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灌裝機,包括機殼和安裝在機殼上的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輸送系統包括回轉式的輸送帶,瓶子定位系統包括在輸送帶后段上方的往復夾瓶裝置和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動作的觸發機構,灌裝系統包括在在機殼內的灌裝料缸和通過管道與灌裝料缸連通的灌裝頭,灌裝頭設置在往復夾瓶裝置上方,灌裝系統由觸發機構控制進出料。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均安裝在機殼上,節省了占地空間,小巧美觀;瓶子在輸送帶上輸送的過程中自動觸發觸發機構后,由觸發機構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將瓶子夾緊固定,再控制灌裝系統對瓶子灌裝,達到了全自動生產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減少了生產成本。本發明專利技術可應用于灌裝領域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態或膏態物質的灌裝,特別是一種自動灌裝機。
技術介紹
灌裝機主要用于化妝品,食品,藥品等行業中,其工作方式一般為活塞式,工作原理為:活塞與料缸筒緊密配合并在氣缸直線驅動下,產生正/負壓力,再由人工觸發對應的開關使其運動,從而達到輸出和輸入物料的作用。目前的灌裝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立式,另一種是臥式,這兩種形式的灌裝機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在對每個瓶子灌裝前都需要用人手放置、調整瓶子的位置后再用人工觸發灌裝開關,這樣無疑浪費了人力,其灌裝效率底下,導致成本升高。另外,市面上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灌裝機,均由多種部件組裝而成,為了方便人工操作,核心部件均裸露在外,致使組裝之后灌裝機的體積龐大,占用了大量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行后無需人工操作的自動灌裝機,該自動灌裝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減少了生產成本。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灌裝機,包括:機殼和安裝在機殼上的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所述輸送系統包括回轉式的輸送帶,所述瓶子定位系統包括在所述輸送帶后段上方的往復夾瓶裝置和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動作的觸發機構,所述灌裝系統包括在機殼內的灌裝料缸和通過管道與灌裝料缸連通的灌裝頭,所述灌裝頭設置在往復夾瓶裝置上方,所述灌裝系統由觸發機構控制進出料。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往復夾瓶裝置包括設置在輸送帶上方兩側且相對的夾瓶塊和固定在機殼內的雙向氣缸,所述每個夾瓶塊的通過支撐導桿、設置在支撐導桿上的連接塊與雙向氣缸的對應輸出端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任一夾瓶塊上設有調整兩夾瓶塊之間距離的手動調節機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觸發機構包括固定在夾瓶塊上的安裝盒、鉸接在安裝盒內的觸發杠桿和固定在安裝盒內的接近開關,所述觸發杠桿的前端穿過夾瓶塊的內壁后形成觸碰空瓶的楔形部,所述觸發杠桿的后端設有觸發接近開關的觸發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通灌裝料缸和灌裝頭的管道包括在下方連接灌裝料缸出料口的外套管和在上方連接灌裝頭的內管,所述內管與外套管套接并可相對滑動和轉動,所述機殼上設有調整內管與外套管相對位置的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設有鎖定內管與外套管的鎖止機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灌裝料缸在同側進出料,其進料口連接有穿出機殼的進料管,出料口通過管道連接灌裝頭。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殼內設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主軸通過連接器連接灌裝料缸的缸軸。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殼上設有調整灌裝料缸出料量的流量調節機構,所述流量調節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殼外部的刻度轉盤。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殼內設有直角調速電機,所述輸送帶由直角調速電機通過鏈傳動機構驅動。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殼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設有行走滾輪。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均安裝在機殼上,節省了占地空間,小巧美觀;瓶子在輸送帶上輸送的過程中自動觸發觸發機構后,由觸發機構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將瓶子夾緊固定,再控制灌裝系統對瓶子灌裝,達到了全自動生產的目的,無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減少了生產成本。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軸測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機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專利技術另一方向的機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專利技術灌裝系統的后視圖; 圖5是本專利技術瓶子定位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專利技術瓶子定位系統的上視圖; 圖7是本專利技術瓶子定位系統的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7所不,一種自動灌裝機,包括機殼I和安裝在機殼I上的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輸送系統包括回轉式的輸送帶2,空瓶在輸送帶2上由前向后移動并于輸送帶2后端離開。瓶子定位系統包括在輸送帶2后段上方的往復夾瓶裝置和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動作的觸發機構,灌裝系統包括在機殼I內的灌裝料缸3和通過管道與灌裝料缸3連通的灌裝頭4,灌裝頭4設置在往復夾瓶裝置上方。空瓶在輸送帶2輸送的過程中觸發到觸發機構后,觸發機構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夾緊定位空瓶,控制灌裝系統將物料打到灌裝頭4對空瓶進行灌裝,灌裝完畢后,往復夾瓶裝置松開瓶子繼續下一個灌裝循環。因此,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均安裝在機殼I上,節省了占地空間,小巧美觀;瓶子在輸送帶2上輸送的過程中自動觸發觸發機構后,由觸發機構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將瓶子夾緊固定,再控制灌裝系統對瓶子灌裝,達到了全自動生產的目的,無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減少了生產成本。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6-圖7所示,往復夾瓶裝置包括設置在輸送帶2上方兩側相對的夾瓶塊5和固定在機殼I內的雙向氣缸6,每個夾瓶塊5的通過支撐導桿7、設置在支撐導桿7上的連接塊8與雙向氣缸6的對應輸出端連接。夾瓶塊5兩個相對的端面呈矩形平面,雙向氣缸6的收縮帶動連接塊8和夾瓶塊5相向運動,此時瓶子被夾緊;雙向氣缸6的伸展帶動聯接塊和夾瓶塊5反向運動,此時夾瓶塊5松開瓶子,瓶子可以繼續隨輸送帶2前移。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任一夾瓶塊5上設有調整兩夾瓶塊5之間距離的手動調節機構。如圖6-圖7所示,在前方的連接塊8上有相應的支撐導桿7,兩支撐導桿7之間裝有調整桿22,該調整桿22的一端為螺紋結構并穿過連接塊8抵接在夾瓶塊5外表面,另一端設置調整旋鈕23。當旋轉調整旋鈕23時,調整桿22沿螺紋方向進給或退出,從而使相應的夾瓶塊5接近或遠離另一夾瓶塊5并使兩夾瓶塊5距離固定。手動調節機構主要是為了適應不同型號不同大小的瓶子,遇到尺寸較大的瓶子則將調遠,反之亦然。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6-圖7所示,觸發機構包括固定在夾瓶塊5外側的安裝盒9、鉸接在安裝盒9內的觸發杠桿10和固定在安裝盒9內的接近開關11。觸發杠桿10的前端穿過夾瓶塊5的內壁后形成用于觸碰空瓶的楔形部,觸發杠桿10的后端設有觸發接近開關11的觸發部。觸發杠桿10大致呈臺階形狀,其楔形部恰好在瓶子的必經位置。空瓶經過楔形部所在的區域時,開始并不與觸發杠桿10接觸,之后逐漸觸碰擠壓楔形部,觸發杠桿10沿鉸接軸轉動,觸發部開始靠近接近開關11,但此時并未觸發接近開關11 ;直到空瓶的最大直徑或最大寬度處擠壓楔形部至觸發杠桿10轉動角度最大,觸發部恰好觸發接近開關11,控制夾瓶塊5將空瓶夾緊固定,并開始灌裝。這種機械杠桿式的觸發機構巧妙的利用了瓶子的形狀,圓形瓶子的最大直徑處必然在其中心,因此夾緊后可以保證對中灌裝;方形瓶子的最大寬度由于在瓶的端部,因此可以在灌裝調試時將灌裝頭4調試至合適的位置,保證灌裝頭4對正瓶口。在對不同型號的瓶子灌裝時,與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紅外開關或其他感應開關動輒半小時甚至數小時的調試時間相比,本觸發機構僅需做用手動調節機構調節夾瓶塊5的相對距離,即可通過調試1-2個空瓶完成該型號空瓶的自動定位調試,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成本。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3、圖5、圖6所示,連通灌裝料缸3和灌裝頭4的管道包括在下方連接灌裝料缸3出料口的外套管12和在上方連接灌裝頭4的內管13,外套管12是固定的,內管13與外套管12套接并可相對滑動和轉動。機殼I上設有調整內管13與外套管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灌裝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1)和安裝在機殼(1)上的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所述輸送系統包括回轉式的輸送帶(2),所述瓶子定位系統包括在所述輸送帶(2)后段上方的往復夾瓶裝置和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動作的觸發機構,所述灌裝系統包括在機殼(1)內的灌裝料缸(3)和通過管道與灌裝料缸(3)連通的灌裝頭(4),所述灌裝頭(4)設置在往復夾瓶裝置上方,所述灌裝系統由觸發機構控制進出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灌裝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I)和安裝在機殼(I)上的輸送系統、瓶子定位系統、灌裝系統,所述輸送系統包括回轉式的輸送帶(2),所述瓶子定位系統包括在所述輸送帶(2)后段上方的往復夾瓶裝置和控制往復夾瓶裝置動作的觸發機構,所述灌裝系統包括在機殼(1)內的灌裝料缸(3)和通過管道與灌裝料缸(3)連通的灌裝頭(4),所述灌裝頭(4)設置在往復夾瓶裝置上方,所述灌裝系統由觸發機構控制進出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夾瓶裝置包括設置在輸送帶(2)上方兩側且相對的夾瓶塊(5)和固定在機殼⑴內的雙向氣缸(6),所述每個夾瓶塊(5)的通過支撐導桿(7)、設置在支撐導桿(7)上的連接塊(8)與雙向氣缸(6)的對應輸出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夾瓶塊(5)上設有調整兩夾瓶塊(5)之間距離的手動調節機構。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動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機構包括固定在夾瓶塊(5)上的安裝盒(9)、鉸接在安裝盒(9)內的觸發杠桿(10)和固定在安裝盒(9)內的接近開關(11),所述觸發杠桿(10)的前端穿過夾瓶塊(5)的內壁后形成觸碰空瓶的楔形部,所述觸發杠桿(10)的后端設有觸發接近開關(11)的觸發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灌裝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朝群,
申請(專利權)人:張朝群,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