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多控電、空開關。能實現電、氣一體控制。能分別控制多個方位上多層的電、氣副開關,從而實現對多個電路和氣路的通斷控制。主開關盒(1)和凸輪(2)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多個位置,這里以八個位置為例。主開關盒(1)的外部每個位置可以安裝一個副開關(21),主開關盒(1)內部的凸輪(2)根據需要也對應有相同數量的觸指(63),這里以八個為例。轉動扳鈕(4)帶動凸輪(2)同步轉動。凸輪(2)上的觸指(63)抵壓主開關盒(1)內部的副開關軸(32),從而控制主開關盒(1)外部副開關(21)的通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開關,具體說是涉及一種能夠控制電路和空氣管路的開關。
技術介紹
現有的開關含有以下缺陷:1、不能直接控制空氣管路。需要其他輔助裝置才能控制空氣管路。2、不能同時控制多個電、氣通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克服了上述缺點。能實現電、氣一體控制。能分別控制多個方位上多層的電、氣副開關,從而實現對多個電路和氣路的通斷控制。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的電副開關具有獨立控制電源通、斷的功能。氣副開關具有獨立控制空氣管路通斷的功能。2、本專利技術具有多個位置和多層結構。能分別控制每個位置上的每層副開關,從而實現一鍵多控。2、本專利技術具有定位功能,能夠精準的定位控制每個位置和每層的副開關。4、本專利技術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觸指結構的凸輪,在旋轉扳鈕時來控制每個位置副開關的通斷。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說明。圖1為副開關電一常開結構原理圖。圖2為副開關氣一常閉結構原理圖。圖3為副開關電一常閉結構原理圖。圖4為副開關氣一常開結構原理圖。圖5為定位器結構原理圖。圖6為定位層結構原理圖。圖7為凸輪結構圖。圖8為內部結構正視圖。圖9為內部結構俯視圖。本專利技術由:主開關盒⑴;凸輪⑵;軸心⑶;扳鈕⑷;定位輪(10);上凸輪帽(11);下凸輪帽(12);下軸心帽(13);上軸心帽(14);副開關(21);副開關盒I (31);副開關軸(32 )上彈簧(33 );下彈簧(34 )左接線柱(35 );右接線柱(36 );螺母孔(37 );動觸頭(38);定位軸(40);進氣嘴(41);排氣嘴(42);定位器盒(43);橡皮堵(44);氣孔(45);定位器I(50);副開關盒2 (51);定位器2 (52);副開關盒3 (61);凸輪孔(62);觸指(63);副開關盒4 (71)組成。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如(圖1)所示,副開關盒2 (51)左右兩邊鑲嵌有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用來連接導線。此副開關的常態為常開狀態。動觸頭(38)在上彈簧(33)和下彈簧(34)的定位下使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呈斷開狀態。在壓力作用下副開關軸(32 )向上移動一定行程后將帶動動觸頭(38 )接通左接線柱(35 )和右接線柱(36),使之呈導通狀態。開關軸(32)在下彈簧(34)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超行程。使動觸頭(38)具有一定的接觸壓力。消除副開關軸(32)的壓力,動觸頭(38)在上彈簧(33)的作用下斷開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的連接。如(圖2)所示,此副開關為的常態為常閉狀態。橡皮堵(44)在上彈簧(33)的作用下是堵主氣孔(45)的,壓縮空氣由進氣嘴(41)進入副開關盒3(61)后呈閉塞狀態。當副開關軸(32)受到一定的壓力,克服上彈簧(33)的彈力后帶動橡皮堵(44)上移,打開氣孔(45)。進氣嘴(41)進入副開關盒3 (61)的壓縮空氣就可以通過氣孔(45)由排氣嘴(42)排出。消除外力,橡皮堵(44)在上彈簧(33)的作用下恢復對氣孔(45)的封閉。如(圖3)所示,副開關盒I (31)左右兩邊鑲嵌有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用來連接導線。此副開關的常態為常閉狀態。動觸頭(38)在上彈簧(33)的作用下使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呈連通狀態。副開關軸(32)在壓力作用下向上移動一定行程后將帶動動觸頭(38)向上移動,斷開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使之呈斷開狀態。消除壓力,動觸頭(38)在上彈簧(33)的作用下恢復常態。接通左接線柱(35)和右接線柱(36)。如(圖4)所示,此副開關為的常態為常開狀態。橡皮堵(44)固定在芯軸(43)上,在上彈簧(33)和下彈簧(34)的作用下保持對氣孔(45)呈開放狀態。橡皮堵(44)在上彈簧(33)和下彈簧(34)的作用下保持對氣孔(45)的開放狀態。這樣壓縮空氣由進氣嘴(41)進入副開關盒4(71)后經過氣孔(45),再由排氣嘴(41)排出。當副開關軸(32)受到向上的壓力,克服上彈簧(33)的彈力后帶動橡皮堵(44)上移,封閉氣孔(45)。壓縮空氣由進氣嘴(41)進入副開關盒4 (71)后就呈閉塞狀態。并且橡皮堵(44)在下彈簧(34)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壓力,也使副開關軸(32)具有一定的行程。消除外力,橡皮堵(44 )在上彈簧(33 )的作用下重新開放氣孔(45 )。如(圖5 )所示,定位軸(40 ) —半在定位器盒(43 )內部,一半在定位器盒(43 )外部。定位軸(40 )內部一段在定位彈簧(41)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彈力。定位軸(41)外部的尖端呈圓形。如(圖6)所示,主開關盒(I)和定位輪(10)根據需要可以具有多個位置,這里以八位置為例。定位層可根據需要安裝多個定位器,這里以兩個為例。主開關盒(I)有八個位置,其內部的定位輪(10)對應八個槽。定位輪(10)能夠圍繞軸心(3)轉動。定位器I (50)和定位器2 (52)能夠對定位輪(10)給予一定的定位壓力。這樣,定位器就能讓定位輪(10)定位八個位置。如(圖7)所示,凸輪(2)的中心有凸輪孔(62)。凸輪(2)的邊沿有的觸指(63)。凸輪(2)可以根據需要擁有不同數量的觸指(63),可以為八個,也可以為一個,這里以八個觸指(63)為例。圖如(圖8)所示,主開關盒(I)外部的副開關(21)和內部的凸輪(2)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同樣層數。以達到控制更多數量的副開關(21)。這里以三層為例。扳鈕(4)、凸輪(2)、定位輪(10)、都穿在軸心(3)上。轉動扳鈕(4),凸輪(2)和定位輪(10)能夠同步轉動。上軸心帽(14)和下軸心帽(13)是固定軸心(3)位置的。上凸輪帽(11)和下凸輪帽(12)是固定凸輪(2)和定位輪(10)在軸心(3)上的位置的。主開關盒(I)的外部還安裝有副開關(21)。主開關盒(I)的外部安裝有定位器,對內部的定位輪(10)定位。轉動扳鈕(4),定位器和凸輪(2)同步轉動,輪(2)上的觸指(63)控制開關盒(I)外部相應位置上的副開關(21)。如(圖9)所示,主開關盒(I)和凸輪(2)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多個位置,這里以八個位置為例。主開關盒(I)的外部每個位置可以安裝一個副開關(21),主開關盒(I)內部的凸輪(2)根據需要也對應有相同數量的觸指(63),這里以八個為例。轉動扳鈕(4)帶動凸輪(2)同步轉動。凸輪(2)上的觸指(63)抵壓主開關盒(I)內部的副開關軸(32),從而控制主開關盒(I)外部副開關(21)的通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專利技術多控電、空開關由:主開關盒(1);凸輪(2);軸心(3);扳鈕(4);定位輪(10);上凸輪帽(11);下凸輪帽(12);下軸心帽(13);上軸心帽(14);副開關(21);副開關盒1(31);副開關軸(32)上彈簧(33);下彈簧(34)左接線柱(35);右接線柱(36);螺母孔(37);動觸頭(38);定位軸(40);進氣嘴(41);排氣嘴(42);定位器盒(43);橡皮堵(44);氣孔(45);定位器1(50);副開關盒2(51);定位器2(52);副開關盒3(61);凸輪孔(62);觸指(63);副開關盒4(71)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本發明多控電、空開關由:主開關盒⑴;凸輪⑵;軸心⑶;扳鈕⑷;定位輪(10);上凸輪帽(11);下凸輪帽(12);下軸心帽(13);上軸心帽(14);副開關(21);副開關盒I (31);副開關軸(32)上彈簧(33);下彈簧(34)左接線柱(35);右接線柱(36);螺母孔(37);動觸頭(38);定位軸(40);進氣嘴(41);排氣嘴(42);定位器盒(43);橡皮堵(44);氣孔(45);定位器I (50);副開關盒2 (51);定位器2 (52);副開關盒3 (61);凸輪孔(62);觸指(63);副開關盒4 (71)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副開關電一常開能夠控制電源通斷的開關,在正常狀態下處于斷開狀態,反之接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副開關氣一常閉能夠控制空氣管路通斷的開關,在正常狀態下處于對空氣管路閉塞狀態,反之為開放狀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副開關電一常閉能夠控制電源通斷的開關,在正常狀態下處于閉合狀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永杰,
申請(專利權)人:劉永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