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夾緊裝置,屬于臺鉗技術領域。主要由機械智控機構,兩分對開式尋跡離合機構和水平、垂直換向裝固的活動鉗口等幾部分組成。既能快速推進和拉退,又能快速夾緊及慢速旋進夾緊。由于應用了彈簧的貯能記憶特性,及絲杠、導螺母齒槽、齒牙的特定形狀角度,能夠自動離合尋跡和鉗夾工作松放時的鉗口夾緊力識別。并具有快慢作業狀態指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系一種實用強的多功能臺鉗。(*該技術在199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夾緊裝置,屬于臺鉗
近幾年在已有傳統老式臺鉗的基礎上先后出現了偏心夾緊機構及齒條夾緊機構的快速夾緊臺鉗。今年上半年國內又出現了垂直離合式快慢夾緊臺鉗。還有我本人設計的“機械智控快慢夾緊多用臺鉗”(GG88204343)。總述已有新型臺鉗均持獨有特征,并均有其一定程度的實用性。但就其更為適于應用性開發,則尚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單一手柄操作,快慢速夾緊、慢快松放工件,具有鉗口夾緊力智控識別、快慢作業狀態指示,能水平垂直換向裝固活動式鉗口的多功能臺鉗。本技術臺鉗主要采用機械智控機構和兩分對開式尋跡離合機構,實現快慢退進夾緊等項多功能用途。機構設計應用“機械程控”和“金屬記憶貯能理論”。機械記憶貯能器件采用金屬彈簧結構,并由機械智控機構控制執行智控操作程序。它能夠完全兼容由我本人設計已申報中國專利88204343新型臺鉗的智控操作功能特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主體結構圖,圖中1為固定鉗身,2 活動鉗身,3裝固螺栓,4 活動鉗口,5 手柄,6 套柄,7 旋控彈簧,8 旋控鋼球,9 尋控鋼球,10 套座,11 板牙,12 控桿柄,13 控桿,14螺釘,15絲杠,16 復位彈簧,17 墊圈,18螺栓,19 離合機構座,25支撐滾珠。圖2是兩分對開式尋跡離合機構的剖向視圖,圖中20 導螺母,21壓導彈簧,22 彈壓彈簧,23 墊片,24螺釘。圖3為作業狀態顯示部位,活動鉗口俯視圖。圖4為活動鉗口及機械智控機構正視部位圖。圖5為兩分對開式尋跡離合機構的剖面圖。圖6為機械智控機構的剖面原理圖。圖7為導螺母的絲杠螺紋形狀特征角度的剖放圖。本技術主要由機械智控機構,兩分對開式尋跡離合機構,鉗體及活動鉗口等組成,見圖1所示。機械智控機構由套柄6,套座10,旋控彈簧7,旋控鋼球8,板牙11,尋控鋼球9等組成。套座10中有支撐滾珠25見圖1所示。支撐滾珠25是分別對應裝箝在尋控鋼球9的底端部。套柄6中有四個旋控彈簧7,分別以90°等距離與四個旋控鋼球相對應,并具有一穿通絲杠15的園孔。套柄6端頂園心處,有與絲杠15左粗端頭環形平面頂掛的園形槽。套座 10有三個尋控鋼球9,三個尋控鋼球9是90°和180°分布在套座10的截面上。套座10上有三個園孔,每一個園孔內有兩個支撐滾珠25和尋控鋼球9。套座10上還有一個由三個交疊園孔組成的空間,板牙11在其內并且來回擺動。套座10外園上端有一作業狀態指標色標志。兩分對開尋跡離合機構,由U形座19,導螺母20,彈壓彈簧22,壓導彈簧21,控桿13,控桿柄12,絲杠15等組成。兩分對開尋跡離合機構中有墊片23、螺釘24。如圖2所示。絲杠15穿通U型座19的兩個對應平行園孔,將由U型座19,導螺母20,彈壓彈簧22,壓導彈簧等組成的整體,掛裝于設定的裝配部位上。該離合機構與固定鉗身1的盤座部位裝配,是采用限位活動掛合結構的裝配方式。其特點是絲杠、離合器、固定鉗身1三者相互之間的裝配位置公差,可免除裝調,實現了隨機性裝配位置公差自適應方式。從而獲取了省工、省料、裝配精度高的效果。如圖1所示。兩分對開離合機構的兩垂直體中間部位,分別有一同心園孔。在兩垂直體兩側上部有掛裝壓導彈簧21的掛孔,下部兩側有四個彈壓彈簧22的螺孔和同固定鉗身1下中部方孔限位掛裝的前后非緊固形凸臺。本技術處于慢操作狀態(設定鉗口夾緊力≥3Kg)時,轉動手柄5逆時針旋轉,則實行慢速松放工夾件的鉗口夾緊力自動識別操作。這時,絲杠15,套柄6,旋控鋼球8也相距同步一起轉動。當鉗口夾力緊力處>3Kg時,絲杠15連續逆轉,活動鉗身2隨之松移。當鉗口夾緊力隨其松放至3Kg時,旋控鋼球8(相距板牙11當前角位置超前>90°的現行位置鋼球)則將板牙11逆轉推移套座10(快操作狀態),控桿柄12,控桿13隨板牙11逆轉變90°,控桿13將導螺母20同時推離原處絲杠的咬合位置,如圖5所示。當順時針轉動手柄5,套柄6帶動旋控鋼球8同步轉動,推拔板牙11順轉90°,控桿柄12、控桿13同軸轉動90°,此時控桿13由偏平面轉為偏立面,彈壓彈簧22彈推導螺母20與絲桿15掛合,手柄5逆時針轉動,由于套柄6、套座10、旋控鋼球8、拔牙11的作用,控桿柄12、控桿13同時轉逆90°,控桿13由偏立轉偏平,將導螺母20同時外推至脫絲杠掛合,復位彈簧16將絲杠15彈推右移復位。此時套座10頂部的作業狀態指示標志,顯示快速作業狀態。本技術處于快操作狀態時,轉動手柄5順時針旋轉順轉90°內。則能在鉗口全行程任一當前位置上轉入慢速操作狀態及其旋進操作。此時,手柄5,套柄6,旋控鋼球8也同時轉動。由于板牙11與控桿柄12是固定連接,而控桿柄板牙11,控桿柄12,控桿11又用螺釘14固定,因此板牙11,控桿柄12,控桿13,同步轉動。彈壓彈簧22分別同時將導螺母20推壓至絲杠15的螺紋口內,進入咬合的慢速狀態。在此進入咬合狀態的同時,旋控彈簧7同步推動旋控鋼球8,與尋控鋼球9,在手柄5順時針旋轉90°內,對頂推移絲杠左移,則使導螺母20的螺紋口隨機準確與絲杠15的螺紋口咬合。與此同時,套座10受板牙11順時針旋轉而隨之順向轉至慢速作業指標狀態,如圖3所示。這時臺鉗處于慢速操作狀態。旋控彈簧7、彈壓彈簧21、尋跡復位彈簧16的彈力是預先給定的。絲杠15和導螺母20的螺 紋是近似倒梯形螺紋,齒槽、齒牙是不等距的。絲杠齒牙受力面角a,導螺母齒牙受力面角b和間隙c,在咬合后兩作用力矩下,尋螺母相應產生向心運動力矩。當導螺母20與絲杠15兩螺紋口咬合后的相對作用力矩,導螺母自身所產生的相應運動力矩方向,是隨其兩螺紋的咬合力矩而相應產生咬合向心運動力矩的。就其原理而言它是完全不同于常規螺紋類型。因此說,設定這種咬合向心運動力矩的齒槽、齒牙結構形式,是本技術能夠具有快慢夾緊及鉗口夾緊力松放自動識別的重點基本特征否則本技術是根本上無可實現的。見圖7所示。本技術的活動鉗口,如圖1所示。活動鉗口4每半既可水平裝固在固定鉗身的力矩型鉗口基座上,又可垂直裝在活動的力矩型鉗口基座上,其活動鉗口裝固方式,既可一般性掛裝在鉗口基座上,又可用裝固螺栓3旋緊裝固在鉗口基座上。可較方便的調裝活動鉗口。由固定鉗身1和活動鉗身2構成力矩形活動鉗口基座,其中心處分別對應有一裝固槽及活動鉗口垂直裝固限位槽,其中心處有一螺紋孔,分別與螺栓3相連接。本技術有如下特點1、快速操作方式,可在鉗口全行程內任意位置,實行快速推進或拉退及快速夾緊。2、慢速操作方式。可在鉗口全行程內任意位置,實行由快速轉換成慢速旋進鉗口及慢速夾緊工件。其轉換狀態可在全行程內進行。3、鉗口夾緊力自動識別。當鉗口夾緊工件后,逆時針旋轉手柄慢速松放鉗口時,可從設定夾緊力開始自動識別漸降至≤3Kg,并自動轉入快速操作方式,并以3Kg鉗夾阻尼狀態放松被夾工件。4、自動尋跡。當絲杠和尋螺母,沒入齒槽咬合時,能在手柄順時針轉的90°轉角之內,使其隨機性一次準確咬合。見圖1、2、5、6、7所示。當導螺母同絲杠咬合之后,絲桿順時針轉動鉗口夾緊過程中,由于特定近的倒梯形螺紋牙形角度,則隨之建立相應夾緊力的向心運動力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械智控快慢夾緊多功能臺鉗,有鉗身、絲杠15,手柄5,活動鉗口,機械智控機構,兩分對開尋跡離合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械智控機構上有套柄6,旋控彈簧7,旋控鋼球8,旋控板牙11,尋跡鋼球9,套座10,支撐滾珠25,所述的兩分對開尋跡離合機構上有復位彈簧16,U型座19,導縲母20,彈壓彈簧22,壓導彈簧21,控桿13,控桿柄12,絲杠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山峰,
申請(專利權)人:王山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2[中國|吉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