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納米團簇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納米團簇的制備方法包括:將配位化合物和式I配體所示化合物混勻進行烯烴復分解反應,反應完畢得到所述納米團簇,且納米團簇的發光波長可隨表面官能團比例的不同而調節。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上述納米團簇在檢測三價鐵離子中的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納米團簇能夠實現三價鐵離子的高選擇性、高靈敏度檢測,為構建一種高選擇性、高靈敏度檢測三價鐵離子的熒光化學傳感器提供了可能;且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銥納米團簇不僅能對細胞內源性Fe3+成像,也能對外源性Fe3+進行檢測,有望用于生理、病理過程中Fe3+的檢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納米團簇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介紹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多種形式在體內保持著動態平衡,是幾乎所有生物細胞正常生長所必需的金屬元素。鐵在人體內主要以血紅蛋白的形式存在于循環的紅細胞內并參與血紅蛋白、細胞色素及各種酶的合成,為維持人體內新陳代謝的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鐵離子含量過低或過高均會引起一系列病變,當鐵離子缺乏時,會導致氧的運輸和儲存、二氧化碳的運輸和釋放、電子傳遞、氧化還原等諸多代謝紊亂,并損害機體免疫機制,從而產生許多生理、病理變化;當鐵離子過量時,容易導致肝細胞被病毒感染,機體氧化和抗氧化系統失衡,直接損傷DNA誘發突變,引發癌癥。因此,隨著科學的發展,生物和醫學領域都迫切需要發展對鐵離子具有高度選擇性的光學探針。然而,迄今為止,仍然缺乏能夠高度選擇性識別具有特定氧化態的鐵離子的、并且可在實際生物體系中應用的水溶性探針。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團簇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制備配位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金屬鹽與醋酸鈉于溶劑中進行還原反應,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再加入十二炔的有機溶液攪拌進行配體置換反應,收集所得黑色粉末即為所述配位化合物。上述方法中,所述金屬鹽選自三水合三氯化銥、三氯化釕和三氯化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鹽與醋酸鈉和十二炔的投料摩爾比為1: (8-20): (2-4),具體為I: 10: 3 ;所述還原反應步驟中,溫度為160_170°C,具體為165°C,時間為1_2小時,具體為I小時;所述溶劑選自1,2_丙二醇和1,3_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十二炔的有機溶液中,有機溶劑選自甲苯和四氫呋喃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配體置換反應步驟中,溫度為室溫,時間為15-30小時,具體為24小時。該方法所得配位化合物(也即十二炔dodecyne保護的納米粒子,簡稱MD),由作為中心原子的M和作為配體的十二炔分子之間通過M-C = CU鍵連接形成;所述中心原子與配體的摩爾比為1: 2-4;所述M選自Ir、Ru和Rh中的至少一種。具體的,所述中心原子與配體的摩爾比為1: 3; 該配位化合物的結構示意如下:權利要求1.一種制備配位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金屬鹽與醋酸鈉在溶劑中進行還原反應,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再加入十二炔的有機溶液攪拌進行配體置換反應,反應完畢收集所得黑色粉末即為所述配位化合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鹽選自三水合三氯化銥、三氯化釕和三氯化銠中的至少一種;或, 所述金屬鹽與醋酸鈉和十二炔的投料摩爾比為1: (8-20): (2-4),具體為1: 10: 3 ;或, 所述還原反應步驟中,溫度為160-170°C,具體為165°C,時間為1_2小時,具體為I小時;或, 所述溶劑選自I,2-丙二醇和I,3-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或, 所述十二炔的有機溶液中,有機溶劑選自甲苯和四氫呋喃中的至少一種;或, 所述配體置換反應反應步驟中,溫度為室溫,時間為15-30小時,具體為24小時。3.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配位化合物。4.式I所示化合物,5.一種制備權利要求4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氮氣保護條件下,將4-氯甲基苯乙烯和2-(2-吡啶甲基)胺及三乙胺于有機溶劑中混勻進行親核反應,反應完畢得到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氯甲基苯乙烯和2(2-吡啶甲基)胺及三乙胺的投料摩爾比為(6-10): (4-6): (30-50),具體為8: 5: 40 ;或, 所述有機溶劑選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氫呋喃和乙腈中的至少一種;或, 所述親核反應步驟中,溫度為室溫,時間為6-10小時,具體為8小時。7.一種制備納米團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權利要求3所述配位化合物和權利要求4所述式I化合物混勻進行烯烴復分解反應,反應完畢得到所述納米團簇。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權利要求3所述配位化合物和權利要求4所述式I化合物的投料質量比為1: (1 10),具體為1: 6;或, 所述烯烴復分解反應步驟中,溫度為室溫,時間為2 4天,具體為3天。9.權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納米團簇; 含有所述納米團簇的納米探針。10.權利要求9所述納米團簇或所述納米探針在檢測三價鐵離子中的應用;或,所述檢測為在三價鐵離子的水溶液中進行。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納米團簇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納米團簇的制備方法包括將配位化合物和式I配體所示化合物混勻進行烯烴復分解反應,反應完畢得到所述納米團簇,且納米團簇的發光波長可隨表面官能團比例的不同而調節。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上述納米團簇在檢測三價鐵離子中的應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納米團簇能夠實現三價鐵離子的高選擇性、高靈敏度檢測,為構建一種高選擇性、高靈敏度檢測三價鐵離子的熒光化學傳感器提供了可能;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銥納米團簇不僅能對細胞內源性Fe3+成像,也能對外源性Fe3+進行檢測,有望用于生理、病理過程中Fe3+的檢測。文檔編號C07F15/00GK103193826SQ201310128428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5日專利技術者毛蘭群, 楊麗芬, 姜琴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備配位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金屬鹽與醋酸鈉在溶劑中進行還原反應,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再加入十二炔的有機溶液攪拌進行配體置換反應,反應完畢收集所得黑色粉末即為所述配位化合物。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蘭群,楊麗芬,姜琴,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