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新型結構旋轉翼,包括一螺旋槳,所述螺旋槳安裝在傳動機構上,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螺旋槳杯蓋及一對應的螺旋槳杯座;所述螺旋槳固定安裝在螺旋槳杯蓋上,所述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通過磁性作用相互固定連接。通過上述結構,當螺旋槳碰觸外界物或纏繞物時,螺旋槳可脫落,從而保護了外界物及螺旋槳的完整,也避免了電機的燒壞;巧妙實用。相應設置的凸塊與缺口輔助了螺旋槳杯蓋及螺旋槳杯座之間的連接;防松塊與防松凹部能夠使螺旋槳杯座較緊地套在杯蓋座體外,不松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旋轉翼,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結構旋轉翼。
技術介紹
常見的旋轉翼的組成結構都是將螺旋槳與傳動機構固定連接,當螺旋槳高速旋轉時若碰上外界物或遭到纏繞,螺旋槳并不會立即停下而是會在有阻礙的情況下繼續勉強旋轉,這種情況下,會出現以下問題:1、被觸碰的外界物受到損壞,若是碰到人體,即人體可能會受傷;2、外界物強度大,螺旋槳損壞;3、纏繞物隨旋轉纏繞在螺旋槳上,到達一定的程度時,纏繞物逼停螺旋槳,從而可能使電機不能正常工作而燒壞。鑒于此,旋轉翼的設計需作進一步的改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結構旋轉翼,當螺旋槳碰觸外界物或纏繞物時,螺旋槳可脫落,保護了外界物及螺旋槳的完整,也避免了電機的燒壞;巧妙實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結構旋轉翼,包括一螺旋槳,所述螺旋槳安裝在傳動機構上,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螺旋槳杯蓋及一對應的螺旋槳杯座;所述螺旋槳固定安裝在螺旋槳杯蓋上,所述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通過磁性作用相互固定連接。作為優選,所述螺旋槳杯蓋包括一軸桿及一杯蓋座體,所述軸桿垂直安裝在杯蓋座體上側,所述螺旋槳安裝在所述軸桿上;所述螺旋槳杯蓋的杯蓋座體與螺旋槳杯座通過磁性作用相互連接。作為優選,所述杯蓋座體底部安裝有第一磁鐵;所述螺旋槳杯座設置有一敞口內腔,所述螺旋槳杯座的敞口內腔與杯蓋座體底部相對,所述螺旋槳杯座的敞口內腔中安裝有第二磁鐵,所述螺旋槳杯蓋及螺旋槳杯座通過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的磁性作用相互連接。作為優選,所述螺旋槳杯座通過敞口內腔可套裝在杯蓋座體外;所述螺旋槳杯座的敞口內腔側壁邊緣設置有若干個缺口,所述杯蓋座體外側面對應缺口設置有若干個凸塊。作為優選,在相鄰的兩個凸塊之間設置有一防松塊,在相鄰的兩個缺口之間的側壁內側對應防松塊設置有一防松凹部。作為優選,還設置一驅動螺旋槳轉動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上安裝有第二傳動齒輪;所述螺旋槳杯座敞口內腔的底部外側面的中心垂直安裝一鋼軸,所述鋼軸上安裝第一傳動齒輪,所述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二傳動齒輪嚙合。作為優選,所述電機安裝在電機架中,在電機架上設置一套筒,所述套筒與電機軸向平行;所述鋼軸的自由端活動穿設所述套筒。作為優選,所述螺旋槳上安裝一整流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上述結構,當螺旋槳碰觸外界物或遇上纏繞物時,螺旋槳可脫落,從而保護了外界物及螺旋槳的完整,也避免了電機的燒壞;巧妙實用。凸塊與缺口輔助了螺旋槳杯蓋及螺旋槳杯座之間的連接;防松塊與防松凹部能夠使螺旋槳杯座較緊地套在杯蓋座體外,不松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爆炸圖。圖中:I一螺旋槳;21—螺旋槳杯蓋;211—軸桿;212—杯蓋座體;2121—凸塊;2122—防松塊;2123—凹位;213—第一磁鐵;22—螺旋槳杯座;221—固定套管;222—缺口 ;223_第二磁鐵;31—第一傳動齒輪;32—鋼軸;321—銅杯士 ;322—塾片;323—銅套;41 一電機架;411 一套管;42—電機;43—第二傳動齒輪;5—整流罩。現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所述的新型結構旋轉翼,其包括一螺旋槳1,所述螺旋槳I安裝在傳動機構上。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螺旋槳杯蓋21及一對應的螺旋槳杯座22。所述螺旋槳杯蓋21包括一軸桿211及一杯蓋座體212,軸桿211垂直安裝在杯蓋座體212上側,螺旋槳I安裝在軸桿211上;杯蓋座體212底部內陷一凹位2123,在凹位2123中安裝有第一磁鐵213。螺旋槳杯座22設置有一敞口內腔,所述螺旋槳杯座22的敞口內腔與杯蓋座體212底部相對,在敞口內腔中安裝有第二磁鐵223,所述敞口內腔的側壁邊緣高于第二磁鐵223。螺旋槳杯座22通過敞口內腔可套裝在杯蓋座體212外,螺旋槳杯座22的敞口內腔側壁邊緣設置有若干個缺口 222,杯蓋座體212外側面對應缺口 222設置有若干個凸塊2121 ;在相鄰兩個凸塊2121之間設置有一防松塊2122,在相鄰的兩個缺口 222之間的側壁內側對應防松塊2122設置有一防松凹部。螺旋槳杯座22通過敞口內腔套裝在杯蓋座體212外,此時,每一個凸塊2121嵌入對應的缺口 222中;同時,螺旋槳杯蓋21的第一磁鐵213與螺旋槳杯座22的第二磁鐵223相吸,在磁性作用下,螺旋槳杯蓋21及螺旋槳杯座22相互固定連接;而凸塊2121與缺口222輔助了螺旋槳杯蓋21及螺旋槳杯座22之間的連接。并且防松塊2122置入防松凹部,能夠使螺旋槳杯座22較緊地套在杯蓋座體212外,不松落。在螺旋槳I的前側安裝一整流罩5,整流罩5套在螺旋槳I的中部。螺旋槳杯座22敞口內腔的底部外側面中心延伸出一垂直的固定套管221,鋼軸32的一端固定穿設固定套筒221中,另一端伸出固定套管221的自由端管口 ;鋼軸32上安裝第一傳動齒輪31。電機42的轉軸上安裝有第二傳動齒輪43 ;所述第一傳動齒輪31與第二傳動齒輪43嚙合。電機42安裝在電機架41中,在電機架41的外側設置一套筒411,所述套筒411與電機42軸向平行;鋼軸32的自由端活動穿設套筒411,并且在套筒411的兩端外側的鋼軸32上各套設上一個銅杯士 321,然后在其中一側再依次安裝上墊片322和銅套323進行穩定。本技術的運行原理為:當電機啟動,其轉軸上的第二傳動齒輪帶動第一傳動齒輪轉動,第一傳動齒輪傳動到鋼軸,由于鋼軸固定在螺旋槳杯座上,而且螺旋槳杯座與螺旋槳杯蓋相互固定,因此當鋼軸轉動時,螺旋槳一并轉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將本技術組裝完后安裝在對應產品上;啟動電機,螺旋槳高速轉動,此時,若碰上外界物或遇到纏繞,由于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之間是通過磁性固定,當外界物或纏繞所作的力大于磁力時,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便會分離;而由于凸塊只是嵌入缺口中并且沒有卡緊,所以不會妨礙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兩者的分離;防松塊及防松凹部也不會阻礙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兩者的分離。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在碰撞外界物或遇上纏繞時分離,就能避免以下的情況:螺旋槳繼續轉動;在螺旋槳繼續轉動下,被觸碰的外界物受到損壞,若是碰到人體,即人體可能會受傷;在螺旋槳繼續轉動下,外界物強度大,螺旋槳損壞;或者,在螺旋槳繼續轉動下,纏繞物隨旋轉纏繞在螺旋槳上,到達一定的程度時,纏繞物逼停螺旋槳,因而使電機不能正常工作而燒壞。從而保護了螺旋槳、外界物,以及避免了電機的燒壞。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技術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動。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結構旋轉翼,包括一螺旋槳,所述螺旋槳安裝在傳動機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螺旋槳杯蓋及一對應的螺旋槳杯座;所述螺旋槳固定安裝在螺旋槳杯蓋上,所述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通過磁性作用相互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結構旋轉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槳杯蓋包括一軸桿及一杯蓋座體,所述軸桿垂直安裝在杯蓋座體上側,所述螺旋槳安裝在所述軸桿上;所述螺旋槳杯蓋的杯蓋座體與螺旋槳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結構旋轉翼,包括一螺旋槳,所述螺旋槳安裝在傳動機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螺旋槳杯蓋及一對應的螺旋槳杯座;所述螺旋槳固定安裝在螺旋槳杯蓋上,所述螺旋槳杯蓋與螺旋槳杯座通過磁性作用相互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偉文,
申請(專利權)人:楊偉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