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在一起;蓄熱效率高、換熱性能好、運行維護簡單;以太陽能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為房間采暖提供熱源,對環境保護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太陽能跨季節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利用率可達到70%以上,節能減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能源
,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一水源熱泵聯合運行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全球范圍內能源危機與環境的日益惡化,以化石燃料為主的城市集中供熱系統帶來的建筑能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已經備受人們關注。目前,建筑用能約消耗全球1/3的能源。在建筑用能的同時,還向大氣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TSP,S02,N0x等。據有關部門測算,建筑用能排放的C02幾乎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3,數量十分驚人。因此,開發新型環保可再生能源并提高采暖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成為解決采暖節能減排問題的關鍵途徑。在北方高寒地區,冬季氣溫低,日照時間短,僅5-6小時,有效太陽能輻射量少,很難滿足供熱需要;而在夏季一般高溫少雨,日照時間較長,超過12小時,太陽能豐富,而此季節又不能有效的將太陽能利用于冬季采暖。·太陽能是一種分布廣泛、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其熱利用技術的發展最為成熟。太陽能還是一種季節性變化與間歇性變化的能源,如利用高效的熱轉換技術及跨季節蓄熱技術來滿足建筑的采暖需求,將較大程度的提高采暖系統太陽能利用率及經濟性。因此,研制可行高效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采暖技術與設備對于太陽能采暖技術的發展以及太陽能在建筑領域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
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蓄熱效率高、換熱性能好、運行維護簡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所述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在一起;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構成蓄熱采暖系統;所述冷卻塔、水源熱泵機組、空調末端風機盤管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構成制冷系統;所述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內部設有導流板,導流板將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分為高溫區和低溫區。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的使用方法如下:一、采暖:地下蓄熱分層水池運行,太陽能集熱器向地下蓄熱分層水池輸送熱水,地下蓄熱分層水池高溫區水溫> 90°C時,熱源側循環泵、使用側循環泵、電動閥珊、電動閥V、電動閥I1、電動閥I開啟,熱水由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高溫區,經電動閥I1、熱源側循環泵、電動閥V和板式換熱器的熱源側進行換熱,換熱后經電動閥I輸送回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低溫區,再由太陽能集熱器進行加熱,空調末端風機盤管的回水經使用側循環泵抽取,向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輸送,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的熱水出水溫度由電動閥V接收自動控制信號,準確控制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出水溫度> 45°c,進行熱交換后45°C熱水進入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向房間散發熱量,達到采暖要求;當地下蓄熱分層水池高溫區水溫< 40°C時,水源熱泵機組、熱源側循環泵、使用側循環泵、電動閥V1、電動閥VI1、電動閥IV、電動閥II1、電動閥I1、電動閥I開啟,其他電動閥關閉,熱水由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高溫區,經電動閥I1、熱源側循環泵、電動閥III進入熱泵機組蒸發器,經蒸發器放熱后再經電動閥IV、電動閥I輸送回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低溫區,再由太陽能集熱器進行加熱,空調末端風機盤管的回水經使用側循環泵抽取,經電動閥VI進入熱泵機組冷凝器進行吸熱,吸熱后熱水經電動閥νπ進入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向房間散發熱量,達到采暖要求; 二、制冷:開啟水源熱泵機組、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冷卻塔、熱源側循環泵、使用側循環泵、電動閥XII1、電動閥XIV、電動閥ΧΠ、電動閥X1、電動閥IX、電動閥X,其他電動閥關閉,冷卻水經電動閥IX、熱源側循環泵、電動閥XI進入熱泵機組冷凝器,經冷凝器吸熱后再經電動閥ΧΠ、電動閥X輸送至冷卻塔進行冷卻,冷卻后再經電動閥IX、熱源側循環泵、電動閥XI進入熱泵機組冷凝器完成一個冷凝過程;空調末端風機盤管的回水經使用側循環泵抽取,經電動閥XIII進入熱泵機組蒸發器進行放熱,放熱后冷水經電動閥XIV進入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向房間散發冷量,達到制冷要求; 三、防凍循環:太陽能熱水循環泵開啟,地下蓄熱分層水池低溫區的水經太陽能熱水循環泵、太陽能集熱器、后流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完成一個防凍循環; 四、非采暖季蓄熱循環:太陽能熱水循環泵開啟,地下蓄熱分層水池低溫區的水經太陽能熱水循環泵,熱水由太陽能集熱器產生后流入地下蓄熱分層水池高溫區完成一個蓄熱循環。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其有益效果在于,蓄熱效率高、換熱性能好、運行維護簡單;以太陽能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為房間采暖提供熱源,對環境保護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太陽能跨季節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利用率可達到70%以上,節能減排。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 圖2是蓄熱采暖系統運行示意 圖3是制冷系統運行不意圖。 圖中標注: 1.太陽能集熱器;2.太陽能熱水循環泵;3.地下蓄熱分層水池;4.水源熱泵機組;5.空調末端風機盤管;6.冷卻塔;7.板式換熱器;8.熱源側循環泵;9.使用側循環泵;10.電動閥XIII ;11.電動閥VI;12.電動閥XIV ;13.電動閥YD ; 14.電動閥VDI ; 15.電動閥V ;16.電動閥ΧΠ;17.電動閥IV ; 18.電動閥XI ; 19.電動閥III ;20.電動閥IX ;21.電動閥II ;22.電動閥X ;23.電動閥I ;24.管路;25.低溫區;26.高溫區;27.導流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結合一個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參照圖1-圖3,本實施例的,所述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1、地下蓄熱分層水池3、水源熱泵機組4、板式換熱器7、空調末端風機盤管5和冷卻塔6,所述太陽能集熱器1、地下蓄熱分層水池3、水源熱泵機組 4、板式換熱器7、空調末端風機盤管5和冷卻塔6通過管路24、閥體、循環泵連接在一起;所述太陽能集熱器1、地下蓄熱分層水池3、水源熱泵機組4、板式換熱器7、空調末端風機盤管5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構成蓄熱采暖系統;所述冷卻塔6、水源熱泵機組4、空調末端風機盤管5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構成制冷系統;所述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內部設有導流板27,導流板將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分為高溫區26和低溫區25。一、采暖:地下蓄熱分層水池3運行,太陽能集熱器I向地下蓄熱分層水池3輸送熱水,地下蓄熱分層水池3高溫區水溫達到90°C時,熱源側循環泵8、使用側循環泵9、電動閥VDI 14、電動閥V 15、電動閥II 21、電動閥I 23開啟,熱水由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高溫區,經電動閥II 21、熱源側循環泵8、電動閥V 15和板式換熱器7的熱源側進行換熱,換熱后經電動閥I 23輸送回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低溫區,再由太陽能集熱器I進行加熱,空調末端風機盤管5的回水經使用側循環泵9抽取,向板式換熱器7的使用側輸送,板式換熱器7的使用側的熱水出水溫度由電動閥V 15接收自動控制信號,準確控制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出水溫度不小于45°C,進行熱交換后45°C熱水進入空調末端風機盤管5,向房間散發熱量,達到采暖要求;當地下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和冷卻塔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在一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地下蓄熱分層水池、水源熱泵機組、板式換熱器、空調末端風機盤管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構成蓄熱采暖系統;所述冷卻塔、水源熱泵機組、空調末端風機盤管通過管路、閥體、循環泵連接構成制冷系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內部設有導流板,導流板將地下蓄熱分層水池分為高溫區和低溫區。4.一種太陽能跨季蓄能采暖聯合制冷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采暖:地下蓄熱分層水池運行,太陽能集熱器向地下蓄熱分層水池輸送熱水,地下蓄熱分層水池高溫區水溫≥90°C時,熱源側循環泵、使用側循環泵、電動閥珊、電動閥V、電動閥I1、電動閥I開啟,熱水由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高溫區,經電動閥I1、熱源側循環泵、電動閥V和板式換熱器的熱源側進行換熱,換熱后經電動閥I輸送回地下蓄熱分層水池的低溫區,再由太陽能集熱器進行加熱,空調末端風機盤管的回水經使用側循環泵抽取,向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輸送,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的熱水出水溫度由電動閥V接收自動控制信號,準確控制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側出水溫度> 45°C,進行熱交換后45°C熱水進入空調末端風機盤管,向房間散發熱量,達到采暖要求;當地下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磊,李盛明,于濤,于冰,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宏宇環保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