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包括設有污水進口和凈水出口的筒體,筒體內設有粗濾網和細濾網,筒體的一端有分隔板以形成清水側和液力馬達室,細濾網內側裝有吸污器,吸污器由排污管、吸污管和吸嘴組成,排污管一側內徑80毫米,另一側內徑220毫米,吸污管按照固定的間隔均勻分布在排污管上,吸嘴為圓形口式結構,細濾網為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采用不銹鋼焊接楔形濾網,使得過濾效果更流暢,不易堵塞,采用內徑前后不等的排污管,使得吸污器吸污效果更均勻,也節約了清洗水的用量,易于實現,成本較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過濾器領域,具體為一種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
技術介紹
水資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水污染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日益匱乏,且污染比較嚴重,廢水綜合治理成為當務之急。針對我國水資源的緊缺、工業的高速發展、環境的惡化,開發節能低耗、環保以及資源綜合有效利用的水處理設備越來越迫切。循環用水,用處理后的污水代替新水,減少新水用量,通過過濾減少污物處理與排放,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污水的過濾與分離技術能很好的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自清洗水過濾器與傳統的過濾器相比有如下特點:自動化程度高;壓力損失小;不必進行人工清楚濾渣。多數自清洗水過濾器在清洗時可以不間斷供水。自清洗水過濾器應用前景廣闊,適用于工業、農業、市政、海水淡化過程等的分離過濾。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吸污式自清洗過濾器的濾網多采用金屬編織、沖孔等方式,導致存在容易出現堵塞、維護費用高、不能連續作業的缺點,并且排污管采用內徑前后大小一致的結構,這種結構使得吸污管流量不等時,有的吸污管流量大,造成清洗水浪費,有的吸污管流量小,吸污不完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缺陷,通過采用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和內徑大小前后端不等的排污管的結構,解決了過濾器易堵塞、維護費用高、不能連續作業和吸污效果不均勻、清洗水浪費等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包括設有污水進口和凈水出口的筒體,筒體內設有粗濾網和細濾網,筒體的一端有分隔板以形成清水側和液力馬達室,細濾網內側裝有吸污器,液力馬達室內裝有與吸污器相連接的液力馬達和彈簧復位系統,彈簧復位系統和液力馬達通過動密封連接,在排污管的末端上設有排渣孔,細濾網的內外側跨接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跨接在細濾網內、外側的壓差傳感器,其后接單片機控制器及電動排污閥,在液力馬達室對應的筒體外側開有出渣口,吸污器由排污管、吸污管和吸嘴組成,排污管一側內徑80毫米,另一側內徑220毫米,吸污管按照固定的間隔均勻分布在排污管上,吸嘴為圓形口式結構,細濾網為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結構,筒體采用16MnR材料,粗濾網、細濾網采用不銹鋼316材料,筒體內、外表面噴涂環氧聚酯材料。本技術結構簡單,采用不銹鋼焊接楔形濾網,使得過濾效果更流暢,不易堵塞,采用內徑前后不等的排污管,使得各吸污管的流量接近相等,使得吸污器吸污效果更均勻,也節約了清洗水的用量,本結構易于實現,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吸污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污水進口 ;2_凈水出口 ;3-筒體;4_排污管;5_排渣孔;6_液力馬達;7-動密封;8_彈簧復位系統;9_分隔板;10_電動排污閥;11-單片機控制器;12-壓差傳感器;13_吸嘴;14-細濾網;15-轉子系統支撐;16-粗濾網;17_吸污管;18_出渣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和圖2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本技術是一種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包括設有污水進口 I和凈水出口 2的筒體3,筒體3內設有粗濾網16和細濾網14,筒體3的一端有分隔板9以形成清水側和液力馬達室,細濾網14內側裝有吸污器,液力馬達室內裝有與吸污器相連接的液力馬達6和彈簧復位系統8,彈簧復位系統8和液力馬達6通過動密封7連接,在排污管4的末端上設有排渣孔5,細濾網14的內外側跨接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跨接在細濾網14內、外側的壓差傳感器12,其后接單片機控制器11及電動排污閥10,在液力馬達室對應的筒體3外側開有出渣口 18,吸污器由排污管4、吸污管17和吸嘴13組成,排污管4的一端裝在轉子系統支撐15上,排污管4 一側內徑80毫米,另一側內徑220毫米,吸污管17按照固定的間隔均勻分布在排污管4上,吸嘴13為圓形口式結構,細濾網14為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結構。過濾器筒體3采用16MnR材料,粗濾網16、細濾網14采用不銹鋼316材料,筒體3內、外表面噴涂環氧聚酯材料。權利要求1.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包括設有污水進口和凈水出口的筒體,筒體內設有粗濾網和細濾網,筒體的一端有分隔板以形成清水側和液力馬達室,細濾網內側裝有吸污器,液力馬達室內裝有與吸污器相連接的液力馬達和彈簧復位系統,彈簧復位系統和液力馬達通過動密封連接,在排污管的末端上設有排渣孔,細濾網的內外側跨接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跨接在細濾網內、外側的壓差傳感器,其后接單片機控制器及電動排污閥,在液力馬達室對應的筒體外側開有出渣口,其特征在于:吸污器由排污管、吸污管和吸嘴組成,所述排污管一側內徑80毫米,另一側內徑220毫米,所述吸污管按照固定的間隔均勻分布在所述排污管上,所述吸嘴為圓形口式結構,所述細濾網為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結構,所述筒體采用16MnR材料,所述粗濾網、細濾網采用不銹鋼316材料,所述筒體內、外表面噴涂環氧聚酯材料。專利摘要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包括設有污水進口和凈水出口的筒體,筒體內設有粗濾網和細濾網,筒體的一端有分隔板以形成清水側和液力馬達室,細濾網內側裝有吸污器,吸污器由排污管、吸污管和吸嘴組成,排污管一側內徑80毫米,另一側內徑220毫米,吸污管按照固定的間隔均勻分布在排污管上,吸嘴為圓形口式結構,細濾網為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結構。本技術結構簡單,采用不銹鋼焊接楔形濾網,使得過濾效果更流暢,不易堵塞,采用內徑前后不等的排污管,使得吸污器吸污效果更均勻,也節約了清洗水的用量,易于實現,成本較低。文檔編號B01D29/94GK203030083SQ201220754769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專利技術者汪義卉, 查結剛 申請人:馬鞍山科信咨詢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吸污式全自動自清洗水過濾器,包括設有污水進口和凈水出口的筒體,筒體內設有粗濾網和細濾網,筒體的一端有分隔板以形成清水側和液力馬達室,細濾網內側裝有吸污器,液力馬達室內裝有與吸污器相連接的液力馬達和彈簧復位系統,彈簧復位系統和液力馬達通過動密封連接,在排污管的末端上設有排渣孔,細濾網的內外側跨接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跨接在細濾網內、外側的壓差傳感器,其后接單片機控制器及電動排污閥,在液力馬達室對應的筒體外側開有出渣口,其特征在于:吸污器由排污管、吸污管和吸嘴組成,所述排污管一側內徑80毫米,另一側內徑220毫米,所述吸污管按照固定的間隔均勻分布在所述排污管上,所述吸嘴為圓形口式結構,所述細濾網為不銹鋼焊接楔形篩網結構,所述筒體采用16MnR材料,所述粗濾網、細濾網采用不銹鋼316材料,所述筒體內、外表面噴涂環氧聚酯材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義卉,查結剛,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科信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