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包括與篩體尾端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板,第一連接板上經第一緊固件與彈簧一端相連接,彈簧另一端經第二緊固件連接有第二連接板,第二連接板與小夾板相固定,與小夾板對應設置有大夾板,小夾板和大夾板均呈三折彎形狀,分別包括中間的連接部和兩側的翹曲部,小夾板中間的連接部與第二連接板相連,大夾板中間的連接部經支架與機架相連;小夾板和大夾板的兩側的翹曲部之間分別設有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連接塊,兩塊連接塊之間經螺旋鋼絲繩相連,螺旋鋼絲繩的每一螺旋分別穿過兩塊連接塊,并與兩塊連接塊之間相固定。彈簧和隔振器的配合使用,使得分級篩的能耗低、機架受沖擊小,使用更加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儲能隔振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回轉分級篩主要用于飼料廠粉狀物料或顆粒飼料的篩選分級作業,還可用于糧食、食品、化工、制糖、采礦、造紙等行業原料的篩選、中間產品或成品的分級。回轉分級篩由機架、驅動裝置、篩體等部件構成,其工作原理是動力通過三角皮帶由電機傳給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再帶動有一定斜度的篩體運動。驅動裝置設有偏心裝置,因此篩體從進料端到出料端的運動軌跡由水平圓周運動逐漸變成橢圓運動,最后變為近似往復直線運動。物料從進料口進入篩體,在篩體進料端圓周運動作用下,迅速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篩面寬度上,并產生自動分級。驅動裝置中配置有偏心塊、偏心塊與篩體安裝方向相反,用來平衡篩體的離心力。目前,回轉分級篩存在的主要問題有:(I)大型分級篩的振動大,對廠房影響大;(2)分級篩的壓緊把手易壞、尾部支撐易斷;(3)分級篩篩船、機架、篩蓋有焊接開裂和斷m ο回轉分級篩的運行過程中,系統的總能量具有周期性波動的特點,存在總能量增加時段和能量減少時段,在系統的總能量增加時段,需要系統外電機提供能量來驅動,在系統的總能量減少時段,系統向外耗散能量,產生沖擊和振動。 現有技術中,都是從減小慣性力、提聞壽命考慮,未有從沖擊能的儲存和隔振技術的結合來解決回轉分級篩的振動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使其能吸收回轉分級篩的沖擊能,節約能源,減小振動,以解決現有回轉分級篩的振動較大,尾部支撐易斷,分級篩篩船、機架、篩蓋有焊接開裂和斷裂現象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包括與篩體尾端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板,第一連接板上經第一緊固件與彈簧一端相連接,彈簧另一端經第二緊固件連接有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與小夾板相固定,與小夾板對應設置有大夾板,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均呈三折彎形狀,分別包括中間的連接部和兩側的翹曲部,小夾板中間的連接部與第二連接板相連,大夾板中間的連接部經支架與機架相連;小夾板和大夾板的兩側的翹曲部之間分別設有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連接塊,兩塊連接塊之間經螺旋鋼絲繩相連,所述螺旋鋼絲繩的每一螺旋分別穿過兩塊連接塊,并與兩塊連接塊之間相固定。該裝置工作時,來自于篩體的能量驅使彈簧拉伸或壓縮,實現儲能,在其能量釋放時,可驅使篩體運動,從而實現節能。隔振器工作時,小夾板可隨篩體作適應性擺動運動,以減小沖擊能量。彈簧和隔振器的配合使用,使得分級篩的能耗低、機架受沖擊小,使用更加可靠。該裝置可用在振動分級篩上。為保證制造安裝方便,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的連接部相平行設置,小夾板和大夾板兩側的翹曲部也對應平行設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簧為螺旋彈簧,彈簧設置在篩體中軸線方向上,隔振器以彈簧的中軸線為對稱軸對稱布置,螺旋鋼絲繩的螺旋線方向與彈簧的中軸線方向夾角為15° 85°。其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彈簧的剛度系數K1滿足公式:Tmay(0.5S)2彡K1彡3 Tfflax/(0.5S)2,其中Tmax為篩體的移動質量最大動能,S為篩體尾部中點的縱向行程;鋼絲繩隔振器的剛度系數為彈簧剛度系數的4 15倍。這樣,彈簧的形變量遠大于隔振器的形變量,由于彈性勢能與形變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大部分動能儲存在彈簧中,小部分能量損耗在鋼絲繩隔振器的阻尼作用中,其能量利用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使用狀態圖。圖3為隔振器結構示意圖。其中,1加強板,2大夾板,3螺旋鋼絲繩,4連接塊,5小夾板,6彈簧,7第一緊固件,8第一連接板,9第二緊固件,10第二連接板,11支架,12篩體,13機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為一種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包括與篩體12尾端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板8,第一連接板8上經第一緊固件7與彈簧6 —端相連接,彈簧6另一端經第二緊固件9連接有第二連接板10,所述第二連接板10與小夾板5相固定,與小夾板5對應設置有大夾板2,小夾板5和大夾板2均呈三折彎形狀,分別包括中間的連接部和兩側的翹曲部,SP小夾板的連接部502和兩側的翹曲部501和503,大夾板的連接部202和兩側的翹曲部201和203,小夾板5中間的連接部502與第二連接板10相連,大夾板2中間的連接部202經支架11與機架13相連;為保證支架11的剛度,在支架11上可焊接固定一塊加強板1,小夾板5和大夾板2的兩側的翹曲部之間分別設有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連接塊4,兩塊連接塊4之間經螺旋鋼絲繩3相連,所述螺旋鋼絲繩3的每一螺旋分別穿過兩塊連接塊4,并與兩塊連接塊4之間相固定。小夾板5和大夾板2的連接部相平行設置,小夾板5和大夾板2兩側的翹曲部也對應平行設置。彈簧6為螺旋彈簧,彈簧6設置在篩體12中軸線方向上,隔振器以彈簧6的中軸線為對稱軸對稱布置,螺旋鋼絲繩3的螺旋線方向與彈簧6的中軸線方向夾角為15° 85°。所述彈簧的剛度系數K1滿足如下公式 Tmax/ (0.5S) 2≤ K1≤ 3Tmax/ (0.5S) 2,其中Tmax為篩體的移動質量最大動能,S為篩體尾部中點的縱向行程;隔振器的剛度系數為彈簧剛度系數的4 15倍,優選為8-12倍。這樣,彈簧的形變量遠大于隔振器的形變量,由于彈性勢能與形變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大部分動能儲存在彈簧中,小部分能量損耗在隔振器的阻尼作用中。設篩體的移動質量最大動能為Tmax,篩體尾部的中點的縱向行程為S,彈簧的剛度系數為K1,鋼絲繩隔振器的總剛度系數為K2,則有: Tfflax=0.5 K1 X12+ 0.5K2 X22(I) 式中a廠為S的極限位置時彈簧的變形量(m); X2—為S的極限位置時鋼絲繩隔振器的縱向變形量(m);此外,還有: 0.5S= X1+ X2(2) K1 X1= K2 X2(3) 回轉分級篩的移動質量最大動能計算方法如下: 回轉分級篩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近似為曲柄滑塊機構,篩體為曲柄滑塊機構中的連桿,設篩體的質量為M(Kg), —般情況下篩體的重心在篩體的長度方向上的中點上,則回轉分級篩的移動質量近似為篩體的質量為M的1/2,曲柄的轉速為ω,曲柄半徑為r,則: Tmax=I/2* (1/2*Μ)τ2ω2(4)并令=K2=^1(5) 例如,M=1200 (Kg), S=0.09m, ω=21 rad/s, r=0.045m,將數據代入式(4),并與式(I)(2) (3) (5)聯立求解可得:Tmax=267.9J, K1 =293992N/m, X1=0.0405m, K2 =2645926N/m, X2=0.0045m, 0.5*1X1^lJ0即是移動質量最大動能為267.9 J,彈簧在最大變形量時的彈性勢能為241J,由于0.5*1 X12/ Tmax=0.9,彈簧具有線性和無阻尼的特性,彈簧使移動質量最大動能的90%被彈簧吸收儲存和再利用。剩余的10%由隔振器吸收,這樣沖擊能總量減少,在隔振器彈性變形過程中,可形成較強的非線性阻尼滯,隔振器非線性軟化型剛度、強阻尼滯后特性使其大量吸收和消耗系統的振動能量并延時釋放,能減少回轉分級篩的振動,并能有效地削弱系統沖擊響應。隔振器的排列使平面上各方向上的振動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篩體尾端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板,第一連接板上經第一緊固件與彈簧一端相連接,彈簧另一端經第二緊固件連接有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與小夾板相固定,與小夾板對應設置有大夾板,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均呈三折彎形狀,分別包括中間的連接部和兩側的翹曲部,小夾板中間的連接部與第二連接板相連,大夾板中間的連接部經支架與機架相連;小夾板和大夾板的兩側的翹曲部之間分別設有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連接塊,兩塊連接塊之間經螺旋鋼絲繩相連,所述螺旋鋼絲繩的每一螺旋分別穿過兩塊連接塊,并與兩塊連接塊之間相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篩體尾端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板,第一連接板上經第一緊固件與彈簧一端相連接,彈簧另一端經第二緊固件連接有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與小夾板相固定,與小夾板對應設置有大夾板,所述小夾板和大夾板均呈三折彎形狀,分別包括中間的連接部和兩側的翹曲部,小夾板中間的連接部與第二連接板相連,大夾板中間的連接部經支架與機架相連;小夾板和大夾板的兩側的翹曲部之間分別設有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連接塊,兩塊連接塊之間經螺旋鋼絲繩相連,所述螺旋鋼絲繩的每一螺旋分別穿過兩塊連接塊,并與兩塊連接塊之間相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分級篩的儲能隔振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銳,周春景,武若琳,
申請(專利權)人:牧羊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