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用于快速檢測污水中是否有痢疾桿菌、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存在,鑒別污水是否達到消毒衛生安全,利用培養試驗鑒別細菌的種類和消毒效果。具有以下優點:(1)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所需接種量小,培養時間短,少量細菌即可迅速繁殖,在通常室溫下或37℃培養5-6小時即可觀察結果;(2)不易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3)能破壞標本中存在的殘存消毒劑的抑菌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用于快速檢測污水中是否有痢疾桿菌、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存在,鑒別污水是否達到消毒衛生安全,利用培養試驗鑒別細菌的種類和消毒效果。監督鑒別診斷的關鍵在于準確、快速、簡便。而細菌接種量大小,會直接影響檢測結果。往往需要將樣本通過不同方法進行增菌培養,來進行細菌種類的鑒別,這是目前微生物實驗室最常用的手段。由于目前培養條件的應用范圍所限,供污水痢疾桿菌、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增菌培養的診斷試劑沒有特效的,存在所需接種量大、培養時間長、易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等問題。隨著生物研究的進展,國內外對細菌鑒別的增菌診斷試劑的研究也在不斷的發展中。生物工作者一直希望能有一種能克服上述不足的快速檢驗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使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廢水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技術介紹
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原性細菌,腸道病毒、蠕蟲卵和原蟲四類。具體包括沙門氏菌屬、痢疾桿菌、霍亂弧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傳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基病毒、蛔蟲卵、鉤蟲卵、血吸蟲卵、阿米巴原蟲。我國大多數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細菌總數每毫升達幾百萬至幾千萬個,其中大腸菌群數每毫升污水大多在20萬個以上,腸道致病菌檢出率達30% 100%,食品化妝品企業每天排出成百上千噸廢水,這些廢水如不及時處理,通過市政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后,造成處理后水的質量下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而對于這些最危險的多種疾病的潛在傳染源,只有通過污水處理,從污水中檢驗出,才可被發現和制止。防治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廢水污染是廢水防治的首要目標。具體而言,就是要使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廢水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消毒是用來抵抗各種方法處理后殘留細菌污染物的最后防御手段,氯氧消毒是目前最先進的消毒手段。氧系消毒劑具有殺菌快速、徹底、廣譜等特點。氯系消毒劑是最常用的消毒劑,在防止水傳播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氯投加到不含有機物的純凈水中后,很快就形成冷氯酸,冷氯酸殺滅大腸桿菌只需幾分鐘,但殺滅某些病毒卻要一個小時;如水中存在有機物,氯會與這些物質起反應,除非投氯量大,否則水中不會出現游離氯。消毒劑必須與細菌有效接觸才能殺滅細菌,為了保證最佳效果的殺菌,要有一定的接觸時間,良好的混合是提聞殺菌效率的必要條件之一。氯氧消毒劑兼具各種消毒劑的優點,具有互補和協同作用,其殺菌速度、效率、廣譜性是任何一 種單一型消毒劑所無法比擬的。當混合消毒劑投加到水體中后,強氧化性的C102和03最先發生作用,它們首先和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機物)反應,既消除了處理中可能產生的氯代有機物,又為混合消毒劑高效地發揮殺菌作用掃除了障礙。接觸反應完成以后余氯的存在是影響消毒效果及持續殺菌能力的主要因素。余氯不足達不到預定的消毒目的,余氯量太高,造成消毒劑的浪費。消毒效果的鑒定是檢測消毒后的污水,有無致病性的痢疾桿菌、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存在,而痢疾桿菌、沙門氏桿菌的診斷往往需要3-4天的培養時間,給污水處理工作帶來很大不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克服已有鑒別診斷試劑不足的快速檢驗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與其它同類診斷試劑相比具備下列特點:所需接種量小,少量細菌即可迅速繁殖,在通常室溫下或37°C培養5-6小時即可觀察結果;不易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能破壞標本中存在的抑菌物質,使細菌生長不受抑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要點在于選擇合適的組分,并進行合理混配,經加溫、溶解、混合、冷卻、分裝、高溫滅菌等工藝而成。本專利技術選擇的配方如下(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酵母膏1.0-2.0;甘氨酸1.0-2.0 ;硫代硫酸鈉2.0-3.0 ;胰蛋白胨1.8-2.2 ;枸櫞酸鈉0.4-0.5 ;去氧膽酸鈉0.04-0.06 ;磷酸二氫鉀0.14-0.16 ;磷酸氫二鉀0.38-0.42 ;氯化鈉0.4-0.5 ;葡萄糖0.10-0.12 ;甘露醇0.15-0.25 ;小牛血清0.4-0.5 ;蒸餾水加至100ml。本診斷試劑含有枸櫞酸鈉和去氧膽酸鈉,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變形桿菌,在接種6小時內生長緩慢,而痢疾桿菌可相對地得到增殖.氯化鈉用于調整滲透壓;磷酸二氫鉀用于調節pH。胰蛋白胨、小牛血清、葡萄糖、甘露醇是診斷試劑中的營養和支持成分。甘氨酸、硫代硫酸鈉為中和劑。標本接種后即計算時間,在通常室溫下或37°C培養,均有增菌作用.增菌培養6小時后,即用劃線法移種到腸道選擇性診斷試劑上以分離致病菌。本專利技術產品的制備方法是:I)、將酵母膏、甘 氨酸、硫代硫酸鈉、胰蛋白胨、枸櫞酸鈉、去氧膽酸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氯化鈉、葡萄糖、甘露醇按比例加入蒸餾水中,再加熱溶解,矯正PH至7.0矯正pH至6.8,用濾紙過濾;2)、壓力蒸汽滅菌0.70kgl5分鐘;3)、無菌條件下,加入無菌小牛血清,分裝安培瓶,每瓶約5ml,存于冰箱中備用。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所需接種量小,培養時間短,少量細菌即可迅速繁殖,在通常室溫下或37°C培養5-6小時即可觀察結果;(2)不易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3)能破壞標本中存在的殘存消毒劑的抑菌作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按照下表所列數據(重量百分比% )及其所述步驟進行配置:配方一:酵母膏1.0-2.0;甘氨酸1.0-2.0;硫代硫酸鈉2.0-3.0;胰蛋白胨1.8-2.2;枸櫞酸鈉0.4-0.5;去氧膽酸鈉0.04-0.06;磷酸二氫鉀0.14-0.16;磷酸氫二鉀0.38-0.42;氯化鈉0.4-0.5;葡萄糖0.10-0.12;廿露醇0.15-0.25;小牛血清0.4-0.5;蒸餾水加至100ml。配方二:酵母膏1.0-1.5; H氨酸1.0-1.8;硫代硫酸鈉2.0-2.5;胰蛋白胨1.8-2.0;枸橡酸鈉0.4-0.5;去氧膽酸鈉0.05-0.06;磷酸二氫鉀0.15-0.16;磷酸氫二鉀0.4-0.42;氯化鈉0.4-0.5;葡萄糖0.11-0.12;甘露醇0.2-0.25;小牛血清0.4-0.5;蒸餾水加至100ml。權利要求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配方(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酵母膏1.0-2.0 ;甘氨酸1.0-2.0 ;硫代硫酸鈉2.0-3.0 ;胰蛋白胨1.8-2.2 ;枸櫞酸鈉0.4-0.5 ;去氧膽酸鈉0.04-0.06 ;磷酸二氫鉀0.14-0.16 ;磷酸氫二鉀0.38-0.42 ;氯化鈉0.4-0.5 ;葡萄糖0.10-0.12 ;甘露醇0.15-0.25 ;小牛血清0.4-0.5 ;蒸懼水加至IOOmlo2.—種權利要求1所 述一種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制備工藝: 1)、將酵母膏、甘氨酸、硫代硫酸鈉、胰蛋白胨、枸櫞酸鈉、去氧膽酸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氯化鈉、葡萄糖、甘露醇按比例加入蒸餾水中,再加熱溶解,矯正pH至7.0矯正pH至6.8,用濾紙過濾; 2)、壓力蒸汽滅菌0.70kgl5分鐘; 3)、無菌條件下,加入無菌小牛血清,分裝安培瓶,每瓶約5ml,存于冰箱中備用。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品化妝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品化妝品企業污水中致病菌快檢試劑,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配方(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酵母膏1.0?2.0;甘氨酸1.0?2.0;硫代硫酸鈉2.0?3.0;胰蛋白胨1.8?2.2;枸櫞酸鈉0.4?0.5;去氧膽酸鈉0.04?0.06;磷酸二氫鉀0.14?0.16;磷酸氫二鉀0.38?0.42;氯化鈉0.4?0.5;葡萄糖0.10?0.12;甘露醇0.15?0.25;小牛血清0.4?0.5;蒸餾水加至100ml。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曲劍英,王偉棟,丁宗博,
申請(專利權)人:曲劍英,王偉棟,丁宗博,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