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立式泵主體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873298 閱讀: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1 01:32
    一種立式泵主體裝置,安裝于一個具有一個轉動軸的馬達,包含一個主體、一個內封件、一個葉輪單元、一個前封蓋及一個第一密封環。該主體包括位于兩相反端的一個連接該馬達的連接部及一個設置部。該內封件設置于該主體的設置部內。該葉輪單元穿設于該內封件及該主體而套設于該轉動軸,從而隨之旋轉。該前封蓋蓋設于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且由其一端面與該內封件外側面及該主體內表面相配合形成一個第一環形密封空間。該第一密封環設置于該第一環形密封空間,用以防止位于該葉輪室的液體進入該前封蓋端面與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接觸處縫隙而滲露于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泵主體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立式泵主體裝置
    技術介紹
    如圖1及圖2所示,現有一種泵裝置包含一個馬達10、一個泵主體11、一個內封件12、一個葉輪單元13、一個前封蓋14及一個密封環15。該馬達10具有一個轉動軸101。該泵主體11包括位于兩相反端部的一個連接該馬達10的連接部111及一個設置部112、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10的轉動軸101穿設的設置穿孔113,及一個位于該設置部111且與該設置穿孔113相連通的設置凹槽114。該內封件12設置于該泵主體11的設置凹槽114及設置穿孔113且該內封件12外周面靠抵該泵主體11內表面,包括一個位于該泵主體11的設置穿孔113內的第一端部121、一個相反于該第一端部121且位于該泵主體11的設置凹槽114的第二端部122、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10的轉動軸101穿設的設置穿孔123及一個位于該第二端部122端面且與該設置穿孔123相連通的設置凹槽124。該內封件12還包括一個設置于該第二端部122的外周面中央處的環形凹槽125。該環形凹槽125與該泵主體11的內表面形成一個密封空間126。該內封件12以焊接方式于其第二端部122的外周面與該泵主體11的設置部112交界處形成一個環形焊 接部127,從而將該內封件12與該泵主體11固定在一起。該葉輪單元13包括一個轉動軸套管131及一個連接于該轉動軸套管131 —端部的葉輪132。該轉動軸套管131穿設于該內封件12的設置穿孔123及該泵主體11的設置穿孔113,且套設于該馬達10的轉動軸101。該葉輪132設置于該內封件12的設置凹槽124且套設于該馬達10的轉動軸101端部,從而該葉輪單元13可隨著該轉動軸101旋轉。該前封蓋14蓋設于該泵主體11的設置部112端面,且與該內封件12的設置凹槽124相配合形成一個供該葉輪單元13的葉輪132容置的葉輪室133。該前封蓋14包括一個可使該葉輪室133與外相連通的汲出通道141。該密封環15設置于該環形密封空間126。當該葉輪單元13隨著該馬達10的轉動軸101轉動開始將葉輪室133內的液體順由該汲出通道141汲出該葉輪室133外時,該液體受到該葉輪132轉動而于該葉輪室133內形成一極大水壓,該水壓迫使該液體分別沿著一條第一滲漏路徑I及一條第二滲漏路徑II (如圖2所示),也就是經由該內封件12與該泵主體11、該前封蓋14接觸處縫隙,再接著該泵主體11的設置部112端面與該前封蓋14鄰近該泵主體11的端面接觸處縫隙滲漏于夕卜。因此,設置于該環形密封空間126的密封環15可有效在該第一滲漏路徑I,也就是該內封件12外周面與該泵主體11內表面的接觸處縫隙,防止該液體繼續往該泵主體11的設置部112端面與該前封蓋14鄰近該泵主體11的端面接觸處縫隙滲流,但因該密封環15的設置位置關系卻無法防止該液體沿著該第二滲漏路徑II,也就是經由該內封件12與該前封蓋14接觸處縫隙繼續往該泵主體11的設置部112端面與該前封蓋14鄰近該泵主體11的端面接觸處縫隙滲流。除此之外,當該葉輪132因水壓而造成偏軸旋轉時,則會與該內封件12磨擦碰觸,因此經過長時間使用后,該內封件12因磨損需更換時,由于該內封件12與該泵主體11是以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所以必須連同該泵主體11 一起更換,而造成維修不易且增加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液體外漏的立式泵主體裝置。本技術立式泵主體裝置,包含一個主體、一個內封件、一個葉輪單元、一個前封蓋及一個第一密封環。該主體包括位于兩相反端部的一個連接該馬達的連接部及一個設置部、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的轉動軸穿設的設置穿孔,及一個位于該設置部且與該設置穿孔相連通的設置凹槽。該內封件設置于該主體的設置凹槽及設置穿孔且該內封件外側面靠抵該主體內表面,該內封件包括一個位于該主體的設置穿孔內的第一端部、一個相反于該第一端部且位于該主體的設置凹槽的第二端部、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的轉動軸穿設的設置穿孔及一個位于該第二端部端面且與該設置穿孔相連通的設置凹槽。該葉輪單元包括一個轉動軸套管及一個連接于該轉動軸套管一端部的葉輪。該轉動軸套管穿設于該內封件的設置穿孔及該主體的設置穿孔,且套設于該馬達的轉動軸。該葉輪設置于該內封件的設置凹槽且套設于該馬達的轉動軸端部,從而該葉輪單元可隨著該轉動軸旋轉。該前封蓋蓋設于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且與該內封件的設置凹槽相配合形成一個供該葉輪單元的葉輪容置的葉輪室,并由其鄰近該內封件的第二端部的端面與該內封件的外側面及該主體的內表面相配合形成一個第一環形密封空間。該前封蓋包括一個可使該葉輪室與外相連通的汲出通道。該第一密封環設置于該第一環形密封空間,用以防止位于該葉輪室的液體進入該前封蓋端面與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接觸處縫隙而滲漏于外。較佳地,該立式泵主體裝置還包含一個第二密封環,其中,該內封件鄰近該主體的設置凹槽底面的外表面與該主體的設置凹槽底面相配合形成一個第二環形密封空間,該第二密封環設置于該第二環形密封空間,用以防止位于該葉輪室的液體經由該內封件與該主體的設置凹槽底面間的縫隙,進入該前封蓋與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間的縫隙而滲漏于外。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第一環形密封空間是位于該前封蓋端面與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及該內封件的第二端部端面接觸處縫隙與該內封件第二端部外周面與該主體的設置部內表面接觸處縫隙的交界處,且通過該第一密封環設置于該第一環形密封空間而封閉該交界處,從而防止位于該葉輪室的液體由該交界處進入該前封蓋端面與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接觸處縫隙而滲漏于外。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泵裝置的局部剖面側視圖;圖2是該現有泵裝置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立式泵主體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該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側視圖;圖5是該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3、圖4及圖5,本技術立式泵主體裝置的實施例,適用于安裝于一個馬達2,該馬達具有一個轉動軸21。該立式泵主體裝置包含一個主體3、一個內封件4、一個葉輪單元5、一個前封蓋6、一個第一密封環7及一個第二密封環8。該主體3包括位于兩相反端部的一個連接該馬達2的連接部31及一個設置部32、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2的轉動軸21穿設的設置穿孔33,及一個位于該設置部32且與該設置穿孔33相連通的設置凹槽34。該內封件4設置于該主體3的設置凹槽34及設置穿孔33且該內封件4外側面靠抵該主體3內表面,包括一個位于該主體3的設置穿孔33內的第一端部41、一個相反于該第一端部41且位于該主體3的設置凹槽34的第二端部42、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2的轉動軸21穿設的設置穿孔43及一個位于該第二端部42端面且與該設置穿孔43相連通的設置凹槽44。該葉輪單元5包括一個轉動軸套管51及一個連接于該轉動軸套管51 —端部的葉輪52。該轉動軸套管51穿設于該內封件4的設置穿孔43及該主體3的設置穿孔33,且套設于該馬達2的轉動軸21。該葉輪52設置于該內封件4的設置凹槽44且套設于該馬達2的轉動軸21端部,從而該葉輪單元5可隨著該轉動軸21旋轉。該前封蓋6蓋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式泵主體裝置,適用于安裝于一個馬達,該馬達具有一個轉動軸,該立式泵主體裝置包含一個主體、一個內封件、一個葉輪單元、一個前封蓋及一個第一密封環,該主體包括位于兩相反端部的一個連接該馬達的連接部及一個設置部、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的轉動軸穿設的設置穿孔,及一個位于該設置部且與該設置穿孔相連通的設置凹槽;該內封件設置于該主體的設置凹槽及設置穿孔且該內封件外側面靠抵該主體內表面,該內封件包括一個位于該主體的設置穿孔內的第一端部、一個相反于該第一端部且位于該主體的設置凹槽的第二端部、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的轉動軸穿設的設置穿孔及一個位于該第二端部端面且與該設置穿孔相連通的設置凹槽;該葉輪單元包括一個轉動軸套管及一個連接于該轉動軸套管一端部的葉輪,該轉動軸套管穿設于該內封件的設置穿孔及該主體的設置穿孔,且套設于該馬達的轉動軸,該葉輪設置于該內封件的設置凹槽且套設于該馬達的轉動軸端部;該前封蓋蓋設于該主體的設置部端面,且與該內封件的設置凹槽相配合形成一個供該葉輪單元的葉輪容置的葉輪室,該前封蓋包括一個可使該葉輪室與外相連通的汲出通道,其特征在于:該前封蓋由其鄰近該內封件的第二端部的端面與該內封件的外側面及該主體的內表面相配合形成一個第一環形密封空間,該第一密封環設置于該第一環形密封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式泵主體裝置,適用于安裝于一個馬達,該馬達具有一個轉動軸,該立式泵主體裝置包含一個主體、一個內封件、一個葉輪單元、一個前封蓋及一個第一密封環,該主體包括位于兩相反端部的一個連接該馬達的連接部及一個設置部、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的轉動軸穿設的設置穿孔,及一個位于該設置部且與該設置穿孔相連通的設置凹槽;該內封件設置于該主體的設置凹槽及設置穿孔且該內封件外側面靠抵該主體內表面,該內封件包括一個位于該主體的設置穿孔內的第一端部、一個相反于該第一端部且位于該主體的設置凹槽的第二端部、一個沿著其軸線貫穿且供該馬達的轉動軸穿設的設置穿孔及一個位于該第二端部端面且與該設置穿孔相連通的設置凹槽;該葉輪單元包括一個轉動軸套管及一個連接于該轉動軸套管一端部的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丁財
    申請(專利權)人:日益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AV高清无码| 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