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發電儲能裝置,包括:能量轉換單元、整流單元、匯流單元和儲能單元,能量轉換單元設置于路面之下,感應車輛和/或行人通過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將壓力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初始電流,將初始電流傳輸至相應的整流單元;整流單元接收來自相應的能量裝換單元的初始電流,并對初始電流進行整流和濾波得到處理電流,將處理電流傳輸至匯流單元;匯流單元接收處理電流,并對處理電流進行匯流得到匯總電流,將匯總電流傳輸至儲能單元;儲能單元存儲匯總電流對應的能量。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夠將根據振動轉化得到的電能進行處理和存儲,使轉化得到電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能量轉換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發電儲能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城市規模及城市交通的快速發展,各種交通工具及人類步行所產生的振動強度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一些大城市已形成完善的地面交通、高架橋交通及地鐵交通網絡,除此之外,還擁有高密度人口活動區域,具有可廣泛利用的振動能源。充分利用大都市這些被浪費的振動能源進行發電具有節能降耗的巨大經濟效益。利用壓電陶瓷和壓電晶體的正壓電效應的壓電發電是一種有效利用振動能源的方式,但現有的壓電發電裝置比如發電鞋、發電地板、發電人行道,都沒有對電量進行處理和存儲,產生的電量大多直接用于點亮LED燈,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需要一種新的能量轉換技術,能夠將根據振動轉化得到的電能進行處理和存儲,使轉化得到電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正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量轉換技術,能夠將根據振動轉化得到的電能進行處理和存儲,使轉化得到電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有鑒于此,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發電儲能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至少一個整流單元、匯流單元和儲能單元,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設置于路面之下,連接至相應的整流單元,用于感應車輛和/或行人通過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將所述壓力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初始電流,將所述初始電流傳輸至所述相應的整流單元;所述至少一個整流單元連接至相應的能量轉換單元和所述匯流單元,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相應的能量裝換單元的初始電流,并對所述初始電流進行整流和濾波得到處理電流,將所述處理電流傳輸至所述匯流單元;所述匯流單元連接至所述整流單元和所述儲能單元,用于接收所述處理電流,并對所述處理電流進行匯流得到匯總電流,將所述匯總電流傳輸至所述儲能單元;所述儲能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匯總電流,并存儲所述匯總電流對應的能量。在該技術方案中,能量轉換單元可以感應路面上車輛和/或行人通過路面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通過壓電陶瓷將振動能源轉換為交流電,多個能量轉換單元產生的交流電分別由相應的整流單元進行整流和濾波處理,得到直流電,每個整流單元分別將直流電傳輸至匯流單元進行電流匯總,從而得到可為電氣設備供電的較大的電流,并將匯總電流存儲至儲能單元,儲能單元可以連接負載,將存儲的電能提供給負載使用,比如用來照明或驅動設備。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單向導通單元,用于防止電流從所述儲能單元流入所述匯流單元;升壓單元,用于對所述匯總電流進行升壓。在該技術方案中,單向導通單元可以保證匯總電流單向流入儲能單元,對匯總電流進行升壓可以使匯總電流對應的電壓達到為所需供電的負載的額定電壓(比如220V或380V)。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調整單元,用于根據接收到的充電指令或放電指令,調整所述儲能單元處于充電狀態或放電狀態。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根據接收到的指令調整儲能單元的充放電狀態,便于用戶隨時使用儲能單元中的電能。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記錄單元,用于記錄通過路面的車輛和/或行人的數目、所述匯總電流的數值以及所述儲能單元存儲的能量的數值。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通過傳感器測得通過路面的車輛和/或行人的數目,并通過記錄儀記錄匯總電流的數值和能量的數值便于對發電儲能裝置的性能進行分析和統計。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儲能單元存儲的能量的數值大于預設數值時,控制所述儲能單元為連接至所述儲能單元的負載供電,或斷開所述儲能單元與所述匯流單元的連接。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在儲能單元存儲的能量的數值大于預設數值時,自動控制儲能單元為負載供電或斷開與匯流單元的連接,從而避免儲能單元過度充電而損壞。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提示單元,用于在所述儲能單元存儲的能量的數值大于預設數值時,發出提示信息。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在儲能單元存儲能量的數值大于預設數值時提示用戶,以避免儲能單元過度充電而損壞。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顯示單元,用于對所述記錄單元的記錄數據進行顯示。在該技術方案中,可以對記錄單元記錄的數據進行顯示,便于用戶查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顯示單元包括:顯示屏和/或指示燈。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能量轉換單元包括:壓電陶瓷。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儲能單元包括:可充放電鋰電池。通過以上技術方案,能夠將根據振動轉化得到的電能進行處理和存儲,使轉化得到電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其中,能量轉換單元可以采用無錫市惠豐電子有限公司的型號為HF-28/2MC的壓電陶瓷晶片,整流單元可以包括整流器和濾波器,整流單元中整流器和再次整流單元可以采用森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型號為JST20B60-BW的整流器,濾波器可以采用上海蘇頓電氣有限公司的型號為NF1-005的濾波器,升壓單元可以采用上海恒慶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的型號為SG-180KVA的升壓變壓器,控制單元可以采用德州儀器的型號為MSP430G2553的單片機,記錄單元中的記錄儀可以采用杭州美控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的型號為RX4000A的記錄儀,傳感器可以是安徽春輝集團的型號為T-05 (SF)的磁電式傳感器,儲能單元可以采用江蘇鋒馳綠色電源有限公司的型號為LR-18650的鋰電池。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發電儲能裝置的框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發電儲能裝置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發電儲能裝置的框圖。如圖1所示,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發電儲能裝置100包括: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102、至少一個整流單元104、匯流單元106和儲能單元108,其中,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104設置于路面之下,連接至相應的整流單元104,用于感應車輛和/或行人通過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將壓力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初始電流,將初始電流傳輸至相應的整流單元104 ;至少一個整流單元104連接至相應的能量轉換單元102和匯流單元106,用于接收來自相應的能量裝換單元102的初始電流,并對初始電流進行整流和濾波得到處理電流,將處理電流傳輸至匯流單元106 ;匯流單元106連接至整流單元104和儲能單元108,用于接收處理電流,并對處理電流進行匯流得到匯總電流,將匯總電流傳輸至儲能單元108 ;儲能單元108用于接收匯總電流,并存儲匯總電流對應的能量。能量轉換單元102可以感應路面上車輛和/或行人通過路面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通過壓電陶瓷將振動能源轉換為交流電,多個能量轉換單元102產生的交流電分別由相應的整流單元104進行整流和濾波處理,得到直流電,每個整流單元104分別將直流電傳輸至匯流單元106進行電流匯總,從而得到可為電氣設備供電的較大的電流,并將匯總電流存儲至儲能單元108,儲能單元108可以連接負載,將存儲的電能提供給負載使用,比如用來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至少一個整流單元、匯流單元和儲能單元,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設置于路面之下,連接至相應的整流單元,用于感應車輛和/或行人通過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將所述壓力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初始電流,將所述初始電流傳輸至所述相應的整流單元;所述至少一個整流單元連接至相應的能量轉換單元和所述匯流單元,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相應的能量裝換單元的初始電流,并對所述初始電流進行整流和濾波得到處理電流,將所述處理電流傳輸至所述匯流單元;所述匯流單元連接至所述整流單元和所述儲能單元,用于接收所述處理電流,并對所述處理電流進行匯流得到匯總電流,將所述匯總電流傳輸至所述儲能單元;所述儲能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匯總電流,并存儲所述匯總電流對應的能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電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至少一個整流單元、匯流單元和儲能單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個能量轉換單元設置于路面之下,連接至相應的整流單元,用于感應車輛和/或行人通過時對路面產生的壓力,并將所述壓力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初始電流,將所述初始電流傳輸至所述相應的整流單元; 所述至少一個整流單元連接至相應的能量轉換單元和所述匯流單元,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相應的能量裝換單元的初始電流,并對所述初始電流進行整流和濾波得到處理電流,將所述處理電流傳輸至所述匯流單元; 所述匯流單元連接至所述整流單元和所述儲能單元,用于接收所述處理電流,并對所述處理電流進行匯流得到匯總電流,將所述匯總電流傳輸至所述儲能單元; 所述儲能單元用于接收所述匯總電流,并存儲所述匯總電流對應的能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單向導通單元,用于防止電流從所述儲能單元流入所述匯流單元; 升壓單元,用于對所述匯總電流進行升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儲能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調整單元,用于根據接收到的充電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興杰,張皓,劉東生,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恩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