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及系統,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所述液晶顯示器上顯示預置的圖像;B、獲取顯示所述預置圖像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亮度,輸出所述亮度隨時間變化的亮度-時間曲線;C、對所述亮度-時間曲線進行矯正以獲取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有利于減少或消除響應時間測量系統因使用不同的實際亮度測量裝置造成測量的響應時間的誤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晶顯示器特性測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它是衡量液晶顯示器性能的重要參數,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器所顯示的圖像、特別是動態圖像的質量。因此,測量響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性能檢測的必需項目。通常來說,對大多數液晶顯示器進行響應時間測量時,測量的是由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所管理的305-1標準規定的響應時間,具體為首先預設兩個不同的灰度級另IJ (以下稱為灰度級別A和灰度級別B),灰度級別的變化對應了液晶顯示器亮度的變化。將響應時間定義為初始亮度與目標亮度差的90%的到達時間。然后,測量當液晶顯示器顯示的圖像從灰度級別A變化到灰度級別B時亮度從10%達到90%所用的上升時間Tr,以及液晶顯示器顯示的圖像從灰度級別B變化到灰度級別A時亮度從90%變化到10%所用的下降時間Tf,并將上升時間Tr和下降時間Tf之和記錄為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目前,行業中常用的測量響應時間的方法一般是通過實際亮度測量裝置(即光學傳感器)采集液晶顯示器上的動態光學信號,并繪制“亮度一時間”曲線即響應時間曲線。從曲線上找到上升沿(10%-90%)的時間和下降沿(90%-10%)的時間作為響應時間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盡管行業內對響應時間有如上明確的定義,但是液晶顯示器行業內相關人員在測量響應時間時所用的實際亮度測量裝置是不盡相同的。CCD (Charge-Coupled Device),Photo Diode、PMT (Photo-multiplier Tube)等不同類型、不同型號的實際亮度測量裝置都有可能使用在響應時間測量系統中。由于各種實際亮度測量裝置存在亮度感應線性度的差異,導致使用不同實際亮度測量裝置的響應時間測量系統所的響應時間會不同,進而造成測量的誤差。如圖5所示,兩條曲線分別為0PT101和S9219兩種類型的光電二極管測得的192-255灰階響應時間波形(歸一化之后)即亮度隨時間變化曲線。由于兩條曲線在圓圈標示處的微小差異,導致測量的響應時間數值相差8ms,這在實際使用中已經屬于較大的誤差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因使用不同種類的實際亮度測量裝置導致響應時間測量系統測得的響應時間產生差異的缺陷,提出了一種可以對不同種類的實際亮度測量裝置的測量數據進行矯正并減小或消除響應時間測量系統因使用不同種類的實際亮度測量裝置而導致的測量的誤差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及系統。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及系統,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控制所述液晶顯示器上顯示預置的圖像;B、獲取顯示所述預置圖像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亮度,輸出所述亮度隨時間變化的亮度-時間曲線;C、對所述亮度-時間曲線進行矯正以獲取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中,所述步驟B包括:獲取由標準亮度測量儀檢測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第一測量亮度值;獲取由實際亮度測量裝置檢測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第二測量亮度值,根據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隨時間的變化輸出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中,所述步驟C包括:Cl、利用所述第一測量亮度值為因變量、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為自變量建立匹配函數,利用所述匹配函數獲取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為矯正后的第二測量亮度值;C2、利用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矯正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以獲取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為矯正后的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中,所述步驟Cl包括以下子步驟:以所述第一測量亮度值為因變量y、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為自變量X,建立所述匹配函數形式y=f (X) =A+Bx+Cx2+Dx3,其中A、B、C、D為常數系數;利用曲線擬合方式計算所述A、B、C、D常數系數值確定所述匹配函數;利用所述匹配函數計算得到與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一一對應的第一測量亮度值集合為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中,所述步驟C2具體為:獲取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將所述矯正后的液晶顯示器亮度值代入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以獲得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根據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一種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系統,包括服務器以及與所述服務器電性連接的標準亮度測量儀、實際亮度測量裝置,所述服務器包括用于控制在所述液晶顯示器上顯示預置圖像的控制模塊;用于獲取顯示所述預置圖像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亮度,輸出所述亮度隨時間變化的亮度-時間曲線的處理模塊;用于對所述亮度-時間曲線進行矯正以獲取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的矯正模塊。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系統中,所述處理模塊還包括:用于獲取由標準亮度測量儀檢測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第一測量亮度值的第一處理模塊;用于獲取由實際亮度測量裝置檢測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第二測量亮度值,根據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隨時間的變化輸出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的第二處理模塊。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系統中,所述矯正模塊還包括:數據運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測量亮度值為因變量與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為自變量建立匹配函數獲取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為矯正后的第二測量亮度值;數據處理模塊,用于利用所述矯正后的液晶顯示器亮度值矯正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以獲取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為矯正后的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系統中,所述數據運算模塊在用于執行根據所述第一測量亮度值為因變量與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為自變量建立匹配函數獲取液晶顯示器亮度值的操作時,執行以下操作:以所述第一測量亮度值為因變量y、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為自變量X,建立所述匹配函數形式y=f (x)=A+Bx+Cx2+Dx3,其中A、B、C、D為常數系數;利用曲線擬合方式計算所述A、B、C、D常數系數值確定所述匹配函數;利用所述匹配函數計算得到與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一一對應的第一測量亮度值集合為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上述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系統中,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在用于執行利用所述矯正后的液晶顯示器亮度值矯正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以獲取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的操作時,執行以下操作:獲取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將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代入所述第二測量亮度值-時間曲線以獲得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根據所述液晶顯示器亮度值-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及系統通過將實際亮度測量裝置的測量數據進行矯正,統一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控制在所述液晶顯示器上顯示預置的圖像;B、獲取顯示所述預置圖像的所述液晶顯示器的亮度,輸出所述亮度隨時間變化的亮度?時間曲線;C、對所述亮度?時間曲線進行矯正以獲取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并根據所述矯正后的亮度?時間曲線計算出所述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戴葉,康志聰,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