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它基于中醫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針對潰瘍病因治療,結合臨床實踐經驗,篩選出標本兼治,虛實并治,散中有收,止痛斂酸,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天然植物藥,根據中醫理論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是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極小的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
技術介紹
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多因素疾病,病因復雜,迄今未完全清楚,比較明確的病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非留體消炎藥、胃酸分泌過多及遺傳素質、應激和心理因素、吸煙等綜合因素所致。常見的臨床表現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多在餐后半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逐漸消失,還常兼有其他胃腸道癥狀,如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等,起病多緩慢,病程長達數年或數十年,呈周期性發作,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多發巨大型潰瘍可發生癌變。近年臨床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目前,國內外治療胃和十二指腸的藥物很多,如:鋁鎂凝膠、斯達舒等,這些藥物只能緩解病情或針對臨床某一癥狀治療,往往達不到治愈的效果,很多西藥制劑在治療這類疾病中不可避免的具有皮疹、腹瀉、肝損害等明顯不良反應。近年有人研究出治胃的中藥如中國專利局公開一種治療胃膽疾病的藥,公開號CN1539436A,對潰瘍有一定的療效,但其成分單一,在預防潰瘍復發方面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4 20%,玄胡5 25%、香附5 25%、海螵蛸5 18%、田七4 20%、救必應5 18%、竹葉椒4 20%、蒿草2 15%、辣寥草2 15%、瓦榜子2 15%。作為本方案的優選,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8%、玄胡16%、香附16%、海螵蛸11%、田七8%、救必應11%、竹葉椒8%、蒿草5%、辣寥草5%、瓦榜子5%。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玄胡為醋制。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香附為醋制。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瓦楞子為煅制。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海螵蛸為麥麩炒制。藥理藥性:飛龍掌血性辛、微苦,溫。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用于治療風濕疼痛,胃痛,跌打損傷,吐血,衄血,子官出血,刀傷出血,經閉,痛經,肋間神經痛,瘡癤腫毒。玄胡味辛,苦,溫,功能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于氣血瘀滯之痛證。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制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功效: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主治肝氣郁滯,胸悶脅痛,胃病,腹痛;以及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癥。海螵蛸性成,微溫功效: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血,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閉,腹痛癥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收斂止血,澀精止帶,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外治損傷出血,瘡多膿汁。田七性味:味甘;微苦;性溫。功能:止血;散血;定痛。主治:跌撲瘀腫,胸痹絞痛,癥瘕;血瘀經閉;痛經;產后瘀陰腹痛;瘡癰腫痛。救必應性寒,味苦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用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胃痛;署濕泄瀉;黃疸;痢疾;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濕疹;瘡癤。[救必應樹皮含化學成分黃酮甙、酚類、鞣質、三萜甙并分離出救必應酸、3-乙酸齊墩果酸、硬脂酸、芥子醛,丁香醛芥子醛葡萄糖甙,丁香甙,長梗冬青甙,香樹脂醇,谷留醇等,可以抑制和清除幽門螺桿菌。已制成注射劑用于臨床抗感染和止痛。竹葉椒性味苦、辛、溫功用:本品為芳香健胃、溫中理氣,祛風除濕,驅風殺蟲藥,微帶有麻醉性。主治胃腹冷痛,胃腸功能紊亂,風寒濕痹,肺氣上逆,四肢歷節疼痛。 蒿草味苦、辛、性濕具有健脾祛濕、下氣通絡,養肝健胃、消暑抗瘧抗菌、抗寄生蟲、解熱解毒、的功能,湖南民間以蒿草和糯米粉為原料制成蒿子粑粑食用,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辣寥草性辛,溫。功用主治:消腫止痛。治腫瘍,痢疾腹痛。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辣寥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止血、抗腫瘤、鎮痛等功效,其有效成分為總黃酮及萜類物質為主的活性物質,能顯著殺滅幽門螺桿菌。瓦楞子(煅)性味成,平。功能與主治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用于頑痰積結,粘稠難咯,癭瘤,瘰疬,瘕痞塊,胃痛泛酸本專利技術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從止痛,制酸針對痛脹主癥治療入手。清除幽門螺桿菌為治本之策,以飛龍掌血散瘀止痛,含有紫丁香苷抗炎鎮痛作用的救必應,海螵蛸、瓦楞子(煅)制酸斂瘡,收斂止血,為主藥,以玄胡、香附理氣止痛,以田七化瘀止痛,止血生肌竹葉椒調胃運脾,蒿草健脾祛濕,益胃養胃,為輔藥,合以辣寥草、清除幽門螺桿菌、救必應抗炎殺菌,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兩者相須而用在祛除病因杜絕復發因素能更好的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為臨床用藥提供一種新的選擇。是防止潰瘍復發,針對病因治療的一種途徑,此外還具有無毒副作用、費用較低等優點。使用該方對89例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進行治療,服用后治療效果的比例為百分之九十以上,治愈率為百分之七十八以上。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4 20%,玄胡5 25%、香附5 25%、海螵蛸5 18%、田七4 20%、救必應5 18%、竹葉椒4 20%、蒿草2 15%、辣寥草2 15%、瓦楞子2 15%。作為本組分的最佳比例,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8%、玄胡16%、香附16%、海螵蛸11 %、田七8%、救必應11 %、竹葉椒8%、蒿草5%、辣寥草5%、瓦楞子5%。所述的玄胡、香附為醋制,瓦楞子為煅制,海螵蛸為麥麩炒制。本專利技術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為散劑,按比例取上述組分中藥材,按中藥材炮制規范洗凈烤干后,碾成細粉過120目篩后即得。其中玄胡、香附醋制,海螵蛸必須麥麩炒。用法用量:本專利技術的用藥量一療程為質量為180克,一十五天服用,于早飯后,晚飯前,睡前各服四克。溫水送服。本專利技術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的臨床療效觀察實驗:—、實驗對象的一般資料:采用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共治療52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齡最大者77歲,年齡最小者21歲。二、治療方法:用法用量:采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制備的藥劑,其用法與用量如下:藥量一療程重量為一百八十克,于早飯后,晚飯前,睡前各服四克。溫水送服。療程:一十五天為一療程,共治療6 8個療程。三、療效評價標準治愈:體征及癥狀完全改善,飲食消化正常,精神煥發。顯效:體征及癥狀完全改善,飲食消化基本正常,精神煥發。有效:體征及癥狀有改變,偶感稍有不適,但能接受。無效:體征無改變,癥狀如前。四、典型病例:1、蘇某,男,43歲,工人。十余歲時即經常胃痛,后來每于春秋季 易于發作。3月前忽然胃痛泛酸,然后嘔吐咖啡色液體甚多,大便色黑,當即入住縣醫院經查為“胃潰瘍并出血”,住院后血止。現證:經常胃脘墜脹沉重感,噯氣,食水果則立即食后脹滿隱痛,口中酸苦,每次進食后必吐出清水粘液一口。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有時色黑。食后脹而不敢多進食。形瘦黃,唇暗紅。脈弦微滑,舌紅苔薄白。服用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7日,胃脘墜脹沉重感略減,大便尚秘結難排。繼服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15日,胃脘墜脹沉重感大減,大便順暢,日I次,色正常。繼服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I個月,患者自覺良好,食量漸正常,面色轉潤,唇淡。又服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4月余,痊愈,恢復工作,近日經胃鏡查:潰瘍完全消失。2、張某,男,33歲,工人。患者自述間斷性胃脘疼痛6年余,長期交替服用復方胃康寧、雷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4~20%,玄胡5~25%、香附5~25%、海螵蛸5~18%、田七4~20%、救必應5~18%、竹葉椒4~20%、蒿草2~15%、辣蓼草2~15%、瓦楞子2~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4 20%,玄胡5 25%、香附5 25%、海螵蛸5 18%、田七4 20%、救必應5 18%、竹葉椒4 20%、蒿草2 15%、辣寥草2 15%、瓦楞子2 15%。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構成:飛龍掌血8%、玄胡16%、香附16%、海螵蛸11%、田七8%、救必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大有,
申請(專利權)人:李大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