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及其成膜工藝。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有效避免全氟離子膜與鋼帶發生粘黏的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及其成膜工藝。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連接在擠出機的流涎嘴的下方,所述成膜系統依次包括預處理裝置、風干裝置和均勻壓料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設在流涎嘴下方的水箱、集水池和提升泵;所述風干裝置包括環形鋼帶、一對鼓風機和一對驅動輥;通過一對驅動輥驅動所述環形鋼帶,一對所述鼓風機對稱的設在所述環形鋼帶的兩側;所述均勻壓料裝置包括振動壓料器和保壓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加工工藝簡單、方便,加工效果好,加工效率高及成品率高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全氟離子膜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涉及對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及其成膜工藝的改進。
技術介紹
全氟離子膜,具有突出的耐溶劑、耐酸堿、耐氧化、耐候性和化學穩定性。全氟離子膜在室外放置一、二十年也不會變脆或產生龜裂,用波長為2(T400nm的紫外燈照射一年,其性能基本不變。現有技術中其制備方法主要有相轉化法(浸沒沉淀法、熱致相分離法、蒸發助熱致相分離等)、拉伸法和燒結法等,其中相轉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為提高全氟離子膜的成膜速度及工作效率,國家局于2012年8月29日公布了一份名為“凝膠擠出流延法制備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申請號為“201110043356.X”的文獻,該案中披露了供一種凝膠擠出流延法制備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工藝。其中,將聚偏氟乙烯經喂料機送入擠出機,在從模具口模(即流涎嘴)流出至鋼帶上成膜,使得,流延成膜與干燥固化在輥筒或鋼帶同步完成,工藝簡單、成膜速度快且效率高、厚度均勻可調。然而,在該案在實際生產實踐中,人們發現其存在以下幾點缺陷:一、全氟離子膜在鋼帶上上成膜時極易與鋼帶發生粘黏從而大幅降低了全氟離子膜的成品率,使得廢品率大幅增高;二、由于鋼帶長時間處在受熱受力的狀態,長時間使用后,其形狀勢必發生改變,從而大幅降低全氟離子膜成膜時的加工效果;三、全氟離子膜從流涎嘴落到鋼帶上時,受材料自身張力及與鋼帶之間的摩擦力影響,常導致產出的全氟離子膜的均勻性較差,成膜后常有兩邊薄中心厚的問題,給后續的加工及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以 上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有效避免全氟離子膜與鋼帶發生粘黏,從而大幅提升全氟離子膜的成品率和成膜效果;同時,可使得全氟離子膜成膜后平展度好、厚度均勻的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及其成膜工藝。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連接在擠出機的流涎嘴的下方,所述成膜系統依次包括預處理裝置、風干裝置和均勻壓料裝置; 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設在流涎嘴下方的水箱、集水池和提升泵;所述水箱和集水池中設有保溫液,所述集水池設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的下方,通過所述提升泵驅動集水池中的保溫液進入所述水箱的進水口; 所述風干裝置包括環形鋼帶、一對鼓風機和一對驅動輥;通過一對驅動輥驅動所述環形鋼帶,一對所述鼓風機對稱的設在所述環形鋼帶的兩側; 所述均勻壓料裝置包括振動壓料器和保壓輥。所述水箱與水平面呈25 50°角。所述水箱水平設置;所述保溫液的密度大于全氟離子膜的密度。所述保溫液為飽和鹽水。所述鋼帶的兩側邊緣向上凸起。所述成膜系統還包括連接所述均勻壓料裝置的出料裝置。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的成膜工藝,按以下步驟進行成膜: 1)、流涎:將原料放入擠出機中加工,并從流涎嘴中流出; 2)、預處理:使得全氟離子膜在保溫液中進行初步冷卻,控制保溫液進入水箱的溫度為60^80 0C ; 3)、風干:將粘帶有保溫液的全氟離子膜送入環形鋼帶中,并在4(T60°C的熱風下進行風干; 4)、壓料:將風干后的全氟離子膜依次送入振動壓料器和保壓輥; 5)、出料:將保壓完成的全氟離子膜送入出料裝置,在室溫下進一步冷卻,并進行質量檢測;完畢。本專利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成膜工藝,使得全氟離子膜從流涎嘴流出后依次經過預處理裝置、風干裝置和均勻壓料裝置,并最終在出料裝置上進行質量檢測。具有加工工藝簡單、方便,加工效果好,加工效率高及成品率高等優點。具體的說,本專利技術使得在水箱中經過預處理的全氟離子膜進入環形鋼帶時表面上粘帶少量保溫液,利用這些保溫液可在風干初期有效的在環形鋼帶和全氟離子膜之間形成隔離層,從而避免了全氟離子膜與鋼帶之間發生粘黏,進而大幅提升了全氟離子膜的成品率和加工效果。此外,在本專利技術的優化實施方式中水箱水平設置;這樣,可有效避免大量保溫液流淌或飛濺至環形鋼帶上,從而降低風干裝置的風干效果;同時,可在全氟離子膜在經流涎嘴流下后,可利用保溫液對全氟離子膜起柔性承托和緩沖卸力作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優化實施方式示意 圖中I是擠出機,2是流誕嘴,3是預處理裝置,31是水箱,310是引導棍,32是集水池,320是集鹽池,33是提升泵,34是加熱板,4是風干裝置,41是環形鋼帶,42是鼓風機,43是驅動輥,5是均勻壓料裝置,51是振動壓料器,52是保壓輥,6是出料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如圖1-2所示,連接在擠出機I的流涎嘴2的下方,所述成膜系統依次包括預處理裝置3、風干裝置4和均勻壓料裝置5 ; 所述預處理裝置3包括設在流涎嘴2下方的水箱31、集水池32和提升泵33 ;所述水箱31和集水池32中設有保溫液,所述集水池32設在所述水箱31的出水口的下方,通過所述提升泵33驅動集水池32中的保溫液進入所述水箱31的進水口,使得水箱31中的保溫液在提升泵33的作用下始終保持由進水口流向出水口,從而使得水箱中的全氟離子膜在水流的推動下經出水口輸送出;所述保溫液通過集水池32底部的加熱板34加熱至6(T80°C ;所述水箱31還包括引導輥310,所述引導輥310處于在所述水箱31的出水口,用于引導全氟尚子膜從水箱的出水口輸送出;所述風干裝置4包括環形鋼帶41、一對鼓風機42 (可吹出4(T60°C的熱風)和一對驅動輥43 ;通過一對驅動輥43驅動所述環形鋼帶41,一對所述鼓風機42對稱的設在所述環形鋼帶41的兩側,使得環形鋼帶41在一對鼓風機42之間運行,大幅提升了環形鋼帶41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靠近所述預處理裝置31的驅動輥位于所述集水池32上方(使得從水箱中流出的保溫液可順利進入集水池中),遠離所述預處理裝置3的驅動輥下方設有集鹽池320(使得在環形鋼帶上風干結晶的鹽粒可在鋼帶的運輸下掉落至集鹽池中); 這樣,在水箱31中經過預處理的全氟離子膜進入環形鋼帶41時其表面將粘帶少量保溫液,利用這些保溫液可在風干初期有效的在環形鋼帶和全氟離子膜之間形成隔離層,從而避免了全氟離子膜與鋼帶之間發生粘黏,進而大幅提升了全氟離子膜的成品率和加工效果; 所述均勻壓料裝置5包括振動壓料器51和保壓輥52。使得在環形鋼帶上經風干的全氟離子膜依次進入振動壓料器和保壓輥,從而大幅提升了全氟離子膜成膜后的均勻性和平展度。所述水箱31與水平面呈25飛0°角。這樣,可是全氟離子膜從流涎嘴流出后,可在斜向下的水流的沖擊下,邊運輸邊冷卻,并最終在表面上粘帶少量保溫液進入環形鋼帶中。所述水箱31水平設置;這樣,可有效避免大量保溫液流淌或飛濺至環形鋼帶上,從而降低風干裝置的風干效果;同時,可在全氟離子膜在經流涎嘴流下后,利用保溫液對全氟離子膜起柔性承托和緩沖卸力作用; 所述保溫液的密度大于全氟離子膜的密度。一方面,使得全氟離子膜進入水箱后可順利漂浮在保溫液上,從而可隨著水流順利的經由引導輥輸送離水箱;另一方面,全氟離子膜離開水箱后僅下表面粘帶有少量保溫液,在不影響隔離環形鋼帶與全氟離子膜從而避免二者粘黏的同時,也可大幅提升風干效果和加工效率,進而大幅提升全氟離子膜的加工效果。所述保溫液為飽和鹽水(由于飽和鹽水的密度 1.33g/cm3,而全氟離子膜的密度^ 1.17g/cm3,使得全氟離子膜進入水箱后可順利的漂浮在保溫液上)。使用時,可由人工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連接在擠出機的流涎嘴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系統依次包括預處理裝置、風干裝置和均勻壓料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設在流涎嘴下方的水箱、集水池和提升泵;所述水箱和集水池中設有保溫液,所述集水池設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的下方,通過所述提升泵驅動集水池中的保溫液進入所述水箱的進水口;所述風干裝置包括環形鋼帶、一對鼓風機和一對驅動輥;通過一對驅動輥驅動所述環形鋼帶,一對所述鼓風機對稱的設在所述環形鋼帶的兩側;所述均勻壓料裝置包括振動壓料器和保壓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連接在擠出機的流涎嘴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系統依次包括預處理裝置、風干裝置和均勻壓料裝置; 所述預處理裝置包括設在流涎嘴下方的水箱、集水池和提升泵;所述水箱和集水池中設有保溫液,所述集水池設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的下方,通過所述提升泵驅動集水池中的保溫液進入所述水箱的進水口; 所述風干裝置包括環形鋼帶、一對鼓風機和一對驅動輥;通過一對驅動輥驅動所述環形鋼帶,一對所述鼓風機對稱的設在所述環形鋼帶的兩側; 所述均勻壓料裝置包括振動壓料器和保壓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與水平面呈25飛O。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膜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水平設置;所述保溫液的密度大于全氟離子膜的密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流涎法制備全氟離子膜的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仁華,張樹彬,
申請(專利權)人:寶應縣潤華靜電涂裝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