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包括軸桿,所述的軸桿從左至右依次為螺紋段、平滑段和臺階段以及過渡段,臺階段外表面上環形設有限位環形凹槽,過渡段的端部上開設有環形卡槽,螺紋段與平滑段之間設有退刀槽,退刀槽為傾斜面,傾斜面與螺紋段之間的夾角為120~135°。所述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采用此種設計的轉軸,其強度高,能夠承受較大的扭矩,提高了高功率電機結構的穩定性,并且提高了裝配效率,該轉軸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加工性好,可靠性高。(*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行業的領域,尤其是一種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
技術介紹
轉軸是鏈接產品零部主件必須用到的、用于轉動工作中既承受彎矩又承受扭矩的軸稱為轉軸,在小型、微型機電產品的壓裝過程中,通常使用工裝將轉子等組件壓入轉軸中,但由于壓入工裝自身沒有設置限位機構,不具有定位功能,所以常常導致轉子組件在壓入行進過程中“跑偏”,即轉子組件偏離設計尺寸,致使轉子組件的安裝不符合裝配尺寸,影響后期總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其設計結構合理、裝配方便并且增強了轉軸的強度和剛性。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包括軸桿,所述的軸桿從左至右依次為螺紋段、平滑段和臺階段以及過渡段,所述的臺階段外表面上環形設有限位環形凹槽,過渡段的端部上開設有環形卡槽,所述的螺紋段與平滑段之間設有退刀槽,退刀槽為傾斜面,傾斜面與螺紋段之間的夾角為120 135°。所述的傾斜面與螺紋段之間的夾角為125°。為了能夠增加轉軸的強度,所述的平滑段上圓周分布有至少兩條加強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采用此種設計的轉軸,其強度聞,能夠承受:較大的扭矩,提聞了聞功率電機結構的穩定性,并且提聞了裝配效率,該轉軸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加工性好,可靠性高。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分述如下:1、螺紋段,2、平滑段,3、臺階段,4、過渡段,5、限位環形凹槽,6、環形卡槽,7、退刀槽,8、加強筋。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所示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包括軸桿,軸桿從左至右依次為螺紋段1、平滑段2和臺階段3以及過渡段4,螺紋段I與平滑段2之間設有退刀槽7,退刀槽7為傾斜面,傾斜面與螺紋段I之間的夾角為125°,在平滑段2上圓周分布有至少兩條加強筋8,臺階段3外表面上環形設有限位環形凹槽5,過渡段4的端部上開設有環形卡槽6。本技術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摒棄了原有傳統轉軸的光桿結構,將傳統的光桿設計能多段式結構,并且開設了限位環形凹槽5,在裝配此轉軸式,可以方便轉軸定位,避免出現裝配錯誤的現象,定位更加精確,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返工現象。以上述依據本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包括軸桿,其特征是:所述的軸桿從左至右依次是螺紋段(I)、平滑段(2)和臺階段(3)以及過渡段(4),所述的臺階段(3)外表面上環形設有限位環形凹槽(5),過渡段(4)的端部上開設有環形卡槽(6),所述的螺紋段(I)與平滑段(2)之間設有退刀槽(7),退刀槽(7)是傾斜面,傾斜面與螺紋段(I)之間的夾角是120 13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其特征是:所述的傾斜面與螺紋段(I)之間的夾角是12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其特征是:所述的平滑段(2)上圓周分布有至少兩條加強筋(8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包括軸桿,所述的軸桿從左至右依次為螺紋段、平滑段和臺階段以及過渡段,臺階段外表面上環形設有限位環形凹槽,過渡段的端部上開設有環形卡槽,螺紋段與平滑段之間設有退刀槽,退刀槽為傾斜面,傾斜面與螺紋段之間的夾角為120~135°。所述的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采用此種設計的轉軸,其強度高,能夠承受較大的扭矩,提高了高功率電機結構的穩定性,并且提高了裝配效率,該轉軸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加工性好,可靠性高。文檔編號F16C3/02GK203035732SQ20132002530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專利技術者劉亮 申請人:劉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機專用臺階式轉軸,包括軸桿,其特征是:所述的軸桿從左至右依次是螺紋段(1)、平滑段(2)和臺階段(3)以及過渡段(4),所述的臺階段(3)外表面上環形設有限位環形凹槽(5),過渡段(4)的端部上開設有環形卡槽(6),所述的螺紋段(1)與平滑段(2)之間設有退刀槽(7),退刀槽(7)是傾斜面,傾斜面與螺紋段(1)之間的夾角是120~13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亮,
申請(專利權)人:劉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