42的夾緊面,相應地,所述夾持部12的后夾持面、前夾持面均為平面,且分別與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夾緊面與第二夾緊片42的夾緊面相匹配。所述拉片24鉸接所述彈簧片23的自由端,所述拉片24上設置有鉤扣,所述鉤扣與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I的鉤體14相互匹配,所述鉤體14能夠扣住所述鉤扣;所述第二夾緊片42的下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下端通過連接部29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22。進一步地,所述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還包括后端延伸部25、前端延伸部26、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第二拉片限位支撐部28,其中,所述后端延伸部25的前端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后端,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前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26的后端,沿豎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的下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26,所述后端延伸部25的后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后端之間的距離為Dl,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前端與所述前端延伸部26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為D2,D2>D1。所述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為D3,其中,D3>D1。所述第二拉片限位支撐部28的后端連接所述彈簧片23的外側。所述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的上端包含第一拉片下表面支撐面270,所述第二拉片限位支撐部28的前端包含第二拉片下表面支撐面280,通過彎曲所述彈簧片23能夠使所述第一拉片下表面支撐面270與第二拉片下表面支撐面280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拉片24的下表面240為平面。優選地,所述拉片24的上表面設置有槽體,所述鉤扣位于所述槽體內。所述夾緊面上設置有防滑槽,所述拉片24的上表面設置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前端連接至所述槽體的槽口。優選地,所述鉤扣設置在所述拉片24上表面。優選地,所述第一柄部31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2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上端之間,所述第二柄部32連接在所述彈簧片23的上端與所述 第二夾緊片42的上端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21、第一柄部31、第一夾緊片41的頂面之間依次由高到低平滑連接,所述第二夾緊片42、第二柄部32、彈簧片23的頂面之間依次由低到高構成階梯狀。如圖2所示,在一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中,首先將所述U形型材安裝于建筑上或者安裝支架上,然后使設置于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I下表面的鉤體14鉤住所述拉片24上的鉤扣,然后向前推動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1,使所述彈簧片23向外側彎曲,直到所述拉片24的下表面抵在所述第一拉片下表面支撐面270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1)、夾持部(12)、鉤體(14)、豎向剛性片(21)、橫向剛性片(22)、彈簧片(23)、拉片(24)、第一柄部(31)、第二柄部(32)、第一夾緊片(41)、第二夾緊片(42)、后端延伸部(25)、前端延伸部(26)、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連接部(29);所述夾持部(12)和鉤體(14)設置在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1)的底部,所述夾持部(12)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夾緊片(41)與第二夾緊片(42)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21)、橫向剛性片(22)、彈簧片(23)依次連接構成U形型材;所述第一夾緊片(41)通過所述第一柄部(31)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21)的內側,所述第二夾緊片(42)通過所述第二柄部(32)連接在所述彈簧片(23)的內側,所述第一夾緊片(41)與第二夾緊片(42)之間相對的面構成一對相互平行的夾緊面;所述拉片(24)鉸接所述彈簧片(23)的自由端,所述拉片(24)上設置有鉤扣,所述鉤體(14)鉤于所述鉤扣;所述第二夾緊片(42)的下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下端通過所述連接部(29)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22);所述后端延伸部(25)的前端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后端,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前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26)的后端,沿豎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的下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26),所述后端延伸部(25)的后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后端之間的距離為D1,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前端與所述前端延伸部(26)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為D2,其中,D2>D1。所述第一柄部(31)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2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上端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21)、第一柄部(31)、第一夾緊片(41)的頂面之間依次由高到低平滑連接,所述第二夾緊片(42)、第二柄部(32)、彈簧片(23)的頂面之間依次由低到高構成階梯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夾持式光伏電池組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I)、夾持部(12)、鉤體(14)、豎向剛性片(21)、橫向剛性片(22)、彈簧片(23)、拉片(24)、第一柄部(31)、第二柄部(32)、第一夾緊片(41)、第二夾緊片(42)、后端延伸部(25)、前端延伸部(26)、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連接部(29);所述夾持部(12)和鉤體(14)設置在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I)的底部,所述夾持部(12)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夾緊片(41)與第二夾緊片(42)之間,所述豎向剛性片(21)、橫向剛性片(22)、彈簧片(23)依次連接構成U形型材;所述第一夾緊片(41)通過所述第一柄部(31)連接在所述豎向剛性片(21)的內側,所述第二夾緊片(42)通過所述第二柄部(32)連接在所述彈簧片(23)的內側,所述第一夾緊片(41)與第二夾緊片(42)之間相對的面構成一對相互平行的夾緊面;所述拉片(24)鉸接所述彈簧片(23)的自由端,所述拉片(24)上設置有鉤扣,所述鉤體(14)鉤于所述鉤扣;所述第二夾緊片(42)的下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一夾緊片(41)的下端通過所述連接部(29)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22); 所述后端延伸部(25)的前端連接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后端,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前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26)的后端,沿豎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拉片限位支撐部(27)的下端連接所述前端延伸部(26),所述后端延伸部(25)的后端與所述橫向剛性片(22)的后端之間的距離為D1,所述橫向剛性 片(22)的前端與所述前端延伸部(26)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為D2,其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錦春陳仕榮蔡圣喆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優太新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午夜无码性爽快影院6080|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无码区日韩特区永久免费系列|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