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957037 閱讀: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54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至少包括安裝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網、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雨水棄流裝置、集雨裝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處理池,雨污分流管網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匯流管;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集雨裝置連接,所述集雨裝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擋沙板,沉淀池的出水口與火山石處理池連通,所述的火山石處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濾料,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通向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能夠對小區雨水、污水進行分流,集中收集雨水進行二次分流,進而對雨水進行處理,監測處理后的水質,分流排放及再利用,結構簡單、易于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具體為一種能夠同時具備雨污分流、雨水收集、處理、監測和分流排放的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水資源的匱乏狀況日益加劇,水資源的回收利用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優點,因此它在減少城市雨洪危害,開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為重要主題。比如居住區、建筑群體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經收集和一定處理后,可用于景觀環境、綠化、洗車場用水、道路沖洗、冷卻水補充、沖廁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還可用于作物灌溉和地下水的回灌。但是,由于現今空氣污染、屋面材料污染等問題的存在,天然雨水水質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TN、TP、重金屬、有機物、懸浮物等含量明顯增多。因此,想要更好地利用天然雨水,必須對雨水進行收集和處理。通過總結前人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發現主要存在以下三點不足:其一是小區雨水的收集處理方式只是簡單地通過落雨管排入城市雨水管道,然后和生活污水一同流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通過我們研究發現,雨水經過一定的處理以后,能夠廣泛應用與生活雜用用水。其二是小區雨水收集后沒有進行二次雨污分流,前期雨水及雨強較小時的雨水水質都較差。可利用雨水棄流裝置進行二次雨污分流。其三是天然雨水水質遠好于城市生活污水,按照同一標準進行處理,不僅浪費了可利用的雨水資源,也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統及污水處理廠的負擔,甚至引發一系列的環境地質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該系統能夠對小區雨水、污水進行分流,集中收集雨水進行二次分流,進而對雨水進行處理,監測處理后的水質,分流排放及再利用,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實現本專利技術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至少包括安裝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網、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雨水棄流裝置、集雨裝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處理池,雨污分流管網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匯流管,雨水收集管均由地表通向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均由地表通向污水匯流管,雨水匯流管與雨水棄流裝置連接,雨水棄流裝置的下方設有雨水棄流管和可利用雨水進水管;地表下方還設有一根通向污水處理廠的排污管,排污管位于整個系統的最下端,污水匯流管以及雨水棄流管均與排污管連通;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集雨裝置連接,所述集雨裝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擋沙板,可利用雨水進水管的底端伸入集雨池內,且位于集雨池的一側,集雨池的另一側上設有出水口,擋沙板位于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出水口之間,出水口處通過出水管A連接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口上設有出水管B,沉淀池通過出水管B與火山石處理池連通,雨水由集雨池的出水口流向沉淀池并經沉淀池沉淀后流向火山石處理池,所述的火山石處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濾料,火山石處理池的進水口位于其一側的上方,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位于其另一側的底部,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通過出水管C通向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至少包括水質監控箱、傳感器以及相連接的上位機和下位機,水質監控箱通過出水管C連接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傳感器位于水質監控箱中并通過導線與上位機連接,水質監控箱的底部所設有的出水口通過三通管分別連接達標雨水管和非達標雨水管,達標雨水管的尾端通向再利用雨水貯存池,非達標雨水管的尾端通向排污管,非達標雨水管和達標雨水管上均設有電磁閥,分別為電磁閥A和電磁閥B,電磁閥A和電磁閥B均通過導線與下位機連接。系統中還設有反沖洗管網,所述的反沖洗管網包括反沖洗進水管、電磁閥、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處理池清污管以及電磁閥控制器,其中反沖洗進水管的頂端進水口位于地表上,反沖洗進水管的底端與出水管C連接,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以及處理池清污管三者的頂端分別連接于集雨池、沉淀池以及火山石處理池的底部,且均安裝于上述三個池子中與出水口相對的一側,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以及處理池清污管的底端均與排污管連接,電磁閥設有四個,分別為電磁閥C、電磁閥D、電磁閥E和電磁閥F,電磁閥C位于集雨池清污管上,電磁閥D位于沉淀池清污管上,電磁閥E位于處理池清污管上,電磁閥F位于反沖洗進水管上,四個電磁閥均通過導線連接電磁閥控制器。所述的雨水收集管由小區路面雨水收集管、小區綠地雨水收集管以及小區屋面雨水收集管組成。所述雨水棄流裝置包括棄流調節器和分流控制器,雨水棄流管和可利用雨水進水管上分別設有單向閥A和單向閥B,分流控制器與單向閥A和單向閥B連接并控制單向閥A和單向閥B的開閉。所述的集雨裝置中集雨池的底部為傾斜狀,朝向出水口方向向上傾斜;集雨池中還設有減能器,減能器位于可利用雨水進水管的下方。沉淀池的上層填充有用于吸附雨水中的油污的果殼濾料,沉淀池的底部為傾斜狀,朝向出水口方向向上傾斜,沉淀池的底板上還設有豎立的緩沖板。火山石處理池的內部沿進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上均勻設置有不少于4塊的隔板,隔板將火山石處理池的內部分為若干腔室,火山石濾料填充于腔室內,且所有腔室的頂部均設有火山石更換口,隔板的頂部或底部設有導水口,相鄰的兩腔室之間通過導水口連通,且相鄰的兩隔板上的導水口一個位于隔板頂部,另一個位于隔板底部。出水管C上設有抽水泵。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式雨水利用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一是可以將小區雨水、生活污水進行分流,減輕污水處理廠的負擔;其二是可以將小區分散的雨水進行收集,方便統一處理;其三是雨水棄流裝置能夠對水質較差的雨水進行棄流,即雨污的二次分流。其四是系統中的火山石處理池能夠對雨水進行相關初步處理,吸附雨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和雜質,且火山石價格便宜,成本較低,有利于推廣雨水的利用和環境保護;其五是監控裝置能夠判別水質,進而對雨水進行分流,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擔和成本,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天然雨水。該系統能夠廣泛適應于所有小區式降雨,應用廣泛,對雨水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式雨水利用系統的示意圖;圖中:1 一地表,2—小區路面雨水收集管,3—濾網,4一小區綠地雨水收集管,5—小區屋面雨水收集管,6—污水排放管,7—污水處理廠,8—處理池清污管,9一反沖洗進水管,10—雨水匯流管,11 一污水匯流管,12—排污管,13—雨水棄流裝置,14 一雨水棄流管,15—單向閥A, 16一單向閥B, 17一可利用雨水進水管,18—集雨池,19一減能器,20一擋沙板,21 一電磁閥控制器,22一出水管A, 23一沉淀池,24一油污吸附層,25一緩沖板,26一再利用雨水存池,27一出水管B, 28一火山石處理池,29一火山石濾料,30一導水口,31一隔板,32—火山石更換口,33 —出水管C,34—集雨池清污管,35—抽水泵,36—水質監控箱,37—電磁閥C,38 —電磁閥D,39 —電磁閥E,40 —電磁閥F,41一上位機,42—下位機,43 —電磁閥A,44一電磁閥B,45—沉淀池清污管,46—達標雨水管,47—三通管,48—非達標雨水管。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詳細具體的說明。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由雨污分流管網、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雨水棄流裝置、集雨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安裝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網、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雨水棄流裝置、集雨裝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處理池,雨污分流管網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匯流管,雨水收集管均由地表通向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均由地表通向污水匯流管,雨水匯流管與雨水棄流裝置連接,雨水棄流裝置的下方設有雨水棄流管和可利用雨水進水管;地表下方還設有一根通向污水處理廠的排污管,排污管位于整個系統的最下端,污水匯流管以及雨水棄流管均與排污管連通;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集雨裝置連接,所述集雨裝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擋沙板,可利用雨水進水管的底端伸入集雨池內,且位于集雨池的一側,集雨池的另一側上設有出水口,擋沙板位于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出水口之間,出水口處通過出水管A連接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口上設有出水管B,沉淀池通過出水管B與火山石處理池連通,雨水由集雨池的出水口流向沉淀池并經沉淀池沉淀后流向火山石處理池,所述的火山石處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濾料,火山石處理池的進水口位于其一側的上方,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位于其另一側的底部,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通過出水管C通向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至少包括水質監控箱、傳感器以及相連接的上位機和下位機,水質監控箱通過出水管C連接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傳感器位于水質監控箱中并通過導線與上位機連接,水質監控箱的底部所設有的出水口通過三通管分別連接達標雨水管和非達標雨水管,達標雨水管的尾端通向再利用雨水貯存池,非達標雨水管的尾端通向排污管,非達標雨水管和達標雨水管上均設有電磁閥,分別為電磁閥A和電磁閥B,電磁閥A和電磁閥B均通過導線與下位機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安裝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網、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雨水棄流裝置、集雨裝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處理池,雨污分流管網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匯流管,雨水收集管均由地表通向雨水匯流管,污水排放管均由地表通向污水匯流管,雨水匯流管與雨水棄流裝置連接,雨水棄流裝置的下方設有雨水棄流管和可利用雨水進水管;地表下方還設有一根通向污水處理廠的排污管,排污管位于整個系統的最下端,污水匯流管以及雨水棄流管均與排污管連通;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集雨裝置連接,所述集雨裝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擋沙板,可利用雨水進水管的底端伸入集雨池內,且位于集雨池的一側,集雨池的另一側上設有出水口,擋沙板位于可利用雨水進水管與出水口之間,出水口處通過出水管A連接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口上設有出水管B,沉淀池通過出水管B與火山石處理池連通,雨水由集雨池的出水口流向沉淀池并經沉淀池沉淀后流向火山石處理池,所述的火山石處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濾料,火山石處理池的進水口位于其一側的上方,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位于其另一側的底部,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通過出水管C通向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水質監控和分流裝置至少包括水質監控箱、傳感器以及相連接的上位機和下位機,水質監控箱通過出水管C連接火山石處理池的出水口,傳感器位于水質監控箱中并通過導線與上位機連接,水質監控箱的底部所設有的出水口通過三通管分別連接達標雨水管和非達標雨水管,達標雨水管的尾端通向再利用雨水貯存池,非達標雨水管的尾端通向排污管,非達標雨水管和達標雨水管上均設有電磁閥,分別為電磁閥A和電磁閥B,電磁閥A和電磁閥B均通過導線與下位機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區雨水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系統中還設有反沖洗管網,所述的反沖洗管網包括反沖洗進水管、電磁閥、集雨池清污管、沉淀池清污管、處理池清污管以及電磁閥控制器,其中反沖洗進水管的頂端進水口位于地表上,反沖洗進水管的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奇彭浩和澤康王斌李秀文孫小溪張晶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