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設計堿基替換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標記的方法,該方法針對由于平常所用的TaqDNA聚合酶要進行正常擴增,其5′可以不需要與模板完全匹配,而其3′要求完全配對。針對這個特性,可以特異地將所發現的SNP位點設計在引物3′位置;針對突變型的基因設計的引物與野生型的基因會形成3′端錯配,導致不能正常擴增;同樣以野生基因設計的引物與突變型基因的3′端產生錯配,也同樣在突變型個體基因組中不能正常擴增。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兩次PCR,再通過特定技術檢測PCR結果,可以方便地確定該個體SNP位點的基因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SNP檢測
,尤其涉及一種設計堿基替換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標記的方法。
技術介紹
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標記技術,屬于新一代的標記技術。常用來表不不同生物個體在同一等位基因處個別堿基的差異,常常出現的單核苷酸多態性有堿基替換、堿基的插入缺失。目前,SNP是所發現的生物中存在最廣泛的變異類型,即使在不同生物個體中序列差異不大的基因中也存在一定數量的SNP位點,因此是植物遺傳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標記。作為新興的分子標記,SNP有如下優點:數量多分布廣,SNP比微衛星標記密度更高,是等位基因間序列差異最為普遍的類型;SNP具有二態性特點,其不再以DNA序列長度的不同來檢測多態性,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基因的檢測;在啟動子區的SNP可能對基因的表達造成影響,而在編碼序列的SNP可能會影響到所編碼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是目前遺傳研究的熱點。目前,檢測SNP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如下幾種: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在已有的DNA數據庫中搜索SNP,這種方法比較直接、快捷;單鏈構象多態性(SSCP),通過個別堿基的變化影響DNA的構象的原理來檢測SNP,操作簡單、經濟、適用面廣。但影響因素較多,如電泳溫度、凝膠濃度均可影響其靈敏性,所以穩定性不高;酶切法,基因中個別堿基的變化,可造成原來基因中部分酶切位置的變化,通過特異酶切割所擴增的序列,產生大小不一的切割片段,再利用簡單的檢測手段來可達到區分該位點的目的。酶切檢測法方便、準確,但只能分析酶切位點處的SNP,而不能檢測酶切位點以外的SNP,所以有一定局限性;雜交法,如DNA芯片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檢測速度,但價格較昂貴;測序法,對不同個體等位基因片段進行測序分析,檢測序列中的堿基變異。該法直觀、準確,但工作量大,價格昂貴;PCR法,利用引物序列3'端的SNP不能與模板有效結合,導致PCR擴增結果的不一,通過特定的手段檢測PCR結果來達到確定SNP位點的目的。PCR法方便快捷但受較多其它因子的干擾,重復性較差。利用SNP標記,人們已成功標記了一些抗病、抗逆和優質基因(Buren etal.2000 ;Brooks et al.2006 ;Mondini et al.2012)。從以上方法可以看出,目前常用的方法存在穩定性不高、有一定局限性、價格較昂貴、重復性差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計堿基替換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標記的方法,在獲得基因序列后,針對該基因的變異開發相應的功能標記,對研究基因的功能并有效利用該基因提供堅實的基礎。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設計堿基替換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標記的方法,該方法將所發現的SNP位點設計在引物3'位置;該方法通過兩次PCR,再通過技術檢測PCR結果,確定出個體SNP位點的基因型。進一步,該方法引物設計方法為:兩個個體相同的基因處有一個T堿基和C堿基的替換,由Allelel特異位點T設計特異引物P1,同樣由Allele2特異位點C設計特異引物P2 ;兩對引物在Genotypel中擴增時,Pl引物能夠正常擴增出PCR產物,P2引物不能正常擴增而沒有PCR產物,確定該基因的基因型為TT ;用相同的方法擴增可以確定Gen0type2基因型為CC ;若兩者都能得到擴增產物,可確定Genotype3基因型為TC,從而分析出SNP位點。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針對由于平常所用的TaqDNA聚合酶要進行正常擴增,其5'可以不需要與模板完全匹配,而其3'要求完全配對。針對這個特性,可以特異地將所發現的SNP位點設計在引物3'位置;針對突變型的基因設計的引物與野生型的基因會形成3'端錯配,導致不能正常擴增;同樣以野生基因設計的引物與突變型基因的3'端產生錯配,也同樣在突變型個體基因組中不能正常擴增。本專利技術通過兩次PCR,再通過特定技術檢測PCR結果,可以方便地知道該個體SNP位點的基因型。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等位基因特異PCR技術原理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AS-PCR引物設計;黑體表示加入的錯配堿基;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AS-PCR引物組合篩選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部分F2后代基因分型結果;泳道1-20為F2代第300-319個單株的基因型結果;`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AS-PCR引物在24個品種中的擴增;M:DNA Ladder ;1中國春;2蘭考大粒;3長武0318 ;4鄭麥366 ;5煙農192 ;6西農979 ;7皖麥38 ;8濟麥22 ;9鄭麥9623 ;10皖麥50 ;11小偃22 ;12周麥18 ;13四川大粒;14陜麥229 ;15淮麥20 ;16西農 2611 ;17 西農 9871 ;18 蘭考 185 ;19 鄭麥 0856 ;20 明賢 169 ;21BYL3 ;22 大地 98 ;23 宿7075 ;24 徐麥 9074 ;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5個品種的籽粒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1表示的是該技術引物設計原理,兩個個體相同的基因處有一個T堿基和C堿基的替換。這樣可以由Al I e I e I特異位點T設計特異引物PI,同樣由Al I e I e2特異位點C設計特異引物P2(圖1A)。兩對引物在Genotypel中擴增時,Pl引物能夠正常擴增出PCR產物,P2引物不能正常擴增而沒有PCR產物(圖1B),可以確定該基因的基因型為TT;用相同的方法擴增可以確定Genotype2基因型為CC ;若兩者都能得到擴增產物,可確定Genotype3基因型為TC。這樣可通過簡單的電泳技術來分析該SNP位點(圖1C)。本專利技術用克隆的小麥粒重基因TaGW2的大小粒品種堿基差異為例,該基因全長cDNA1275bp,大粒品種蘭考大粒在977bp處和小粒品種中國春相比有一個“T”堿基的插入,其余部分堿基基本相同,如圖2所示,在突變位點處,根據蘭考大粒的序列設計了三個引物:F4、F6和R4。其中F4、F6為上游引物分別在其3'端第2位和第3位加入錯配堿基G ;R4為下游引物在其3'端第2位加入了錯配堿基G。由中國春的序列設計一個引物F5,在其3 ^端第2位引入錯配堿基G。此外,還分別在突變位點兩側200bp處設計一對內參引物F3和R3,擴增片段長度約540bp。通過特異引物F4、F5、F6和R4分別與內參引物F3和R3組合,便形成了 4 套引物組合(TaGW2-AS-Pl、TaGW2_AS_P2、TaGW2_AS_P3 和 TaGW2_AS_P4),用于擴增蘭考大粒和中國春的特異序列。以蘭考大粒特異引物組合(TaGW2-AS-Pl、TaGW2-AS-P3和TaGW2-AS-P4)結合中國春特異引物組合(TaGW2_AS_P2)可鑒定基因型。引物序列列于表I中,由大連寶生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表I AS-PCR引物設計;黑體表示加入的錯配堿基權利要求1.一種設計堿基替換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標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以已知功能基因SNP突變位點為參照,將此位點設計在特異引物的3'位置;通過分別設計Allelel和A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設計堿基替換或插入缺失的SNP分子標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以已知功能基因SNP突變位點為參照,將此位點設計在特異引物的3′位置;通過分別設計Allele1和Allele2特異位點兩對引物,通過兩次PCR,再通過技術檢測PCR結果,確定出個體SNP位點的基因型,通過標記功能驗證及穩定性檢測,將該分子標記用于輔助選擇育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學軍,楊子博,李立群,吳青霞,楊林,邵慧,冉從福,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