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溫差相變空氣取水并用于栽培的
是屬于物理相變領域和農業栽培領域,主要是通過白天和夜里的溫度差,使具有特殊結構的材料,在夜里溫度低時,具有親水性,吸水空氣里的水,到了白天溫度升高了,發生相變,使材料具有疏水性,水脫離材料,使水流出來,用于人喝,或用于植物栽培。
技術介紹
地球上的淡水含量僅占全球總水量的2.53%,其中68.7%屬于固體冰川,分布在難以利用的高山和兩極地區,部分淡水深埋在地下,難以開采。目前,人類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取自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隨著環境的日益惡化,這些淡水資源正變得越來越稀缺,尤其是在沙漠和海島地區。地球表面有15%的沙漠地區和70%的海洋地區,其中沙漠地區人口有6.28億,海島上和沿海地區缺乏淡水的人口更多。解決上述地區的淡水供應問題的傳統方法包括交通運輸和海水淡化兩種途徑。交通運輸成本較高,海水淡化對鹽水稀少的地區并不適用,并且由于其技術和成本限制、設備大型,不適合廣泛使用。因此,人們開始尋找其它方法獲取淡水資源。大氣中富含淡水,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尤其在海島和沿海地區,空氣濕度較高,據估算,大氣中含有大約14 000 km3的水蒸氣,而地表的淡水總量只有1200 km3[l]。到目前為止,對空氣中淡水的利用率幾乎為零。綜上所述,空氣取水技術蘊含著解決淡水稀缺問題的巨大潛力,并且讓沙漠綠化的最有效方法,可以使植物不需灌溉種植,現在的空氣取水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結露冷凝法,2分離冷凝法,結露冷凝法就是通過加壓或降溫使空氣里的水分結露出來,這方法結構復雜,效率低下,很難普及。分離冷凝法就是通過分子篩或硅膠和一些復合材料,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溫差相變空氣取水并用于栽培的方法,其特征是,經過特殊材料和工藝制作的吸附體材料具有這樣的特性,當溫度高時材料具有親水性,同時溫度高時空氣中的水分也比較多,水分子通過化學鍵的作用連接在吸附體上,當溫度降低時,吸附體材料就會變成疏水性,水分子就會脫離吸附體,水就沿著材料流出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溫差相變空氣取水并用于栽培的方法,其特征是,經過特殊材料和工藝制作的吸附體材料具有這樣的特性,當溫度高時材料具有親水性,同時溫度高時空氣中的水分也比較多,水分子通過化學鍵的作用連接在吸附體上,當溫度降低時,吸附體材料就會變成疏水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