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屬于拆卸軸承的一種工具。以往,拆卸軸承套內的軸承時,是采用金屬棒或木棒頂住軸承,然后用榔頭從內向外敲打,如果軸承套過長(例如中國三輪農用運輸車后瞧瞧管、小四輪瞧管等)或金屬棒無處頂時,軸承就很難退出軸承套,常常會使軸承或軸承套被破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車出遠路,若發生此問題,車無法運行,加之天黑或偏僻地段司機真是束手無策。甚至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軸承內孔拉出器,以解決目前使用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本目的以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該軸承內孔拉出器,它主要由絲桿、臺形軸承拉出塞及支撐架組成,其中臺形軸承拉出塞設置在絲桿的上端,支撐架在絲桿下部,在臺形軸承拉出塞與支承架之間的絲桿上設有多瓣形拉出套筒。所述的支撐架可以是由一圓形擋板及設置在其圓面上的頂桿構成,在其圓形擋板上以圓心為中心點在以不同半徑的圓周上設有一至五組頂桿固定孔。本技術結構簡單、攜帶方便,以巧妙的設計并滿足雙重作用,其中的支撐架將軸承套可頂緊,而臺形軸承拉出塞及多瓣形拉出套筒一同塞進軸承內孔,然后向外拉,使軸承很容易被退出,即使駛車遠出,一旦軸或軸承損壞了,可利用攜帶的該拉出器將軸承卸下,換上備用的軸承或軸,車可績續運行。下列附圖給出了本技術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臺形軸承拉出塞的立體圖。圖3為支承架中圓形檔板件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作一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該軸承內孔拉出器,主要由絲桿1、在絲桿的頂端螺紋連接一臺形軸承拉出塞2及套裝在絲桿下部并用上、下螺母給以固定的支撐架3組成。在臺形軸承拉出塞與支撐架之間的絲桿上還套裝有一加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軸承內孔拉出器,其特征是它主要由絲桿(1)、臺形軸承拉出塞(2)及支撐架(3)組成,其中臺形軸承拉出塞設置在絲桿的上端,支撐架設在絲桿下部,在臺形軸承拉出塞與支承架之間的絲桿上還設有多瓣形拉出套筒(4)。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