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煉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改變轉爐出鋼后的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LF爐精煉造渣制度和VD真空處理入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轉爐出鋼后加入SiCaBa粉,減少爐渣中氧含量;2)在保證鋼中全氧條件下,控制SiCaBa粉脫氧劑加入量;3)加入白灰和鋁礬土采用二次造渣法;4)VD爐破空后在吹氬點加入鎂質覆蓋劑蓋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鋼水中B類夾雜物等級降低到0.5級以下,杜絕了發生由于全鋁不合改鋼的情況,并且鋼中全鋁含量比標準低了0.0010%,提高了重軌煉成率,能為鋼鐵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煉鋼
,尤其涉及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客專鐵路的發展,對高速重軌鋼,特別是350、380km/h的重軌鋼需求量已越來越高,但對鋼質的要求也提高了,主要是鋼水潔凈度的要求。鐵道部新下發的《高速鐵路用鋼軌》TB/T 3276 2011,規定250km/h及以上鐵路用鋼軌的B類夾雜物要求彡1.0級。傳統工藝采用主要是在使用原材料上采取無鋁工藝生產,但由于合金、原材料中都含有一定的殘鋁,而此部分殘鋁又完全進入到鋼水中無法排除,形成Al2O3夾雜物,導致重軌鋼中B類夾雜物(氧化鋁)增加,當高速重軌鋼中B類夾雜物含量超過標準上限要求時,只能被迫改成其他低要求鋼軌品種,既影響了正常的生產計劃,又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通過采取轉爐出鋼后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及精煉造渣制度的改變,并對頂渣進行處理,實現低堿度渣的生產,提高鋼水潔凈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從改變轉爐出鋼后的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LF爐精煉造渣制度和VD真空處理入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I)轉爐出鋼后加入0.5 0.7kg/噸鋼的SiCaBa粉,減少爐渣中氧含量,當煉鋼下渣時,每罐再加入1.0 1.4kg/噸鋼的SiCaBa粉,渣中目標氧含量為18 22%,同時采用加入2 3kg/噸鋼的硅鈣鋇鐵進行鋼水脫氧;2) LF爐處理前期,加熱前加入0.7 0.8kg/噸鋼的SiCaBa粉,在保證鋼中全氧條件下,控制SiCaBa粉加入量不大于1.0kg/噸鋼,要求LF處理時間不小于28min ;3) LF爐加熱前加入預熔合成渣1.5 1.8kg/噸鋼,取消螢石加入,加入1.5 2.0kg/噸鋼的白灰和0.4 0.5kg/噸鋼和鋁礬土,白灰與鋁礬土加入量比例為(3.5 4.0):1,采用二次造渣法;4)VD真空保壓期間気氣壓力不小于0.15Mpa,保壓總時間不少于18min,lS氣流量300 500NL/min,保壓期間后3 5min時間內采用180 220NL/min小流量氬氣操作,要求吹氬效果保證液面翻動直徑不小于150 200mm,破空后在吹氬點加入1.0 1.2kg/噸鎂質覆蓋劑蓋罐,以促進鋼中Al2O3夾雜物上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鋼水中B類夾雜物等級降低到0.5級以下,杜絕了發生由于全鋁不合改鋼的情況,并且鋼中全鋁含量比標準低了 0.0010%,提高了重軌煉成率,能為鋼鐵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針對高速鐵路用軌鋼生產要求和產生B類夾雜物原因,降低鋼水中Al2O3含量,具體從改變轉爐出鋼后的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LF爐精煉造渣制度和VD真空處理入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I)轉爐爐后采用復合脫氧的方式,轉爐出鋼后加入0.5 0.7kg/噸鋼的SiCaBa粉,減少爐渣中氧含量,當煉鋼下渣時,每罐再加入1.0 1.4kg/噸鋼的SiCaBa粉,渣中目標氧含量為18 22%,同時采用加入2 3kg/噸鋼的硅鈣鋇鐵進行鋼水脫氧;2) LF爐處理前期,LF爐每罐加熱前加入0.7 0.8kg/噸鋼的SiCaBa粉,在保證鋼中全氧條件下,控制SiCaBa粉的加入量不大于1.0kg/噸鋼,要求LF處理時間不小于28min,以保證鋼水中的夾雜物充分上浮,禁止采用鋁質脫氧劑;3) LF爐加熱前加入預熔合成渣1.5 1.8kg/噸鋼,成渣速度快,保證埋弧效果,取消螢石加入,杜絕螢石的質量不穩定造成化渣不良,加入1.5 2.0kg/噸鋼的白灰和0.4 0.5kg/噸鋼的鋁礬土,白灰與鋁礬土加入量比例為(3.5 4.0): 1,采用二次造渣法,保證調整成分的條件下,控制白灰的加入量,即降低了爐渣堿度,以抑制爐渣中Al2O3溶解到鋼中,并由此達到降低鋼中全鋁含量的目的;為防止鋼水二次氧化,調C、S1、Mn等成分應一次成功,避免多次大氬氣攪拌;4)VD真空保壓期間気氣壓力不小于0.15Mpa,保壓總時間不少于18min,lS氣流量300 500NL/min,保壓期間后3 5min時間內采用180 220NL/min小流量氬氣操作,要求吹氬效果保證液面翻動直徑不小于150 200mm,破空后在吹氬點加入1.0 1.2kg/噸鎂質覆蓋劑蓋罐,以促進鋼中Al2O3夾雜物上浮。 LF爐精煉渣系最終成份理想目標范圍見下表I。表I權利要求1.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改變轉爐出鋼后的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LF爐精煉造渣制度和VD真空處理入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O轉爐出鋼后加入0.5 0.7kg/噸鋼的SiCaBa粉,減少爐渣中氧含量,當煉鋼下渣時,每罐再加入1.0 1.4kg/噸鋼的SiCaBa粉,渣中目標氧含量為18 22%,同時采用加入2 3kg/噸鋼的硅鈣鋇鐵進行鋼水脫氧; 2)LF爐處理前期,加熱前加入0.7 0.8kg/噸鋼的SiCaBa粉,在保證鋼中全氧條件下,控制SiCaBa粉加入量不大于1.0kg/噸鋼,要求LF處理時間不小于28min ; 3)LF爐加熱前加入預熔合成渣1.5 1.8kg/噸鋼,取消螢石加入,加入1.5 2.0kg/噸鋼的白灰和0.4 0.5kg/噸鋼和鋁礬土,白灰與鋁礬土加入量比例為(3.5 4.0):1,采用二次造渣法; 4)VD真空保壓期間気氣壓力不小于0.15Mpa,保壓總時間不少于18min, IS氣流量300 500NL/min,保壓期間后3 5min時間內采用180 220NL/min小流量氬氣操作,要求吹氬效果保證液面翻動直徑不小于150 200mm,破空后在吹氬點加入1.0 1.2kg/噸鎂質覆蓋劑蓋罐,以促進鋼中Al2O3夾雜物上浮。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煉鋼
,尤其涉及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改變轉爐出鋼后的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LF爐精煉造渣制度和VD真空處理入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轉爐出鋼后加入SiCaBa粉,減少爐渣中氧含量;2)在保證鋼中全氧條件下,控制SiCaBa粉脫氧劑加入量;3)加入白灰和鋁礬土采用二次造渣法;4)VD爐破空后在吹氬點加入鎂質覆蓋劑蓋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鋼水中B類夾雜物等級降低到0.5級以下,杜絕了發生由于全鋁不合改鋼的情況,并且鋼中全鋁含量比標準低了0.0010%,提高了重軌煉成率,能為鋼鐵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文檔編號C21C7/06GK103146882SQ201310095190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3日專利技術者王寧, 尚世震, 陳兆軍, 劉敏, 臧紹雙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控制高速鐵路用鋼軌B類夾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改變轉爐出鋼后的合金加入品種、爐后脫氧制度、LF爐精煉造渣制度和VD真空處理入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轉爐出鋼后加入0.5~0.7kg/噸鋼的SiCaBa粉,減少爐渣中氧含量,當煉鋼下渣時,每罐再加入1.0~1.4kg/噸鋼的SiCaBa粉,渣中目標氧含量為18~22%,同時采用加入2~3kg/噸鋼的硅鈣鋇鐵進行鋼水脫氧;2)LF爐處理前期,加熱前加入0.7~0.8kg/噸鋼的SiCaBa粉,在保證鋼中全氧條件下,控制SiCaBa粉加入量不大于1.0kg/噸鋼,要求LF處理時間不小于28min;3)LF爐加熱前加入預熔合成渣1.5~1.8kg/噸鋼,取消螢石加入,加入1.5~2.0kg/噸鋼的白灰和0.4~0.5kg/噸鋼和鋁礬土,白灰與鋁礬土加入量比例為(3.5~4.0):1,采用二次造渣法;4)VD真空保壓期間氬氣壓力不小于0.15Mpa,保壓總時間不少于18min,氬氣流量300~500NL/min,保壓期間后3~5min時間內采用180~220NL/min小流量氬氣操作,要求吹氬效果保證液面翻動直徑不小于150~200mm,破空后在吹氬點加入1.0~1.2kg/噸鎂質覆蓋劑蓋罐,以促進鋼中Al2O3夾雜物上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寧,尚世震,陳兆軍,劉敏,臧紹雙,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