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連續鑄造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它包括傾斜轉軸(1)、帶倒角的支撐輥(2)、支撐座(3),其中,分布于足輥兩側的帶倒角支撐輥(2)繞傾斜轉軸(1)轉動,帶倒角支撐輥(2)的斜面與帶倒角鑄坯(4)窄面形狀相近;在穿過傾斜轉軸(1)的中心線并垂直于鑄坯表面的截面上,傾斜轉軸(1)與帶倒角鑄坯(4)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θ小于帶倒角支撐輥(2)的斜面支撐區域(5)與平面支撐區域(6)的夾角α。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倒角型足輥可以保證對鑄坯的窄面尤其是邊角部的支撐效果,有利于支撐輥自身的緊固,從而達到防止鑄坯角部縱裂紋的目的,而且有助于結晶器窄邊帶倒角銅板使用壽命的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連續鑄造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
技術介紹
連鑄坯的窄面及角部的橫裂紋是造成熱軋板卷邊部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已成為阻礙鈮、釩、鈦微合金化鋼規模化生產的關鍵問題。目前,工業生產上通常采用對鑄坯火焰切角或對鋼板切邊的方式來應對,但這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材料、人力資源的浪費,影響高效化的生產節奏。近年來,部分板坯連鑄結晶器已開始采用了倒角型式,其目的是使得鑄坯原有的直角變成兩個鈍角,弱化鑄坯角部的傳熱,提高鑄坯角部溫度和延展性,消除應力集中,以期減輕和防止鑄坯角部裂紋。但是,生產實踐表明,帶倒角鑄坯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偏離角縱裂紋缺陷的發生幾率相對更高,僅僅依靠結晶器銅板倒角結構的改變或優化來控制偏離角縱裂缺陷難度極高。足輥作為連鑄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對鑄坯起支撐和導向作用,在凝固坯殼脫離結晶器后,對鑄坯窄面進行必要的支撐和冷卻,不僅可以防止鑄坯窄面鼓肚的發生,同樣也有利于鑄坯表面質量的控制。板坯的角部形狀發生改變后,相應地結晶器出口的窄面足輥的結構也應該發生變化。目前板還連鑄機采用了圓柱狀平足棍,其中軸承座放置在兩端,足棍置于中部,足輥寬度明顯小于鑄坯厚度,這種足輥對鑄坯的邊角部沒有支撐作用,尤其是對帶倒角的連鑄板坯,偏離角縱裂紋缺陷易于在足輥段擴展引起漏鋼事故。中國專利技術專利N0.200820098146.4(公告號:CN201201042Y,名稱“新型連鑄結晶器足輥”)提出了一種中間粗兩頭細的異形足輥結構,它的特點是減少足輥與鑄坯線接觸長度,減少足輥上圓弧面與鑄坯之間積水的形成機會,防止鑄坯泡在積水中。中國專利技術專利N0.94245674.2 (公告號:CN2206686,名稱“連鑄機結晶器異形足輥”)提出的異形足輥的結構是中部區域呈凸出狀鼓輪體,兩端為圓柱體,其目的是異形足輥的凸出狀鼓輪體可壓縮鑄坯殼在出結晶器下口后產生的鼓肚,以避免由此引起的鑄坯角部縱裂和漏鋼現象,從而提高鑄坯的質量和提高了連鑄機的作業率。然而這兩種結構足輥的不足之處就在于減少了足輥與鑄坯的接觸長度,進一步減弱了足輥對寬面坯殼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對于帶倒角的鑄坯,不利于角部縱裂的控制。針對帶倒角連鑄坯的表面縱裂缺陷,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該足輥能夠對帶倒角連鑄坯的窄邊進行有效支撐,避免鑄坯角部縱裂紋的發生,同時有利于提高結晶器窄邊銅板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帶倒角連鑄坯的偏離角縱裂紋缺陷問題,提供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它包括傾斜轉軸(I)、帶倒角的支撐輥(2)、支撐座(3),傾斜轉軸(I)為成對的對稱布置,其中:分布于足輥兩側的帶倒角的支撐輥(2)繞著傾斜轉軸(I)進行轉動,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與帶倒角鑄坯(4)的窄面邊部相接觸,且形狀匹配;在穿過傾斜轉軸(I)的中心線并垂直于鑄坯表面的截面上,傾斜轉軸(I)與帶倒角鑄坯(4)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Θ為O < θ < α,α為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支撐區域(5)與平面支撐區域(6)的夾角。Θ角度數為α角度數的40-60%。傾斜轉軸(I)與支撐座(3)是一體的。傾斜轉軸(I)通過螺紋連接、焊接、加定位銷中的至少一種方式固定在支撐座(3)上。帶倒角的支撐輥(2)可以在傾斜轉軸(I)上旋轉,帶倒角的支撐輥(2)和傾斜轉軸(I)之間的連接方式可為如下任意一種:(I)采用滾動軸承(7)進行滾動接觸;(II)采用軸瓦⑶進行滑動接觸;(III)直接進行滑動接觸。該足輥的總寬度LI比實際生產的帶倒角連鑄坯的厚度L2小4 30mm ;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總寬度L3為足輥總寬度LI的25% 40%。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 面支撐區域(5)的長度L4為平面支撐區域(6)的長度L5 的 0.95-1.05 倍。帶倒角的支撐輥(2)平面支撐區域(6)與支撐座(3)之間的高度差h為2 10mm。該足棍適用于厚度為70 480mm的板還,或邊長為200 480mm的方還或矩形還;使用時,結晶器下方布置一組、兩組或多組該足輥,或將該足輥與常規平足輥組合使用。傾斜轉軸⑴與帶倒角的鑄坯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92反向設置,且0< θ2< α。92角度數為α角度數的40-60%。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保證對鑄坯的窄面尤其是邊角部的支撐效果,在使用過程中,帶倒角的支撐輥與帶倒角鑄坯窄面的邊部保持良好接觸,由于帶倒角的支撐輥的軸線與鑄坯窄面平面區域之間存在夾角,支撐輥在軸向上向外的滑動能夠得到控制,有利于支撐輥自身的緊固,有效防止足輥在使用過程出現脫落事故,同時又確保了足輥對帶倒角鑄坯的邊部的支撐作用;更重要的是帶倒角的支撐輥與帶倒角鑄坯表面的接觸的相對運動的速度差大幅度降低,從而達到防止鑄坯角部縱裂紋的目的,而且有助于結晶器窄邊帶倒角銅板使用壽命的提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傾斜轉軸的一體式倒角型足輥;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采用軸瓦進行滑動接觸的倒角型足輥;圖3為傾斜轉軸反向設置的倒角型足輥;圖4為采用組合支撐足輥的裝配方式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 傾斜轉軸2帶倒角的支撐輥3支撐座4帶倒角鑄坯5支撐輥的斜面支撐區域6支撐輥的平面支撐區域7滾動軸承8軸瓦9足輥支架10固定端蓋LI足輥總寬度(即兩傾斜轉軸外端間的距離) L2帶倒角連鑄坯的厚 度L3帶倒角的支撐輥的總寬度L4帶倒角的支撐輥的斜面支撐區域的長度L5帶倒角的支撐輥的平面支撐區域的長度h 支撐輥的平面支撐區域與支撐座之間的高度差Θ 傾斜轉軸與帶倒角的鑄坯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θ2反向設置時傾斜轉軸與帶倒角的鑄坯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α 帶倒角的支撐輥的斜面支撐區域與平面支撐區域的夾角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主要用于厚度為70 480mm的板坯、也可適用于邊長為200 480_的方坯或矩形坯的帶倒角鑄坯的連鑄生產,主要用于控制鑄坯角縱裂缺陷的發生或擴展。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具有傾斜轉軸的一體式倒角型足輥,該倒角型足輥包括傾斜轉軸1、帶倒角的支撐輥2、支撐座3,其中,分布于足輥兩側的帶倒角的支撐輥2繞著傾斜轉軸I進行轉動,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與帶倒角鑄坯4的窄面邊部相接觸,其與帶倒角鑄坯4窄面形狀相近;在穿過傾斜轉軸I的中心線并垂直于鑄坯表面的截面上,傾斜轉軸I與帶倒角鑄坯4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Θ為0< θ < α,α為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支撐區域5與平面支撐區域6的夾角,Θ角的最佳值為α角的一半。在圖1中所示的倒角型足輥中,帶倒角的支撐輥2和傾斜轉軸I之間采用采用滾動軸承7進行滾動接觸;傾斜轉軸I與支撐座3是一體式結構。所述倒角型足輥的總寬度LI比實際生產的帶倒角連鑄坯的厚度L2小4 30mm ;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總寬度L3為足輥總寬度LI的25% 40%;同時應保持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支撐區域5的長度L4與平面支撐區域6的長度L5基本相同,以便減少支撐輥與鑄坯接觸部分相對運動的速度差。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平面支撐區域6與支撐座3之間的高度差h為2 10_,保持這種間隙的目的是防止鑄坯窄面的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它包括傾斜轉軸(1)、帶倒角的支撐輥(2)、支撐座(3),傾斜轉軸(1)為成對的對稱布置,其特征在于:分布于足輥兩側的帶倒角的支撐輥(2)繞著傾斜轉軸(1)進行轉動,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與帶倒角鑄坯(4)的窄面邊部相接觸,且形狀匹配;在穿過傾斜轉軸(1)的中心線并垂直于鑄坯表面的截面上,傾斜轉軸(1)與帶倒角鑄坯(4)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θ為0<θ<α,α為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支撐區域(5)與平面支撐區域(6)的夾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它包括傾斜轉軸(I)、帶倒角的支撐輥(2)、支撐座(3),傾斜轉軸(I)為成對的對稱布置,其特征在于:分布于足輥兩側的帶倒角的支撐輥(2)繞著傾斜轉軸(I)進行轉動,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與帶倒角鑄坯(4)的窄面邊部相接觸,且形狀匹配;在穿過傾斜轉軸(I)的中心線并垂直于鑄坯表面的截面上,傾斜轉軸(I)與帶倒角鑄坯(4)中部平面區域的夾角Θ為O < θ < α,α為帶倒角的支撐輥(2)的斜面支撐區域(5)與平面支撐區域(6)的夾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其特征在于:Θ角度數為α角度數的 40-6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其特征在于:傾斜轉軸(I)與支撐座(3)是一體的。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其特征在于:傾斜轉軸(I)通過螺紋連接、焊接、加定位銷中的至少一種方式固定在支撐座(3)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傾斜轉軸的倒角型足輥,其特征在于:帶倒角的支撐輥(2)可以在傾斜轉軸(I)上旋轉,帶倒角的支撐輥(2)和傾斜轉軸(I)之間的連接方式可為如下任意一種: (I)采用滾動軸承(7)進行滾動接觸;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干勇,楊春政,張慧,劉建華,王玫,魏鋼,吳夜明,彭國仲,王明林,王莉,陶紅標,白健,席常鎖,原祿春,姬秀琴,張揚,王寶生,
申請(專利權)人:鋼鐵研究總院,中達連鑄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