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彈性軸承。一種彈性軸承,包括滾動體、內圈和外圈,內圈和外圈上均設有與滾動體對應的滾道,內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體上沿軸向間隔設置的滾道與滾道之間或者滾道與用于支撐各自圈體的端面之間具有用于傳遞軸向作用力的載荷傳遞段,內圈和/或外圈的載荷傳遞段上沿圍繞彈性軸承軸線的周向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沿軸向兩側分布的孔壁的長孔,還設有沿周向間隔分開各長孔的間隔連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孔壁的彈性變形對載荷傳遞段承受的軸向作用力進行緩沖的彈性緩沖結構。長孔與間隔連接部形成的彈性緩沖結構能夠在載荷傳遞段承受軸向作用力時保持載荷的傳遞并依靠孔壁的彈性變形而緩沖軸向作用力,從而減緩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軸向沖擊載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軸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彈性軸承。
技術介紹
滾動軸承的工作是依靠滾動體與滾道的滾動配合實現,滾動體與滾道兩者之間有嚴格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以保證滾動軸承的旋轉精度,減小滾動阻力,保證軸承的靈活轉動和使用壽命。但是,一些滾動軸承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軸向力,并且會受到很大的軸向沖擊及振動,例如在火炮或火箭發射等環境下的軸向定位軸承。若軸向沖擊過大,使用過程中會使滾道和滾動體的接觸點發生永久性塑性變形,受到沖擊后的軸承,在之后需要運轉時由于滾道變形,旋轉精度遭到破壞,性能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要求,甚至不能轉動,無法使用。例如角接觸球軸承,是使用非常廣泛的一類滾動軸承,包括外圈、內圈、滾動體,滾動體一般為鋼球,使用時鋼球滾動支撐在內圈與外圈的對應配合面之間,該配合面為與鋼球適配的滾道。外圈具有與鋼球滾動配合的外圈滾道和與供適配的外圈支座支撐的外圈支撐端,內圈具有與鋼球滾動配合的內圈滾道和供適配轉軸上的軸向擋止結構支撐的內圈支撐端,在軸承承受軸向載荷時,外圈支撐端和內圈支撐端分別承受相向的軸向作用力并傳遞到滾動體處,使滾動體滾動擠壓在外圈滾道和內圈滾道上。但是,在存在軸向沖擊的使用場合,若沖擊力過大,外圈滾道和內圈滾道的對應滾道將被鋼球擠壓產生塑性變形,導致鋼球無法正常滾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緩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軸向沖擊載荷的彈性軸承。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彈性軸承,包括滾動體、內圈和外圈,所述內圈和外圈上均設有與所述滾動體對應的滾道,所述內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體上沿軸向間隔設置的滾道與滾道之間或者滾道與用于支撐各自圈體的端面之間具有用于傳遞軸向作用力的載荷傳遞段,內圈和/或外圈的載荷傳遞段上沿圍繞彈性軸承軸線的周向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沿軸向兩側分布的孔壁的長孔,還設有沿周向間隔分開各所述長孔的間隔連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彈性變形對載荷傳遞段承受的軸向作用力進行緩沖的彈性緩沖結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間隔連接部能夠間隔開各長孔,并且能夠保持整個外圈與外圈支座的固定或者保持整個內圈與轉軸的固定和載荷的傳遞,長孔與間隔連接部形成的彈性緩沖結構能夠在載荷傳遞段承受軸向作用力時依靠孔壁的彈性變形而緩沖軸向作用力,從而減緩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軸向沖擊載荷。所述彈性緩沖結構沿彈性軸承的軸向排列布置有至少兩組,相鄰的兩組彈性緩沖結構中任意一組中的長孔與另一組中的間隔連接部是沿軸向對應設置而使相鄰的兩組彈性緩沖結構中的長孔沿圓周方向交錯分布。上述結構能夠使其中一組彈性緩沖結構中的間隔連接部頂壓相鄰組的長孔,使對應的長孔孔壁在收到沖擊時發生緩沖變形,進一步起到緩沖作用,更好地減緩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沖擊力。所述外圈具有沿軸向間隔設置的兩條滾道,所述內圈具有兩只并通過兩組對應的滾動體分別滾動裝配在外圈的對應滾道上,所述彈性緩沖結構設置于所述外圈的兩條滾道之間。采用該結構軸承結構簡單,能夠承受雙向的軸向載荷,并在受到軸向沖擊時壓縮外圈兩端的兩對應滾道之間的彈性緩沖結構,起到減緩沖擊的作用。所述彈性緩沖結構沿彈性軸承的軸向排列布置有兩組,各組彈性緩沖結構中長孔的數量為三個。彈性緩沖結構沿軸向設置兩組在發揮緩沖作用的同時,能夠保證圈體的結構強度,各組的長孔數量設為三個便于加工,支撐穩定。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中一種彈性軸承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本專利技術中一種彈性軸承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中各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外圈,11長孔,12間隔連接部,2內圈,3鋼球,4保持架。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中一種彈性軸承的一個實施例如圖f圖2所示,一種彈性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包括外圈1、兩只成對布置的內圈2、作為滾動體的鋼球3、及保持架4。各內圈2均通過一組鋼球3分別滾動裝配在外圈I軸向兩端的兩對應滾道配合面上,從而在承受軸向載荷時對滾道配合面施加相向的軸向作用力。外圈I兩端的兩對應滾道配合面之間為載荷傳遞段,在彈性軸承承受軸向載荷時,能夠向鋼球3傳遞相向的軸向作用力。該載荷傳遞段上設有彈性緩沖結構,彈性緩沖結構包括沿周向圍繞外圈I的一周設置的三個長孔11、沿周向間隔分開各所述長孔11的間隔連接部12 ;各長孔11均具有沿軸向兩側分布的孔壁。彈性緩沖結構沿彈性軸承的軸向間隔分布有兩組,共六個長孔、六個間隔連接部。兩組彈性緩沖結構中任意一組中的長孔11與另一組中的間隔連接部12是沿軸向對應設置,而使相鄰的兩組彈性緩沖結構中的長孔沿圓周方向交錯分布。各長孔11可以通過圓盤銑刀或者砂輪片磨削等方式切出,加工成本低。使用中,彈性軸承在受到大的軸向沖擊載荷時,外圈I中間的彈性緩沖結構中的孔壁出現變形,吸收大部分的沖擊能量,鋼球3和滾道配合面之間的接觸應力增加不大,不會導致鋼球3在滾道配合面上壓出不能恢復的塑性變形坑,保證承受沖擊后軸承仍能夠正常運轉,有效的解決了軸承不能承受大的軸向沖擊載荷的問題。而長孔11的彈性阻尼和剛度可以通過兩組彈性緩沖結構中長孔11的軸向距離、各長孔11的圓周開孔角度來調節,彈性變形的有效距離由長孔相對孔壁之間的距離來調節,以滿足系統的使用要求。上述技術方案中的長孔還可以吸收軸承運轉時本身的振動能量,減低軸承振動對主機系統的影響,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在上述實施例中,內圈2相向成對設置有兩個并裝配在外圈I的軸向兩端,長孔11是設置在外圈I的中部,并且彈性緩沖結構的數量為兩組,每組中長孔為三個,在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例中,內圈2也可以設置為一個,此時,內圈和/或外圈可以沿軸向延伸,并在用于傳遞軸向作用力的載荷傳遞段設置彈性緩沖結構。而彈性緩沖結構的數量也可以設置為一組或三組以上,均可以依靠長孔孔壁的變形實現減緩沖擊的效果,而各組彈性緩沖結構中長孔的數量也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中的三個,例如可以設置為兩個或四個,同樣均勻布置,仍然可以滿足穩定支撐和減緩沖擊的使用要求。另外,上述實施例中滾動體為鋼球,在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例中,軸承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滾動體,例如采用圓柱滾子,不影響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彈性軸承,包括滾動體、內圈和外圈,所述內圈和外圈上均設有與所述滾動體對應的滾道,所述內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體上沿軸向間隔設置的滾道與滾道之間或者滾道與用于支撐各自圈體的端面之間具有用于傳遞軸向作用力的載荷傳遞段,其特征在于:內圈和/或外圈的載荷傳遞段上沿圍繞彈性軸承軸線的周向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沿軸向兩側分布的孔壁的長孔,還設有沿周向間隔分開各所述長孔的間隔連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彈性變形對載荷傳遞段承受的軸向作用力進行緩沖的彈性緩沖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彈性軸承,包括滾動體、內圈和外圈,所述內圈和外圈上均設有與所述滾動體對應的滾道,所述內圈和/或外圈在各自圈體上沿軸向間隔設置的滾道與滾道之間或者滾道與用于支撐各自圈體的端面之間具有用于傳遞軸向作用力的載荷傳遞段,其特征在于:內圈和/或外圈的載荷傳遞段上沿圍繞彈性軸承軸線的周向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沿軸向兩側分布的孔壁的長孔,還設有沿周向間隔分開各所述長孔的間隔連接部而形成用于依靠所述孔壁的彈性變形對載荷傳遞段承受的軸向作用力進行緩沖的彈性緩沖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性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緩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世東,臧穩通,孫北奇,謝鵬飛,于曉凱,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