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建材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墊升降調節裝置。該裝置包括蝸輪箱、調節蝸輪箱升降的聯軸結構和手輪,蝸輪箱與上方的磨墊固接,聯軸結構與手輪固接,其中,所述的聯軸結構包括第一聯軸和第二聯軸,分別對應一個蝸輪箱,所述的第一聯軸包括一內六角軸,第二聯軸包括一外六角軸;外六角軸伸入內六角軸內對接并周向定位,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連成一體;當外六角軸與內六角軸脫開,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分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第一、第二聯軸可合可分的結構形式,合為一體,手輪帶動二聯軸轉動并使兩個蝸輪箱同步升降;當兩個蝸輪箱水平方向有誤差時,只需向外拉手輪,使二聯軸脫開,就能單獨調節每個蝸輪箱的升降,操作十分方便。(*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材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墊升降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請參閱圖1為改進前磨墊升降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示,磨墊升降調節裝置由蝸桿軸1003、 1007與軸1002、 1005連接固接成一剛 性聯軸,通過轉動手輪IOOI,兩個蝸輪箱1004、 1006在聯軸的作用 下同時進行上下運動,從而帶動上方固接的磨墊1008實現磨墊1008 的升降。這種結構所導致的缺陷是,由于制造安裝等原因,難以保證 兩個蝸輪箱在水平方向上沒有誤差且該誤差無法調節,可以想到的方 法是將固接成一體的剛性聯軸截斷,進行對某一蝸輪箱的調節,此法 難度大且安全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同時操作兩 個蝸輪箱升降,又可進行單獨水平調節的磨墊升降調節裝置。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磨墊升 降調節裝置,包括蝸輪箱、調節蝸輪箱升降的聯軸結構和手輪,蝸輪 箱與上方的磨墊固接,聯軸結構與手輪固接,所述的聯軸結構包括第 一聯軸和第二聯軸,分別對應一個蝸輪箱,所述的第一聯軸包括一由 手輪帶動的內六角軸,第二聯軸包括一外六角軸,外六角軸伸入內六3角軸內對接并周向定位,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連成一體;當外六角軸 與內六角軸脫開,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分離。為了使外六角軸伸入內六角軸內對接時,結構穩定,在所述的內 六角軸外側套設有一彈簧,當轉動手輪向前推頂蝸桿軸時,彈簧受壓, 彈簧抵推內六角軸與外六角軸對接。本技術的原理是第一聯軸和第二聯軸之間通過內、外六角配合形成一體,轉動手 輪,第一聯軸及第二聯軸同步旋轉,實現兩個蝸輪箱上下同步運動, 從而實現磨墊的平穩升降;當磨墊的水平有誤差時,向外拉動手輪,內六角軸與外六角軸脫開,轉動手輪可以單獨調節一個蝸輪箱的升 降,進而可以調節磨墊的水平,從而獲得更好的砂削質量。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的第一聯軸由蝸桿軸和內六角軸構 成,蝸桿軸的一端與手輪固接,另一端套設在六內角軸內側并由銷軸 固定。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的第二聯軸依次由外六角軸、短軸和 蝸桿軸構成,外六角軸及短軸的一端均套設在一連桿的內側并分別與 連桿通過銷軸固定,短軸的另 一端及蝸桿軸的一端設在一套筒的內側 并分別與套筒通過銷軸固定。本技術的第一聯軸及第二聯軸采用銷軸連接,避免了剛性聯 軸在水平方向上有誤差時容易受損的缺陷,延長了聯軸的使用壽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采用第一、第二聯軸可合可分的結構形式,合為一體,手輪帶動二聯軸轉動并使兩個蝸輪箱同步升降;當兩個蝸輪箱水平方向有誤差時,只需向外拉手輪,使二聯軸脫開,就能單獨調節每個蝸 輪箱的升降,操作十分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改進前磨墊升降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升降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說明1001—手輪 1002, 1005—軸 10031004、 1006 —蝸輪箱 1008_磨墊 2001 —手輪 2002, 2011 —蝸桿軸20032004 —彈簧 2005—內六角軸 20062007—連桿 2008 —短軸 20092012 —磨墊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2為本技術升降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示, 一種 磨墊升降調節裝置,包括兩個蝸輪箱2003, 2010、調節蝸輪箱升降 的聯軸結構和手輪2001,蝸輪箱2003, 2010與上方的磨墊2012固 接,聯軸結構與手輪2001固接,所述的聯軸結構包括第一聯軸和第 二聯軸,第一聯軸對應蝸輪箱2003,第二聯軸對應蝸輪箱2010;所述的第一聯軸由蝸桿軸2002和內六角軸2005構成,蝸桿軸 2002的一端與手輪2001固接,另一端套設在六內角軸2005內側并 由銷軸固定,內六角軸2005外側套設有一彈簧2004;所述的第二聯軸依次由外六角軸2006、短軸2008和蝸桿軸2011 構成,外六角軸2006及短軸2008的一端均套設在一連桿2007的內 側并分別與連桿2007通過銷軸固定,短軸2008的另一端及蝸桿軸 2011的一端設在一套筒2009的內側并分別與套筒2009通過銷軸固、1007—蝸桿軸,2010 —蝸輪箱一外六角軸一套筒定;在彈簧2004的作用下,外六角軸2006伸入內六角軸2005內對 接并周向定位,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連成一體,轉動手輪2001帶動 二聯軸轉動并使兩個蝸輪箱2003, 2010同步升降;向外拉動手輪2001,外六角軸2006與內六角軸2005脫開,第 一聯軸與第二聯軸分離,轉動手輪2001帶動第一聯軸轉動并使蝸輪 箱2003單獨升降,進而可以調節磨墊2012的水平,從而獲得更好的 砂削質量。權利要求1、一種磨墊升降調節裝置,包括蝸輪箱、調節蝸輪箱升降的聯軸結構和手輪,蝸輪箱與上方的磨墊固接,聯軸結構與手輪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聯軸結構包括第一聯軸和第二聯軸,分別對應一個蝸輪箱,所述的第一聯軸包括一內六角軸,第二聯軸包括一外六角軸,外六角軸伸入內六角軸內對接并周向定位,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連成一體;當外六角軸與內六角軸脫開,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分離。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墊升降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內六角軸外側套設有一彈簧,彈簧抵推內六角軸與外六角軸對接。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墊升降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聯軸由一蝸桿軸和內六角軸構成一體結構,蝸桿軸的一端與 手輪固接,另一端套設在六內角軸內側并由銷軸固定。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墊升降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二聯軸依次由外六角軸、連桿、短軸、套筒和蝸桿軸構成,外六角 軸及短軸的一端均套設在一連桿的內側并分別與連桿通過銷軸固定, 短軸的另一端與蝸桿軸的一端設在一套筒的內側,并分別通過銷軸固 定。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建材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墊升降調節裝置。該裝置包括蝸輪箱、調節蝸輪箱升降的聯軸結構和手輪,蝸輪箱與上方的磨墊固接,聯軸結構與手輪固接,其中,所述的聯軸結構包括第一聯軸和第二聯軸,分別對應一個蝸輪箱,所述的第一聯軸包括一內六角軸,第二聯軸包括一外六角軸;外六角軸伸入內六角軸內對接并周向定位,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連成一體;當外六角軸與內六角軸脫開,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分離。本技術采用第一、第二聯軸可合可分的結構形式,合為一體,手輪帶動二聯軸轉動并使兩個蝸輪箱同步升降;當兩個蝸輪箱水平方向有誤差時,只需向外拉手輪,使二聯軸脫開,就能單獨調節每個蝸輪箱的升降,操作十分方便。文檔編號B24B41/04GK201235499SQ20082015175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8日專利技術者陳孫期 申請人:上海捷成白鶴木工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磨墊升降調節裝置,包括蝸輪箱、調節蝸輪箱升降的聯軸結構和手輪,蝸輪箱與上方的磨墊固接,聯軸結構與手輪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聯軸結構包括第一聯軸和第二聯軸,分別對應一個蝸輪箱,所述的第一聯軸包括一內六角軸,第二聯軸包括一外六角軸,外六角軸伸入內六角軸內對接并周向定位,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連成一體;當外六角軸與內六角軸脫開,第一聯軸與第二聯軸分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孫期,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捷成白鶴木工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