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罐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其結構包括罐車本體、罐體、爬梯裝置、聯動裝置、鎖定裝置和可收合展開的護欄裝置;所述護欄裝置設于所述罐體罐頂,所述爬梯裝置分為固定設置的固定爬梯和可轉動設置的活動爬梯,所述活動爬梯可收合展開并由所述鎖定裝置進行鎖定,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當所述活動爬梯展開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展開;當所述活動爬梯收合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收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消除工作人員需要踩踏罐車的其他零部件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避免了工作人員需要到罐頂之后再進行人工展開護欄裝置,極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員作業的危險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罐車
,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
技術介紹
罐車是車體呈罐形的運輸車輛,可以用來裝運各種液體、液化氣體和粉末狀貨物坐寸ο現有技術中罐車的罐體爬梯采用金屬管焊接固定于罐體的外表面,而罐體離地面的高度較大,導致作業人員需要爬上爬梯時,往往需要借助保險桿或者是底盤等其他罐車上的零部件,這樣容易對工作人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現有技術中的護欄的展開需要工作人員爬到罐頂之后,通過手動方式對護欄進行展開,在罐頂地方較為狹窄的地方,對護欄進行展開作業,也極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安全可靠、能極大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危險性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提供了一種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包括罐車本體、罐體和爬梯裝置,所述爬梯裝置設于所述罐體一側,還包括聯動裝置、鎖定裝置和可收合展開的護欄裝置,所述護欄裝置設于所述罐體罐頂,所述爬梯裝置分為固定設置的固定爬梯和可轉動設置的活動爬梯,所述活動爬梯可收合展開并由所述鎖定裝置進行鎖定,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當所述活動爬梯展開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展開;當所述活動爬梯收合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收合。其中,所述固定爬梯一端固定于所述罐車本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罐體。其中,所述固定爬梯與所述罐體連接的一端設置為鉤狀。其中,所述爬梯裝置包括豎桿和橫桿,所述豎桿與所述橫桿鉸接,所述豎桿可轉動連接與所述罐體。其中,所述聯動裝置包括第一聯動桿和第二聯動桿,所述第一聯動桿和所述第二聯動桿鉸接,所述活動爬梯與所述聯動裝置連接的一端鉤狀設置,所述第一聯動桿鉸接于所述活動爬梯的鉤端。其中,所述第二聯動桿為彎折設置,且所述第二聯動桿的兩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爬梯裝置的豎桿。其中,所述第二聯動桿和所述第一聯動桿間還設置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與所述第二聯動桿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板與所述第一聯動桿鉸接。其中,所述鎖定裝置為箱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增設有活動爬梯,使得工作人員可以從活動爬梯爬到固定爬梯,消除工作人員需要踩踏罐車的其他零部件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當活動爬梯展開供工作人員爬到罐頂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護欄裝置也展開,避免了工作人員需要到罐頂之后再進行人工展開護欄裝置,極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員作業的危險性。附圖說明利用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的活動爬梯展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的活動爬梯收合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罐車本體、2-罐體、31-固定爬梯、32-活動爬梯、41-豎桿、42-橫桿、51-第一聯動桿、52-第二聯動桿、53- 二角板、6-鎖定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包括罐車本體1、罐體2、爬梯裝置、聯動裝置、鎖定裝置6和可收合展開的護欄裝置,所述爬梯裝置設于所述罐體2 —側,所述護欄裝置設于所述罐體2罐頂,所述爬梯裝置分為固定設置的固定爬梯31和可轉動設置的活動爬梯32,所述活動爬梯32可收合展開并由所述鎖定裝置6進行鎖定。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32:當所述活動爬梯32展開時,所述活動爬梯32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展開;當所述活動爬梯32收合時,所述活動爬梯32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收合。本技術通過增設有活動爬梯32,使得工作人員可以從活動爬梯32爬到固定爬梯31,消除工作人員需要踩踏罐車的其他零部件而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32,當所述活動爬梯32展開供工作人員爬到罐頂時,所述活動爬梯32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展開,避免了工作人員需要到罐頂之后再進行人工展開護欄裝置,極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員作業的危險性。具體地,所述聯動裝置包括第一聯動桿51和第二聯動桿52,所述第一聯動桿51和所述第二聯動桿52鉸接,所述活動爬梯32與所述聯動裝置連接的一端鉤狀設置,所述第一聯動桿51鉸接于所述活動爬梯32的鉤端,所述爬梯裝置包括豎桿41和橫桿42,所述豎桿41與所述橫桿42鉸接,所述豎桿41可轉動連接與所述罐體2。所述第二聯動桿52為彎折設置,且所述第二聯動桿52的兩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爬梯裝置的豎桿41,所述第二聯動桿52和所述第一聯動桿51間還設置有三角板53,所述三角板53與所述第二聯動桿52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板53與所述第一聯動桿51鉸接。當工作人員要進行工作時,所述活動爬梯32展開,即所述活動爬梯32的一端展開至平地供工作人員使用,所述活動爬梯32帶動所述第一聯動桿51,而所述第一聯動桿51則通過所述第二聯動桿52驅動所述豎桿41豎立起來,完成一次所述活動爬梯32與所述護欄裝置的展開聯動。當工作人員要工作結束后,所述活動爬梯32收合,即所述活動爬梯32的一端收合靠近至所述固定爬梯31,并由鎖定裝置6為箱扣的鎖定,所述活動爬梯32同樣地帶動所述第一聯動桿51,而所述第一聯動桿51則通過所述第二聯動桿52驅動所述豎桿41水平放置,使所述橫桿42貼近所述罐頂,保護設于罐體2罐頂的罐口,同時也可節約罐車在豎直方向上空間的占用。所述固定爬梯31 —端固定于所述罐車本體1,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罐體2,所述固定爬梯與所述罐體2連接的一端設置為鉤狀,采用鉤狀設置可以更好地固定于所述罐體2。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權利要求1.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包括罐車本體、罐體和爬梯裝置,所述爬梯裝置設于所述罐體一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聯動裝置、鎖定裝置和可收合展開的護欄裝置,所述護欄裝置設于所述罐體罐頂, 所述爬梯裝置分為固定設置的固定爬梯和可轉動設置的活動爬梯,所述活動爬梯可收合展開并由所述鎖定裝置進行鎖定, 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當所述活動爬梯展開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展開;當所述活動爬梯收合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收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爬梯一端固定于所述罐車本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罐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爬梯與所述罐體連接的一端設置為鉤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裝置包括豎桿和橫桿,所述豎桿與所述橫桿鉸接,所述豎桿可轉動連接于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罐體爬梯和罐頂護欄的罐車,包括罐車本體、罐體和爬梯裝置,所述爬梯裝置設于所述罐體一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聯動裝置、鎖定裝置和可收合展開的護欄裝置,所述護欄裝置設于所述罐體罐頂,所述爬梯裝置分為固定設置的固定爬梯和可轉動設置的活動爬梯,所述活動爬梯可收合展開并由所述鎖定裝置進行鎖定,所述聯動裝置聯動所述護欄裝置和所述活動爬梯:當所述活動爬梯展開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展開;當所述活動爬梯收合時,所述活動爬梯通過所述聯動裝置驅動所述護欄裝置收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新君,謝忠輝,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永強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