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它包括配料裝置(1),所述配料裝置(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配料裝置(1)的出料口與第一輸送絞龍(2)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絞龍(2)的上端分別與若干儲料倉(3)的進口連接;在所述儲料倉(3)底部的出口處與第二輸送絞龍(4)的下端連接;所述第第二輸送絞龍(4)的上端與混合倉(5)的進口連接;所述混合倉(5)底部的出口處設有攪拌裝置(6);所述攪拌裝置(6)的出口通過輸送管道(7)與行走式注漿機上的儲料罐(8)連接,所述儲料罐(8)還與所述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連接,所述注漿泵(9)通過注漿槍(10)將混料澆注至復合板成型機(11)內;采用上述結構,實現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自動化水平高的效果。(*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用保溫板生產線,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上使用的復合墻板機大都采用立式成型機,其存在生產技術落后,且生產成本高,產量小效率低,自動化水平低,嚴重影響了保溫板行業的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自動化水平高的復合墻板生產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料裝置1,所述配料裝置I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配料裝置I的出料口與第一輸送絞龍2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絞龍2的上端分別與若干儲料倉3的進口連接;在所述儲料倉3底部的出口處與第二輸送絞龍4的下端連接;所述第二輸送絞龍4的上端與混合倉5的進口連接;所述混合倉5底部的出口處設有攪拌裝置6 ;所述攪拌裝置6的出口通過輸送管道7與行走式注漿機上的儲料罐8連接,所述儲料罐8還與所述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連接,所述注漿泵9通過注漿槍10將混料澆注至復合板成型機11內。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每個儲料倉3的管壁上分別設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分別通過計算機控制。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行走式注漿機的底部設有鋼軌,所述鋼軌與設置在所述行走式注漿機兩側的車輪匹配運行。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配料裝置I將各混料通過配料裝置I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送至第一輸送絞龍2,第一輸送絞龍2將各配料輸送至下游的若干儲料倉3,然后再將儲料倉3內混料通過計算機計量控制送至第二輸送絞龍4,第二輸送絞龍4將混料輸送至下游的混合倉5內,通過混合倉5將混料送至攪拌裝置6內進行攪拌,將攪拌后的混料通過輸送管道7送至行走式注漿機的儲料罐8內,再通過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的注漿槍10將混合好的混料注入復合板成型機11 ;實現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自動化水平高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配料裝置,2、第一輸送絞龍,3、儲料倉,4、第二輸送絞龍,5、混合倉,6、攪拌裝置,7、輸送管道,8、儲料罐,9、注漿泵,IO、注漿槍,11、復合板成型機。具體實施方式根據圖1所示,本技術涉及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它包括配料裝置1,所述配料裝置I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配料裝置I的出料口與第一輸送絞龍2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絞龍2的上端分別與若干儲料倉3的進口連接,所述每個儲料倉3的管壁上分別設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分別通過計算機控制,在所述儲料倉3底部的出口處與第二輸送絞龍4的下端連接;所述第二輸送絞龍4的上端與混合倉5的進口連接;所述混合倉5底部的出口處設有攪拌裝置6 ;所述攪拌裝置6的出口通過輸送管道7與行走式注漿機上的儲料罐8連接,所述儲料罐8還與所述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連接,所述注漿泵9通過注漿槍10將混料澆注至復合板成型機11內;另外,在所述行走式注漿機的底部設有鋼軌,所述鋼軌與設置在所述行走式注漿機兩側的車輪匹配運行;使用時,通過配料裝置I將各混料通過配料裝置I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送至第一輸送絞龍2,第一輸送絞龍2將各配料輸送至下游的若干儲料倉3,然后再將儲料倉3內混料通過計算機計量控制送至第二輸送絞龍4,第二輸送絞龍4將混料輸送至下游的混合倉5內,通過混合倉5將混料送至攪拌裝置6內進行攪拌,將攪拌后的混料通過輸送管道7送至行走式注漿機的儲料罐8內,再通過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的注漿槍10將混合好的混料注入復合板成型機11 ;實現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自動化水平高的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料裝置(1),所述配料裝置(I)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配料裝置(I)的出料口與第一輸送絞龍(2 )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絞龍(2)的上端分別與若干儲料倉(3)的進口連接;在所述儲料倉(3)底部的出口處與第二輸送絞龍(4)的下端連接;所述第第二輸送絞龍(4)的上端與混合倉(5)的進口連接;所述混合倉(5 )底部的出口處設有攪拌裝置(6 );所述攪拌裝置(6 )的出口通過輸送管道(7 )與行走式注漿機上的儲料罐(8)連接,所述儲料罐(8)還與所述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連接,所述注漿泵(9)通過注漿槍(10)將混料澆注至復合板成型機(11)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墻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儲料倉(3)的管壁上分別設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分別通過計算機控制。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墻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走式注漿機的底部設有鋼軌,所述鋼軌與設置在所述行走式注漿機兩側的車輪匹配運行。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它包括配料裝置(1),所述配料裝置(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配料裝置(1)的出料口與第一輸送絞龍(2)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絞龍(2)的上端分別與若干儲料倉(3)的進口連接;在所述儲料倉(3)底部的出口處與第二輸送絞龍(4)的下端連接;所述第第二輸送絞龍(4)的上端與混合倉(5)的進口連接;所述混合倉(5)底部的出口處設有攪拌裝置(6);所述攪拌裝置(6)的出口通過輸送管道(7)與行走式注漿機上的儲料罐(8)連接,所述儲料罐(8)還與所述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連接,所述注漿泵(9)通過注漿槍(10)將混料澆注至復合板成型機(11)內;采用上述結構,實現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自動化水平高的效果。文檔編號B28B15/00GK203031750SQ20132001268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專利技術者劉洪彬 申請人:劉洪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墻板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料裝置(1),所述配料裝置(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配料裝置(1)的出料口與第一輸送絞龍(2)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絞龍(2)的上端分別與若干儲料倉(3)的進口連接;在所述儲料倉(3)底部的出口處與第二輸送絞龍(4)的下端連接;所述第第二輸送絞龍(4)的上端與混合倉(5)的進口連接;所述混合倉(5)底部的出口處設有攪拌裝置(6);所述攪拌裝置(6)的出口通過輸送管道(7)與行走式注漿機上的儲料罐(8)連接,所述儲料罐(8)還與所述行走式注漿機上的注漿泵(9)連接,所述注漿泵(9)通過注漿槍(10)將混料澆注至復合板成型機(11)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洪彬,
申請(專利權)人:劉洪彬,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