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殼聚糖-坡縷石-聚乙烯醇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制備方法,是以殼聚糖(CS)、聚乙烯醇(PVA)及改性坡縷石(PG)為制膜基材,將殼聚糖用酸溶解,聚乙烯醇用水高溫溶解,對坡縷石進行熱、酸改性后加入到殼聚糖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的混合溶液,再加入交聯(lián)劑反應一定時間后鑄膜,自然風干即得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實驗證明,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制備的三元復合膜對藥物具有良好的緩釋效果。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所用原料均無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制備工藝簡單,易于控制,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殼聚糖的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尤其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傳統(tǒng)的病體給藥方式中,藥物濃度只能維持較短的時間,血液中或是體內(nèi)組織中的藥物濃度上下波動較大,有時超過病體的藥物最高耐受劑量,有時又低于有效劑量,這樣不但起不到應有的療效,而且還可能產(chǎn)生副作用。頻繁的小劑量給藥可以調節(jié)血藥濃度,避免上述現(xiàn)象,但往往使患者難以接受,實施起來有很多困難。因此,制備能夠緩慢釋放藥物成分的緩釋性長效藥品在治療中是非常需要的。由于緩控釋制劑比普通制劑具有減少給藥次數(shù)、提高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小對腸胃的刺激、增強藥物化學穩(wěn)定性等顯著優(yōu)點已被廣泛研究。在緩控釋制劑中,藥物載體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影響藥效的重要因素。載體的成分、組成與結構對藥物的釋放性能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藥物載體是由高分子材料來充當?shù)摹⑺幬锘钚苑肿优c高分子載體以適當?shù)姆绞?氫鍵、離子鍵或絡合形式,主要為前者)結合,置于釋放的環(huán)境中,藥物在人體中通過擴散、滲透等控制方式,以適當?shù)臐舛群统掷m(xù)時間釋放出來,從而達到充分發(fā)揮藥物療效的目的。目前常用的藥物載體有以下幾種,主要包括殼聚糖、海藻酸鈉、環(huán)糊精及其衍生物、絲素蛋白、聚乳酸、聚乙烯醇等高分子材料。然而用以上單一的聚合物作緩釋藥物載體時,總會因為自身的一些缺點而影響了藥物的緩釋效果,進而限制了其在實際當中的應用。因此,對這些載體材料進行一定改性,將會大大提高這些材料的緩釋效果。多元復合緩釋材料是將兩種或多種聚合物使用共聚接枝、化學交聯(lián)或物理共混等方法復合在一起,這樣便能將該幾種聚合物的優(yōu)點都充分發(fā)揮出來,起到互補作用,有效地擴大了聚合物的適用范圍。殼聚糖與聚乙烯醇是常用的制膜材料,但是僅以殼聚糖與聚乙烯醇制得的復合緩釋膜表面積較小,吸附性能較差,釋藥效果相對較差。如果向其中加入坡縷石制成三元復合藥物緩釋材料便可增大其表面積,同時提高其對藥物的緩釋性能。三元復合藥物緩釋材料可以改善一元、二元復合藥物緩釋材料的局限性以拓寬緩釋材料的使用性,因此對三元復合藥物緩釋材料的研究成為必然并且具有很大的前景。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一)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制備:本專利技術,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O將坡縷石(PG)加入到濃度為1.5 2mol/L的鹽酸中,加熱至9(Tl00°C,攪拌回流2(T24 h,抽濾,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研磨,過200目篩后置于馬弗爐中,于30(T35(TC下煅燒3 4 h,得到改性坡縷石; 坡縷石與鹽酸的質量體積比為0.Γ0.2g/mL ; (2)將殼聚糖(CS)在攪拌下充分溶于乳酸溶液中,濾除不溶物,得到殼聚糖溶液; 所述乳酸溶液中,乳酸的體積百分數(shù)為29Γ5% ;殼聚糖與乳酸溶液的質量體積比為0.025^0.03g/mL。(3)將聚乙烯醇( PVA)在8(T90°C下攪拌溶解于蒸餾水中,形成聚乙烯醇溶液;該聚乙烯醇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質量百分數(shù)為2.59Γ3%。(4)將殼聚糖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改性坡縷石,攪拌使其分散均勻; 混合體系中,殼聚糖溶液與聚乙烯醇的質量比為1:0.5 1:1 ;殼聚糖與改性坡縷石的質量比為1:0.5 1:1 ; (5)將藥物溶于無水乙醇中,在攪拌下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靜置至大量氣泡溢出并消失,繼續(xù)攪拌0.5^1 h,得藥物混合液; 藥物與無水乙醇的質量體積比為6.7 10mg/mL (6)在藥物混合液中加入交聯(lián)劑,于25 30°C攪拌3 4h,得藥物鑄膜液;將藥物鑄膜液平鋪于塑料培養(yǎng)皿中,自然風干,即得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交聯(lián)劑為質量百分數(shù)19Γ3%的戊二醛水溶液,交聯(lián)劑的用量為殼聚糖質量的1% 3%。(二)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結構 圖1為本專利技術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表面結構對比圖。圖1結果顯示,添加了坡縷石的CS-PG-PVA Ca)膜表面分布有大量凸起,表面疏松多孔;而未添加坡縷石的CS-PVA (b)膜表面光滑,沒有凸起。圖2為本專利技術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截面結構對比圖。從圖2可以看出,CS-PVA(b)膜的截面致密且均勻,表明殼聚糖與聚乙烯醇在復合膜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CS-PG-PVA Ca)膜的截面有少量的毛細孔,說明坡縷石影響了膜內(nèi)部的結構。(三)三元復合膜的緩釋性能 為了說明本專利技術三元藥物復合膜對藥物的緩釋作用,將制備的三元藥物復合緩釋膜與不加改性坡縷石的殼聚糖-聚乙烯醇膜對藥物伊維菌素的緩釋作用進行對比,觀察二者的緩釋效果,同時研究了改性坡縷石的加入量對膜的緩釋效果的影響。實驗方法:將加入藥物的復合膜投入模擬胃液(pH=l.2)中2 h后再轉移到模擬腸液(pH= 6.8)中(20%乙醇),在溫度為37±0.5°C的條件下恒溫振蕩,并定時取樣補液,測定緩釋時間。圖2為本專利技術復合藥物緩釋膜的緩釋效果對比圖。圖2的結果顯示,本專利技術制備的三元藥物復合膜對藥物伊維菌素具有良好的緩釋效果,而且緩釋時間隨改性坡縷石量的增加而延長。當殼聚糖、聚乙烯醇、坡縷石的質量比為1:1:0.25時,緩釋時間為4.5 h ;當三者的質量比為1:1:0.5時,緩釋時間可達7 h ;當三者的質量比為1:1:1時,緩釋時間可延長至8 h,累積釋放率均可達97%以上。而未加改性坡縷石的殼聚糖-聚乙烯醇膜對伊維菌素的緩釋時間僅3 h,因此,改性坡縷石的加入可有效延長緩釋的效果。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1、以殼聚糖、聚乙烯醇及坡縷石為制膜基材,并通過對坡縷石對進行熱、酸改性,制得的三元復合緩釋膜的表面積明大,并形成大量復雜孔道,從而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制備的三元復合膜對藥物具有良好的緩釋效果,是一種理想的藥物緩釋載體材料;2、所用原料均無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制備工藝簡單,易于控制,有很好的工業(yè)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復合藥物緩釋膜的表面結構對比 圖2為本專利技術復合藥物緩釋膜的截面結構對比 圖3為本專利技術復合藥物緩釋膜的緩釋效果對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制備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1)稱取2.5g殼聚糖(CS)加入到盛放有IOOmL乳酸溶液(2% (v/v))的圓底燒瓶中,置于恒溫攪拌電熱套中,常溫下攪拌約6 h,用真空泵抽濾不溶物,得殼聚糖溶液,待用; (2)稱取2.5g的聚乙烯醇(PVA)加入到盛有IOOmL蒸餾水的圓底燒瓶中,置于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中,升溫至90°C并攪拌約30 min,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聚乙烯醇溶,降溫到7(T75°C保溫,待用; (3)準確稱取藥物伊維菌素lOOmg,用IOml無水乙醇于小燒杯中溶解,在攪拌下加入到鑄膜液中,并用5ml無水乙醇洗滌小燒杯,將洗滌液加入到鑄膜液中,攪拌均勻后靜置至大量氣泡溢出并消失,繼續(xù)攪拌,得藥物鑄膜液; (4)精確量取2.5ml1% (w/w)的交聯(lián)劑戊二醛,在攪拌下緩慢加入到藥物鑄膜液中,攪拌交聯(lián)3 h ;取20ml鑄膜液平鋪于直徑為9cm的塑料培養(yǎng)皿中,放置于黑暗通風處進行自然風干,即得三元復合緩釋藥物膜。該緩釋藥物膜對伊維菌素的累積釋放率為99%,釋放時間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殼聚糖?坡縷石?聚乙烯醇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坡縷石加入到濃度為1.5~2mol/L的鹽酸中,加熱至90~100℃,攪拌回流20~24?h,抽濾,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研磨,過200目篩后置于馬弗爐中,于300~350℃下煅燒3~4?h,得到改性坡縷石;(2)將殼聚糖在攪拌下充分溶于乳酸溶液中,濾除不溶物,得到殼聚糖溶液;(3)將聚乙烯醇在80~90℃下攪拌溶解于蒸餾水中,形成聚乙烯醇溶液;(4)將殼聚糖溶液與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改性坡縷石,攪拌使其分散均勻;(5)將藥物溶于無水乙醇中,在攪拌下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攪拌均勻后靜置至大量氣泡溢出并消失,繼續(xù)攪拌0.5~1h,得藥物混合液;(6)在藥物混合液中加入交聯(lián)劑,于25~30℃攪拌3~4h,得藥物鑄膜液;將藥物鑄膜液平鋪于塑料培養(yǎng)皿中,自然風干,即得三元復合藥物緩釋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査飛,王蕊,李劍勇,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師范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