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Ti-MCM-41介孔分子篩的合成方法,該方法是以鈦酸四丁酯為鈦源,在合成母液中加入H2O2作為絡合劑,以抑制鈦酯的水解速度,在家用微波爐中直接合成Ti-MCM-41。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晶化反應時間長、水熱穩定性差、顆粒不均勻、操作復雜等問題,在滿功率700W,30%功率條件下,間歇反應40min,經抽濾、水洗、干燥后,550℃焙燒6h,即得Ti-MCM-41。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的Ti-MCM-41介孔分子篩骨架結構規則、顆粒均勻、熱穩定性高。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可用于Ti-MCM-41分子篩的工業制備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T1-MCM-41介孔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一種在家用微波爐中利用微波對水的介電加熱作用直接進行T1-MCM-41的合成方法。
技術介紹
自從Mobil公司于1992年首次公布了介孔分子篩MCM-41的合成之后,MCM-41的合成和改性成為中孔材料研究的熱點之一。MCM-41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80(Tl200m2/g)、規則的孔道結構及容易調變的大孔徑,使這種材料在精細化工、石油煉制、吸附和分離工程和異相催化等方面都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但是MCM-41表面電荷幾乎呈中性,較少的酸位和晶格缺陷限制了其在催化領域的應用。MCM-41骨架內引入雜原子可以產生活性位,并提高其催化活性,對于雜原子的引入人們進行了大量研究,如:La、Ce、Pt、V、Cr、CU、Ti等。自1994年Corma等采用水熱晶 化法首次制備T1-MCM-41分子篩,并證實它對烯烴的環氧化反應有較好的催化性能后,T1-MCM-41分子篩的獨特結構及其催化氧化性能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因此T1-MCM-41的制備方法也成了人們的研究重點。目前,使用最多的也是比較成熟的合成方法是水熱晶化法,但是水熱合成法最大缺點是晶化時間長(3飛d)。含Ti介孔材料水熱合成中常用的有機Ti源為鈦酸四乙酯(TEOT)和鈦酸四丁酯(TB0T),它們的水解速度都較常用的硅源(如硅酸四乙酯)要快很多,水解生成的TiO2容易導致非骨架鈦的生成,降低了骨架中鈦的含量,并且會促進氧化體系中雙氧水的分解,因此目前在T1-MCM-41的堿性合成體系中常加入季銨堿(如四甲基氫氧化銨)及大量異丙醇或在低溫下操作來抑制鈦酯的水解,避免非骨架鈦的生成,且反應后還需進行除醇操作,過程繁瑣且代價昂貴。研究者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微波法合成分子篩是將分子篩的合成體系置于微波輻射范圍內,利用微波對水的介電加熱作用進行分子篩合成,是一種新型合成方法。與傳統的水熱合成方法相比,微波合成體系能夠同時大量成核,且大幅度縮短晶化時間,得到均勻細小的晶粒。Kang Kyoung-Ku等采用微波反應爸合成出了 T1-MCM-41,但是T1-MCM-41的長程有序性降低了。趙杉林等也采用微波反應釜合成了 T1-MCM-41,晶化時間為2飛h。但是他們均是使用了微波反應釜在微波輻射下進行反應,對于反應設備有一定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T1-MCM-41介孔分子篩的合成方法,以解決目前技術中存在的晶化反應時間長、水熱穩定性差、顆粒不均勻、操作復雜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T1-MCM-41介孔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模板劑母液: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模板劑,將該模板劑融入去離子水中,加入氨水調節pH=ll,攪拌即可; (2)以鈦酸丁酯為鈦源,在步驟(I)中的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30%的H2O2,然后滴加鈦酸丁酯和硅酸乙酯的混合溶液,繼續攪拌Ih ; (3)將步驟(2)中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入家用微波爐,滿功率700W,在滿功率的20% -40%功率條件下,間歇反應30min-50min,樣品經抽濾、水洗、干燥后,放入馬弗爐中500 0C -600°C 焙燒 5h-7h,即得 T1-MCM-41。上述技術方案中鈦源為鈦酸丁酯(TB0T),表面活性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水溶液中加入氨水調節溶液pH=ll,攪拌形成模板劑母液;在母液中加入H2O2 (30%)作為絡合劑,以抑制鈦酯的水解速度;滴加完畢鈦酸丁酯(TBOT)和硅酸乙酯(TEOS)的混合溶液后,攪拌反應Ih ;微波爐加熱功率優選范圍150 300W,晶化時間優選范圍30 50min。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對微波法進行改進,不使用反應釜,在家用微波爐中即可直接合成T1-MCM-41,不僅節省了晶化時間,更重要的是大幅度降低了能耗,簡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設備要求,且所獲得的T1-MCM-41分子篩具有骨架結構規則、顆粒均勻、熱穩定性高的特點,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合成的含鈦MCM-41介孔分子篩的XRD衍射 圖2為本專利技術合成的含鈦MCM-41介孔分子篩的掃描電鏡(SEM) 圖3為本專利技術合成的含鈦MCM-41介孔分子篩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1 將5.4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溶入120ml去離子水中攪拌,加入氨水調節Ph=Il,繼續攪拌形成模板劑母液。在母液中直接加入126ml濃度為30%的H2O2,以抑制鈦酯的水解速度。取22.36ml硅酸乙酯(TEOS)和4.0Oml鈦酸丁酯(TBOT)制成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母液中,滴加完畢繼續攪拌lh。其中,實驗中物料物質的量之比為n(TEOS):n (TBOT):n (NH4OH):n (CTAB):n (H2O2) =1:0.02:1.64:0.15:126。將混合溶液平均分成兩份,一半裝入反應釜,在105°C條件下靜止晶化3d,用于對比實驗;另一半在燒杯中直接放入家用微波爐,滿功率700W,在30%功率條件(即滿功率700W乘30%)下,間歇反應共40min,樣品經抽濾、水洗、干燥后,放入馬弗爐中550°C焙燒6h,即得T1-MCM-41。本實施例T1-MCM-41介孔分子篩的XRD如圖1所示,衍射圖掃描電鏡(SEM)圖如圖2所示,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節省了晶化時間,降低了能耗,簡化了操作方法,并且由圖可知其骨架結構規則、顆粒均勻、熱穩定性高,滿足了要求。實施例2 將10.9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溶入200ml去離子水中攪拌,加入氨水調節Ph=Il,繼續攪拌形成模板劑母液。在母液中直接加入250ml濃度為30%的H202,以抑制鈦酯的水解速度。取44.72ml硅酸乙酯(TEOS)和8.0Oml鈦酸丁酯(TBOT)制成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母液中,滴加完畢繼續攪拌lh。其中,實驗中物料物質的量之比為n(TEOS):n (TBOT):n (NH40H):n (CTAB):n (H202) =1:0.02:1.64:0.15:126。將混合溶液平均分成兩份,一半裝入反應釜,在108°C條件下靜止晶化3.5d ;另一半在燒杯中直接放入美的家用微波爐(也可用其他形式微波爐,滿足使用要求即可),滿功率700W,在35%功率條件下,間歇反應共45min,樣品經抽濾、水洗、干燥后,放入馬弗爐中580°C焙燒5.5h,即得T1-MCM-41。該T1-MCM-41介孔分子篩的XRD如圖1所示;衍射圖掃描電鏡(SEM)圖如圖2所示;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也滿足要求,到達了較好的技術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T1-MCM-41介孔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模板劑母液: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模板劑,將該模板劑融入去離子水中,加入氨水調節pH=ll,攪拌即可; (2)以鈦酸丁酯為鈦源,在步驟(I)中的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Ti?MCM?41介孔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1)制備模板劑母液: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模板劑,將該模板劑融入去離子水中,加入氨水調節pH=11,攪拌即可;(2)以鈦酸丁酯為鈦源,在步驟(1)中的母液中加入一定量的30%的H2O2,然后滴加鈦酸丁酯和硅酸乙酯的混合溶液,繼續攪拌1h;(3)將步驟(2)中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入家用微波爐,滿功率700W,在滿功率的20%?40%功率條件下,間歇反應30min?50min,樣品經抽濾、水洗、干燥后,放入馬弗爐中500℃?600℃焙燒5h?7h,即得Ti?MCM?4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娟,劉猛帥,李俊盼,任騰杰,侯曉燕,翟偉倩,王偉溥,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