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閉料斗和位于所述密閉料斗上方的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所述密閉料斗和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之間設有提升機構,所述密閉料斗上部設有干粉投加裝置,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下方設有分送機構,所述分送機構下方設有分散料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整個上料過程在密閉環境下操作,確保粉塵不外泄;室內粉塵含量小于0.2mg/m3,低于國家標準;本系統為自動控制,室內噪音小,工人操作頻率降低,大大減少工人與干粉接觸的時間及次數,改善操作環境,達到環保要求。(*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
技術介紹
油田三次開采過程中,所需的聚合物母液由配置站配置,最后分散至各個注入站,注入地層。在聚合物母液配置的過程中,需將聚合物粉劑與水充分混合,經過一系列的工藝過程,最終形成質相均勻的聚合物母液。聚合物配置站傳統的干粉上料方式,天吊先將干粉袋吊運到分散裝置上方,由工人手工解袋卸料,對料斗內進行粉劑添加。添加過程中聚合物粉劑極易擴散至空氣當中,造成粉塵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采用送料與除塵一體的方式,在引風系統產生的連續負壓狀態下向密封料倉內加料,通過提升機構將干粉送至密閉輸送系統內,經散料輸送設備送至各分送機構,然后注入分散料斗內,整個上料過程在密閉環境下操作,確保粉塵不外泄,彌補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包括密閉料斗和位于所述密閉料斗上方的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所述密閉料斗和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之間設有提升機構,所述密閉料斗上部設有干粉投加裝置,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下方設有分送機構,所述分送機構下方設有分散料斗。進一步地,所述密閉料斗上方還設有粉塵回收裝置。優選地,所述分送機構和所述分散料斗均為三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采用送料與除塵一體的方式,在引風系統產生的連續負壓狀態下向密封料倉內加料,通過提升機構將干粉送至密閉輸送系統內,經散料輸送設備送至各分送機構,然后注入分散料斗內。整個上料過程在密閉環境下操作,確保粉塵不外泄;室內粉塵含量小于0.2mg/m3,低于國家標準;本系統為自動控制,室內噪音小,工人操作頻率降低,大大減少工人與干粉接觸的時間及次數,改善操作環境,達到環保要求。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分散料斗;2、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3、分送機構;4、密閉料斗;5、提升機構;6、干粉投加裝置;7、粉塵回收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包括密閉料斗4和位于所述密閉料斗4上方的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2,所述密閉料斗4和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2之間設有提升機構5,所述密閉料斗4上部設有干粉投加裝置6,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2下方設有分送機構3,所述分送機構3下方設有分散料斗I ;所述密閉料斗4上方還設有粉塵回收裝置7 ;所述分送機構3和所述分散料斗I均為三個。在工作狀態時,首先干粉由干粉投加裝置6投入,干粉投加裝置6產生的負壓使干粉進入密閉料斗4內,密閉料斗4內儲存一定量的干粉后,由提升機構5提升,在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2的作用下密閉輸送,在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2的作用下送至分送機構3,在分送機構3的作用下輸出至分散漏斗I內,干粉在分散漏斗I內完成母液配置。密閉料斗4為密封料斗,干粉投加裝置6產生的負壓避免了干粉投加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料斗內部的粉塵可通過粉塵回收裝置7進行干粉回收。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閉料斗和位于所述密閉料斗上方的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所述密閉料斗和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之間設有提升機構,所述密閉料斗上部設有干粉投加裝置,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下方設有分送機構,所述分送機構下方設有分散料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閉料斗上方還設有粉塵回收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送機構和所述分散料斗均為三個。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閉料斗和位于所述密閉料斗上方的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所述密閉料斗和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之間設有提升機構,所述密閉料斗上部設有干粉投加裝置,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下方設有分送機構,所述分送機構下方設有分散料斗。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整個上料過程在密閉環境下操作,確保粉塵不外泄;室內粉塵含量小于0.2mg/m3,低于國家標準;本系統為自動控制,室內噪音小,工人操作頻率降低,大大減少工人與干粉接觸的時間及次數,改善操作環境,達到環保要求。文檔編號B01F15/02GK203030241SQ20132002397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專利技術者孫樹春 申請人:孫樹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聚合物干粉密閉自動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閉料斗和位于所述密閉料斗上方的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所述密閉料斗和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之間設有提升機構,所述密閉料斗上部設有干粉投加裝置,所述輸送及散料輸出設備下方設有分送機構,所述分送機構下方設有分散料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樹春,
申請(專利權)人:孫樹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