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力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車行車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考慮到汽車需要在復雜的路況和環境條件下行駛,作為電動車電源的車載電池需要適應這些復雜的狀況,尤其當電動車處于低溫環境中時,更需要車載電池具有優異的低溫充放電性能和較高的輸入輸出功率性能。一般而言,在低溫條件下會導致車載電池的阻抗增大,極化增強,由此導致車載電池的容量下降。為了保持車載電池在低溫條件下的容量,現有的電動車設置有車載電池的加熱電路。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加熱電路F通常與車載電池E構成回路,通過控制能量在車載電池E與加熱電路F之間流動使得加熱電路F中的阻尼元件發熱達到給車載電池E加熱的目的,以此提高車載電池E的充放電性能。然而,當電動車在低溫環境下需要邊行車邊加熱時,需要通過電動車的負載電容C不斷為車輛負載R提供能量,邊行車邊加熱會導致加熱電路F與負載電路同時工作,加熱電路F在工作時可能使車載電池E兩端的電壓劇烈地波動,甚至可能變成負值,與此同時,加熱電路F也會受到負載電路的影響而導致無法正常工作,如圖2的現有技術的電動車行車控制系統中的加熱電路F和負載電容C所對應的電壓波形時序圖所示,其中,Vf指的是加熱電路F的電壓值,Vc指的是負載電容C兩端的輸出電壓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電動車在低溫環境下行車時,由于邊行車邊加熱會導致加熱電路和負載電路相互影響,導致加熱電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在電動車邊行車邊加熱時保證加熱電路和負載電路互不影響的電動車行車控制系統。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動車行車控制系統包括加熱電路和負載電容C12,所述加熱電路用于與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車行車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加熱電路(11)和負載電容C12,所述加熱電路(11)用于與車載電池(5)連接構成加熱回路,其中,該控制系統還包括電流存儲元件L11,該電流存儲元件L11與所述負載電容C12串聯之后與所述加熱電路(11)并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車行車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加熱電路(11)和負載電容C12,所述加熱電路(11)用于與車載電池(5)連接構成加熱回路,其中,該控制系統還包括電流存儲元件L11,該電流存儲元件Lll與所述負載電容C12串聯之后與所述加熱電路(11)并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還包括加熱電路控制模塊(100),該加熱電路控制模塊(100)與所述加熱電路(11)連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熱電路(11)與所述車載電池(5)的連接和斷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 制系統,其中,所述加熱電路(11)包括相互串聯的阻尼元件R1、雙向開關裝置(I)、電流存儲元件LI和電荷存儲元件Cl,所述加熱電路控制模塊(100)與所述雙向開關裝置⑴連接,用于通過控制雙向開關裝置⑴導通和關斷來控制所述加熱電路(11)與所述車載電池(5)的連接和斷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阻尼元件Rl為所述車載電池(5)內部的寄生電阻,所述電流存儲元件LI為所述車載電池(5)內部的寄生電感。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阻尼元件Rl為電阻,所述電流存儲元件LI和電流存儲元件Lll為電感,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為電容。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加熱電路(11)還包括能量疊加單元,該能量疊加單元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能量與車載電池(5)中的能量進行疊加;所述能量疊加單元包括極性反轉單元(102),該極性反轉單元(102)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對電荷存儲元件Cl的電壓極性進行反轉。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加熱電路(11)還包括能量轉移單元,該能量轉移單元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能量轉移至儲能元件中;所述能量轉移單元包括電量回灌單元(103),該電量回灌單元(103)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電能轉移至所述儲能元件中。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加熱電路(11)還包括能量疊加和轉移單元,該能量疊加和轉移單元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能量轉移至儲能元件中,之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剩余能量與車載電池(5)中的能量進行疊加。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能量疊加和轉移單元包括能量疊加單元和能量轉移單元,所述能量轉移單元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能量轉移至儲能元件中;所述能量疊加單元用于在所述能量轉移單元進行能量轉移之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剩余能量與車載電池(5)中的能量進行疊加;所述能量轉移單元包括電量回灌單元(103),該電量回灌單元(103)用于在雙向開關裝置(I)導通再關斷后,將加熱電路(11)中的能量轉移至所述儲能元件中,所述能量疊加單元包括極性反轉單元(102),該極性反轉單元(102)用于在所述電量回灌單元(103)進行能量轉移之后,對電荷存儲元件Cl的電壓極性進行反轉。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能量疊加和轉移單元包括DC-DC模塊(4),所述加熱電路控制模塊(100)還與所述DC-DC模塊(4)連接,用于通過控制DC-DC模塊(4)工作來將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中的能量轉移至儲能元件中,之后將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中的剩余能量與電池車載電池(5)中的能量進行疊加。11.根據權利要求6或9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極性反轉單元(102)包括單刀雙擲開關Jl和單刀雙擲開關J2,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l和單刀雙擲開關J2分別位于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兩端,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l的入線連接在所述加熱電路(11)中,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l的第一出線連接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的第一極板,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l的第二出線連接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的第二極板,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2的入線連接在所述加熱電路(11)中,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2的第一出線連接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的第二極板,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2的第二出線連接在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的第一極板,所述加熱電路控制模塊(100)還與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l和單刀雙擲開關J2分別連接,用于通過改變所述單刀雙擲開關Jl和單刀雙擲開關J2各自的入線和出線的連接關系來對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的電壓極性進行反轉。12.根據權利要求6或9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極性反轉單元(102)包括單向半導體元件D3、電流存儲元件L2以及開關K9,所述電荷存儲元件Cl、電流存儲元件L2和開關K...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瑤川,馮衛,楊欽耀,李先銀,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