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披露了一種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以廢平板玻璃為原料,包含發泡段和退火段,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將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同時在發泡段和退火段增設了穩定段,在燒制過程中不采用模具,在發泡階段和退火階段之間無需出窯加以人工干預,實現了連續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廢玻璃回收利用的
,特別涉及回收利用廢玻璃生產泡沫玻璃的方法。
技術介紹
利用廢玻璃生產防火、防水的保溫、隔音材料一泡沫玻璃,是一條能夠較好地利用廢玻璃的途徑。目前,大多數泡沫玻璃生產企業采用的是“兩步法”生產工藝,特點在于將泡沫玻璃配合料借助于模具在發泡窯中發泡后,在發泡窯外將模具脫除,脫模后的毛坯再送入退火窯中進行退火。在發泡窯和退火窯之間,剛剛完成發泡的泡沫玻璃板坯,溫度高達60(TC,需要人工操作將板坯與不銹鋼模具脫離,然后送入退火窯退火,工人操作勞動強度大、操作條件差、熱損大。并且,“兩步法”采用的模具多為昂貴的耐熱不銹鋼模具,窯外脫模的驟冷、人工脫模過程中的敲打等加速了模具的變形和損耗,增加了生產成本;由于模具變形、損耗,也增加了脫模難度和工序時間,不利于生產的連貫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解決了傳統的生產泡沫玻璃采用的“兩步法”存在的在發泡段與退火段需要脫模導致的工人操作勞動強度大、操作條件差、熱損大等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以廢平板玻璃為原料,包含發泡段和退火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進一步地,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包含:將原料送入所述窯爐,進行連續的燒制、發泡以及退火。進一步地,所述將原料送入窯爐包含:使用螺旋式布料機將所述原料的粉末平鋪在網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再通過所述輸送帶勻速地輸送至所述窯爐中。進一步地,所述原料的粉末粒度達到200 300目。進一步地,所述原料料層寬度在1000 1500mm,厚度在20 40mm。進一步地,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之間還包含穩定段。進一步地,所述穩定段包含:控制溫度由發泡段的溫度降低到610°C至590°C,溫度降速> 30°C /min,并停留30min至60min。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將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同時在發泡段和退火段增設了穩定段,對比現有的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燒制過程中不采用模具,在發泡階段和退火階段之間無需出窯加以人工干預,實現了連續化生產;2、本專利技術避免了高溫發泡階段之后的人工脫模,改善了生產操作環境,減少了熱能損失;3、本專利技術中發泡段與退火段不間斷, 更有利于燒結溫度的精確控制;4、本專利技術避免了傳統方法中模具的清洗、噴脫模劑、轉運等工序,全程無需人工操作,生產可完全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首先將廢平板玻璃破碎、粉化、加助劑混合均勻,平鋪于網帶式輸送機的輸送網帶上,送入集發泡與退火功能為一體的窯爐,連續地經過加熱、燒結、發泡以及退火,成型、穩定、降溫后的泡沫玻璃出爐后,通過布置在輸送帶周邊的切割設備進行冷加工,最終制得標準的泡沫玻璃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包含:首先,對經過清洗、干燥和風選達標的廢平板玻璃進行破碎、加入發泡劑、助熔劑、穩泡劑等助劑后,共同送入球磨機粉磨,使原料粉末的粒度達到200 300目;然后,用螺旋式布料機將原料的粉末平鋪在網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控制料層寬度1000 1500mm,厚度20 40mm。再次,通過輸送帶勻速地輸送,將物料送入集發泡與退火功能為一體的窯爐進行連續的燒制、發泡、穩定以及退火,其中,發泡段、退火段各自的熱工曲線與傳統工藝相同,只是在發泡段與退火段的銜接處,即穩定段,重新設計窯爐熱工曲線,溫度在10分鐘的時間內由900°C降低至600°C并停留30min,然后再轉變至傳統退火爐的熱工曲線。退火完成后的產品為平板狀的泡沫玻璃產品,運送至窯爐出口時,溫度已降至低于100°C,通過布置在輸送帶周邊的切割設備進行冷加工,最終制得標準的泡沫玻璃板。以下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的具體應用實施例:破碎后的廢平板玻璃與1%炭黑,2%硫酸鈉,2%三氧化二銻共同送入球磨機粉磨,控制原料粉末的粒度達到200目。然后用螺旋式布料機將原料粉末均勻地平鋪于輸送機網帶上,控制料層厚度20mm 40mm,寬度IOOOmm 1500mm。燒成制度為:預熱段480°C,停留時間30min ;發泡段860 900°C,停留時間60min ;控 制穩定段快速冷卻至600°C,并停留30min ;退火段分為保溫段和冷卻段,其中保溫段590 500°C,停留2 3h,冷卻段逐漸降溫至常溫,退火周期24h左右。退火完成后的泡沫玻璃運送至窯爐出口時,溫度已降至低于100°C,通過布置在輸送帶兩側和上方的帶鋸對表面和兩側進行切割,再按照《泡沫玻璃絕熱制品》的規格要求將連續的長板材切斷,從輸送帶上取下后對下表面進行打磨磨平,即得泡沫玻璃板狀型材。本專利技術在泡沫玻璃生產過程中不采用模具,在發泡階段和退火階段之間制品無需出窯加以人工干預,實現了連續化生產。與傳統的生產方法相比,本專利技術避免了高溫發泡階段之后的人工脫模,改善了生產操作環境,減少了熱能損失。同時,本方法中發泡與退火工序不間斷,更有利于燒結溫度的精確控制。另外,本方法避免了傳統方法中模具的清洗、噴脫模劑、轉運等工序,全程無需人工操作,生產可完全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產品為泡沫玻璃保溫板材,各項性能滿足國內行業標準《泡沫玻璃絕熱制品》(JCT647-2005)的要求。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以廢平板玻璃為原料,包含發泡段和退火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泡沫玻璃的生產方法,以廢平板玻璃為原料,包含發泡段和退火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段和退火段在同一個窯爐中進行包含:將原料送入所述窯爐,進行連續的燒制、發泡以及退火。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原料送入窯爐包含:使用螺旋式布料機將所述原料的粉末平鋪在網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形成所述原料的料層,再通過所述輸送帶勻速地輸送至所述窯爐中。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向鵬,馮仕章,李冀閩,許曉杰,陳廣飛,賽音巴特爾,
申請(專利權)人:首鋼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