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用于雜質過濾裝置的過濾器及具備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機床具備的雜質過濾裝置使用反洗過濾器。該過濾器為上方開口的有底筒狀形狀,在其側面部設有過濾固體雜質的過濾網。在該過濾器的內部配置有圓錐體形狀的部件。該部件在沒有流體流入過濾器內時向過濾器的上面部方向移動,當在過濾雜質時或過濾器反清洗時流體流入過濾器內,由于從該流體受到的力而向過濾器的底面部方向移動。該過濾器提高了除去進入過濾器的固體雜質的能力。(*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用于雜質過濾裝置的過濾器及具備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
技術介紹
在機床中,在加工中產生的切削屑(切屑)或泥狀沉積物混入切削液中,對機床的性能及可靠性產生影響,因此使用用于除去這些切削屑或泥狀沉積物的過濾器。就該過濾器而言,以維持性能及延長壽命為目的,存在使切削液在與通常使用時的切削液的流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流動,進行從過濾器除去附著在過濾器上的切屑或泥狀沉積物的反洗動作的場合。例如,在日本特開2006-272474號公報或日本特開2001-252847號公報中公開了除去附著在過濾器上的切屑或泥狀沉積物的反洗動作的技術。根據該技術,關閉進行反洗的過濾器及過濾器容器的流入側及流出側的管道,殘留在過濾器及過濾器容器內的切削液不會流入、流出。接著,通過向與過濾器內通常時的切削液的流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供給壓縮空氣,并且打開配置在過濾器容器上的排出管道,在由壓縮空氣加壓的切削液通過過濾器后,流向該打開的排出管道。通過該切削液的流動(反洗動作),除去附著在過濾器上的切屑或泥狀沉積物。另外,作為提高反洗動作的切屑的除去效率的方法,在日本實開昭60-104212號公報中公開了由切削液的流動產生的壓力均等地施加在過濾部件上的技術。另外,不是反洗動作,作為有效地捕獲切削液中的切屑的方法,在日本特開2004-290812號公報中公開了將切削液的流動導向過濾部件的技術。若為該技術,利用過濾器容器內的形狀或過濾器主體的內部的形狀,將切削液的流動導向過濾部件而提高切屑的捕捉效率。但是,在上述現有技術中,只利用將反洗時的切削液的流動導向過濾器的、或切削液的壓力均等地作用在過濾器上無法充分地除去進入過濾器中的切屑。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點,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除去進入過濾器的固體雜質的能力的、用于雜質過濾裝置的過濾器、及具備具有上述過濾器的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本技術的用于雜質過濾裝置的過濾器具備,具有過濾固體雜質的過濾網的側面部、以及支承上述側面部的底面部,為上面部開口的有底筒狀形狀,具有雜質過濾功能與過濾器反清洗功能。另外,在該過濾器的內部配置有具有截面積從上部朝向底面單調地增加的形狀的部件。并且,構成為該部件在沒有流體流入上述過濾器內時向上述過濾器的上面部方向移動,在過濾雜質時或過濾器反清洗時流體正向上述過濾器內流入時、由于受到來自該流體的作用力而向上述過濾器的底面部方向移動的結構。能夠構成為,上述部件向上述過濾器的上面部方向的移動利用彈性部件的作用力或上述部件的浮力進行。另外,具備本技術的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在該雜質過濾裝置中使用具有上述結構特征的過濾器。并且,其具有在對上述過濾器進行反清洗時,上述部件由于受到來自流體的作用力而向上述過濾器的底面部方向移動,該部件的底面與上述過濾器的底面部碰撞,由于該碰撞,該過濾器振動,其結果,附著在上述過濾網上的上述固體雜質容易從上述過濾網脫離的結構。根據本技術,能夠提供能提高除去進入過濾器的固體雜質的能力的、用于雜質過濾裝置的過濾器及具備具有上述過濾器的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附圖說明圖1是說明具備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的圖。圖2是說明在圖1的雜質過濾裝置中使用的反洗過濾器容器中所收放的反洗過濾器的圖。圖3是說明通常使用圖2的反洗過濾器時的、該反洗過濾器的內部的狀態的圖。圖4是說明在圖2的反洗過濾器的內部沒有加工液的流動時的、該反洗過濾器內部的狀態的圖。圖5是說明圖2的反洗過濾器正在反洗時的、該反洗過濾器內部的狀態的圖。是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反洗時的過濾器內部的狀態的圖。圖6A-圖6C是說明配置在圖2-圖5的反洗過濾器內的部件的形狀的例子的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說明具備雜質過濾裝置的機床的圖。機床主體I具有由以符號2 15表示的要素構成的雜質過濾裝置(后述)。機床主體I具備用于載置工件的工作臺、用于旋轉驅動主軸的主軸馬達。雜質過濾裝置回收從機床主體排出的使用完的加工液(冷卻劑),除去了該加工液中所含有的切屑或切削屑等雜質后,使該加工液返回機床主體I。雜質過濾裝置具備將加工液中的切屑等固體雜質捕捉到過濾器中而除去的雜質過濾功能、將上述過濾器所捕捉的上述固體雜質從過濾器除去,并實現過濾功能的恢復的過濾器反清洗功能。首先,對通常的加工液的清洗進行說明。在未進行反清洗的通常的狀態下,反洗排出閥8與空氣供給閥13關閉,打開清水槽閥11。從機床主體I排出的使用完的加工液經過管道40回收到污水槽2中并貯存。利用污水用泵4從污水槽2通過管道41吸上來含有切屑等固體雜質的加工液,含有固體雜質的加工液通過止回閥5、管道42供給到反洗過濾器容器6。配置在污水用泵4與反洗過濾器容器6之間的管道上的止回閥5具有容許加工液從污水用泵4流向反洗過濾器容器6偵牝但阻止氣體或液體從反洗過濾器容器6流向污水用泵4側的功能。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上設有連接管道42的一端的連接口 6a。從污水槽2吸上來且含有固體雜質的加工液從該連接口 6a流入反洗過濾器容器6內。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內收放反洗過濾器7。含有固體雜質的加工液從反洗過濾器7的外側流向內側。此時,捕獲比反洗過濾器7的網眼大的固體雜質,其以外的雜質與加工液一起供給到管路過濾器容器(line filter housing)9。使用圖2詳細敘述反洗過濾器7。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上還在管道43的路徑上配設反洗排出閥8。在過濾加工液中的雜質的過濾器通常使用時,關閉反洗排出閥8。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內過濾了雜質的加工液經過連接在連接口 6b上的管道44流入管路過濾器容器9內。流入管路過濾器容器9內的加工液從管路過濾器10的外側流向內側。此時,捕獲比管路過濾器10的網眼大的雜質,其以外的雜質與切削液一起從管路過濾器容器9排出,經過管道45、清水槽閥11、管道46貯存在清水槽3中。貯存在清水槽3中的切削液由切削液供給泵15吸上來,經過管道47、切削液供給泵15、管道48供給到機床主體1,并用于加工。在管道44的中途通過空氣供給閥13、止回閥14連接有空氣源12。止回閥14容許氣流從空氣源12流向管道44內,但阻止氣流從連接在管道44上的反洗過濾器容器6及管路過濾器容器9流向空氣源12偵U。另外,也能夠采用沒有清水槽3與切削液供給泵15,而是利用污水用泵4并利用過濾器過濾切削液并直接供給到機床主體I的方法、或沒有管路過濾器容器9及管路過濾器10的雜質過濾裝置的形式。圖2是說明收放在反洗過濾器容器中的反洗過濾器的圖。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內收放有反洗過濾器7。反洗過濾器7具有,具有過濾固體雜質的過濾網的側面部70、支承側面部70的底面部71。反洗過濾器7由上面部開口的側面部70與底面部71而呈有底筒形狀。將呈有底筒形狀的反洗過濾器7的開口的上面部安裝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的上面部內側面上。另外,以未由過濾網過濾的加工液不會從反洗過濾器7的側面部70與反洗過濾器容器6的上面部內側面的間隙流入過濾器內部72的方式在反洗過濾器容器6的上面部內側面安裝有0環18。在過濾器內部72收放有部件16。在該部件16的下表面部與反洗過濾器7的底面部71之間配設有彈簧等彈性部件17。部件16具有水平截面積隨著從其上方朝向下方單調地增加的截頭圓錐形。該部件16受到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雜質過濾裝置的過濾器,其具備:具有過濾固體雜質的過濾網的側面部;以及支承上述側面部的底面部,該過濾器為上面部開口的有底筒狀形狀,具有雜質過濾功能與過濾器反清洗功能,該過濾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過濾器的內部配置有具有截面積從上部朝向底面單調地增加的形狀的部件,上述部件構成為在沒有流體流入上述過濾器內時向上述過濾器的上面部方向移動,在過濾雜質時或過濾器反清洗時流體正向上述過濾器內流入時、由于受到來自該流體的作用力而向上述過濾器的底面部方向移動的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原光告,
申請(專利權)人:發那科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