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星輪片加工裝置,包括立式加工中心,所述立式加工中心具有可前、后、左、右滑動的工作臺以及帶有銑刀的主軸,所述工作臺兩側分別設有尾座與分度盤,還包括一個用于安裝星輪片毛胚的凹形擺架,所述擺架兩側均連接有轉軸,兩所述轉軸的軸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其中一所述轉軸與所述尾座連接固定,另一所述轉軸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且由所述分度盤帶動轉動,所述星輪片毛胚其中一齒的一側邊位于所述軸線上。這種加工裝置是在通用加工中心加設一個擺架,沒有使用專用機床,只是在傳統加工中心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大大降低成本,減少了機床制作時間,而且不用承擔專用機床研發風險,同時加工中心還可以另作他用,避免資源的浪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零部件的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星輪片的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星輪片在壓縮機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件,但是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特別是對其各齒兩邊曲面的加工,比較復雜。當前大多數的生產商在需要加工星輪片各齒兩邊曲面時都是自己設計或委托有能力制作機床的公司制作專用機床來完成加工,但是這種專用機床的制作周期長,成本高,加工單一,不能另作他用,而且專用機床的開發風險也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方便、低成本的星輪片加工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星輪片加工裝置,包括立式加工中心,所述立式加工中心具有可前、后、左、右滑動的工作臺以及帶有銑刀的主軸,所述工作臺兩側分別設有尾座與分度盤,還包括一個用于安裝星輪片毛胚的凹形擺架,所述擺架兩側均連接有轉軸,兩所述轉軸的軸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其中一所述轉軸與所述尾座連接固定,另一所述轉軸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且由所述分度盤帶動轉動,所述星輪片毛胚其中一齒的一側邊位于所述軸線上。進一步地,所述擺架的底端設有可前后滑動且可轉動的轉盤,所述星輪片毛胚固定于所述轉盤上。更進一步地,所述擺架的底端設有導軌,所述轉盤下表面設有底面為圓形的連接件,且所述連接件固定于所述導軌內。具體地,所述導軌為燕尾導軌。進一步地,所述轉盤為牙盤,且所述牙盤的牙數與所述星輪片毛胚的齒數相等。進一步地,所述擺架包括兩分別固定在兩所述轉軸上的拉板以及連接兩所述拉板的水平板,所述轉盤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上。具體地,所述星輪片毛胚具有11個齒。本技術具有下列技術效果:本技術在通用的立式加工中心上設有在轉軸帶動下可擺動的擺架,并將星輪片毛胚水平固定在擺架上且星輪片毛胚一齒的一側邊與轉軸的軸線齊平,調節立式加工中心的銑刀使其與星輪片的該側邊相切,在轉動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軸后,工作臺左右方向上與轉軸聯動,銑刀即可對星輪片毛胚的該側邊加工出兩個曲面,調整星輪片毛胚的位置使其另一齒的一側邊與轉軸的軸線齊平,依次加工各齒的一側邊,調整工作臺前后方向用銑刀依次加工各齒的另一側邊,即可加工出星輪片的各加工面。對于這種星輪片的加工方式,只需在通用的立式加工中心加設擺架,不再需要設計專用機床,減少了整個加工成本,而且也縮短了加工周期,在加工完成后立式加工中心還可以拆卸擺架進行其他產品的加工,不 會浪費資源,同時還不用承擔研發專用機床的風險。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中銑刀與軸線A相切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參見圖1和圖2,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星輪片加工裝置,包括一個通用的立式加工中心100,立式加工中心100具有一個可前、后、左、右滑動的工作臺110,在工作臺110兩側分別設有尾座120和分度盤130,加工裝置還包括一個用于安裝星輪片毛胚200的凹形擺架300,在擺架300的兩側均分別設有一個轉軸140,兩轉軸140的軸線A在同一條直線上,兩轉軸140其中一軸與尾座120連接,另一軸與分度盤130連接,且分度盤130通過轉軸140帶動擺架300繞軸線A轉動,且星輪片毛胚200 —齒210的一側邊211也位于軸線A上。立式加工中心100還具有一個帶有銑刀151的主軸150,在前后方向上調節工作臺110,同時調節立式加工中心100的主軸150,使得主軸150上安裝的銑刀151 —邊與轉軸140的軸線A相切且緊靠星輪片毛胚200 —齒210的一側邊211。在啟動立式加工中心100的系統后,主軸150帶動銑刀151轉動,同時工作臺110在左右方向上與轉軸140聯動,轉軸140帶動擺架300繞星輪片毛胚200的側邊211來回擺動,則銑刀151即可對星輪片毛胚200的側邊211加工出兩個曲面。調整星輪片毛胚200的位置,使其另一齒210的側邊211位于轉軸140的軸線A上,并對其加工,依次調整并加工11齒210的側邊A ;然后調節工作臺110的前后方向,使星輪片毛胚200 —齒210的另一側邊212位于轉軸140的軸線A上并對其加工,依次調整并加工11齒210的另一側邊212,即可加工出星輪片成品。對于這種星輪片的加工方式,只需在通用的立式加工中心100上加設一個擺架300,不需要設計專用機床,不用承擔研發風險,也減少了研發時間,同時對星輪片毛胚200的加工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加工完的立式加工中心100還可以拆卸擺架進行其他產品的加工,不會資源造成浪費。進一步地,在擺架300的底部上設有一個可沿前后方向滑動且可轉動的轉盤310,星輪片毛胚200通過一夾具320固定在轉盤310上。轉盤310可在前后方向滑動可以在加工前方便調節星輪片毛胚200,使其一側邊211位于轉軸140的軸線A上;而在加工完星輪片毛胚200的一側邊211后,則可以轉動轉盤310使得星輪片毛胚200另外的側邊212位于轉軸140的軸線A上,依次通過銑刀151加工出星輪片毛胚200各齒210的曲面。再次參見圖1,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優化方案,在擺架300的底端沿前后方向設有一個導軌330,轉盤310的下表面設有一個底面為圓形的連接件311,連接件311置于導軌330內,這樣就可以方便轉盤310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動,同時還可以對轉盤310進行轉動。當然導軌330可以設為燕尾導軌,也可以是中間為圓弧形的直導軌。轉盤310可以設為牙盤,且牙盤的牙數與星輪片毛胚200的齒數相等,這樣在加工下一個齒210時只需轉動牙盤一個牙,利于調節星輪片毛胚200,當然還可以為其他可以方便轉動調節星輪片毛胚200的轉盤310。進一步地,擺架300包括分別固定在兩轉軸130上的兩拉板340以及連接兩拉板340的水平板350,且轉盤310固定在水平板350上。通過兩拉板340帶動水平板350上的轉盤310以及星輪片毛胚200擺動。具體地,星輪片毛胚200具有11個齒210。星輪片加工裝置依次加工星輪片毛胚200的11個齒210。進一步地采用上述星輪片加工裝置的星輪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將星輪片毛胚200裝夾到擺架300上;(2)將轉盤310沿前后方向上滑動,使星輪片毛胚200—齒210的一側邊211與轉軸130的軸線A對齊;(3)將工作臺110沿前后方向上滑動,使立式加工中心100的銑刀151 —側與轉軸130的軸線A相切且與星輪片毛胚200相抵;(4)啟動操作系統,立式加工中心100的主軸150帶動銑刀151轉動;(5)工作臺110左右方向與轉軸130 —起聯動對星輪片毛胚200 —側邊211進行加工,加工完成后主軸150停轉,轉動所述擺架300的轉盤310使星輪片毛胚200下一齒210的一側邊211位于軸線A上;(6)依次重復操作(4)和(5),直至星輪片毛胚200的一側邊211全部加工完成,主軸150停轉;(7)將轉盤310沿前后方向滑動,使星輪片毛胚200的另一側212邊與轉軸130的軸線A對齊;(8)將工作臺110沿前后方向上滑動,使銑刀151的一側與轉軸13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星輪片加工裝置,包括立式加工中心,所述立式加工中心具有可前、后、左、右滑動的工作臺以及帶有銑刀的主軸,所述工作臺兩側分別設有尾座與分度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用于安裝星輪片毛胚的凹形擺架,所述擺架兩側均連接有轉軸,兩所述轉軸的軸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其中一所述轉軸與所述尾座連接固定,另一所述轉軸固定在所述分度盤上,且由所述分度盤帶動轉動,所述星輪片毛胚其中一齒的一側邊位于所述軸線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樊新華,劉建鵬,張衛,居鵬飛,柳峰,侍安進,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振華亞普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貴州中電振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