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含至少一個置物臺;三軸面膠機構(1),位于所述置物臺上方,所述三軸面膠機構(1)的膠體輸出端為單排針孔結構;對位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塊依附直線導軌上下運動的基板(3);三軸點膠機構(2),位于所述基板(3)上方,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的膠體輸出端為單個針孔結構;固化機構,與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相鄰,所述固化機構光源為UV點光源;其中,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與所述固化機構通過三軸機械手相連。本案提供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可實現液晶觸控屏貼合過程的全自動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化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
技術介紹
液晶觸控屏從結構上劃分,可大致分為三部分:保護玻璃、觸摸屏及液晶顯示屏。液晶觸控屏貼合工藝通常分兩個步驟:首先將保護玻璃與觸摸屏貼合,其次再將觸摸屏與顯示屏貼合;貼合方式分為全貼合及框貼兩種方式。所謂框貼又稱為口字膠貼合,即簡單的以雙面膠將觸摸屏與顯示屏的四邊固定,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顯示屏所采用的貼合方式,其優點在于工藝簡單且成本低廉,但因為顯示屏與觸摸屏間存在著空氣層,在光線折射后顯示效果將大打折扣,故引入全貼合。全貼合(full lamination)技術也稱之為non-air-gap技術,該技術是以水膠或光學膠將面板與觸摸屏以無縫隙的方式完全黏貼在一起。相較于框貼來說,可以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由于其能實現外層玻璃(或觸控面板)與所述面板間黏合層的真空狀態,故可有效避免光線折射問題,大大改善了屏幕效果,增強了屏幕高輝度和高畫質的真實感,甚至在戶外的強光之下,全貼合屏幕仍可清晰顯示內容;此外全貼合可有效避免屏幕進灰,增強觸控模板與面板間結合強度,有效降低顯示面板噪聲對觸控訊號所造成的干擾。雖然說全貼合的優勢巨大,但良品率相對較低,因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甚至面板于貼合過程中的消耗、報廢,必然會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脫泡與貼合良率的控制就會成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通過使用自動化設備進行程序控制及實時監控,替代人工操作將有效控制貼合良率。基于以上所述,全自動化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的制造將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含至少一個置物臺;三軸面膠機構1,位于所述置物臺上方,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的膠體輸出端為單排針孔結構;對位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塊依附直線導軌上下運動的基板3 ;三軸點膠機構2,位于所述基板3上方,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的膠體輸出端為單個針孔結構;固化機構,與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相鄰,所述固化機構光源為UV點光源;其中,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與所述固化機構通過三軸機械手相連。優選地是,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中,所述翻轉機構還包含轉軸、翻轉電機及減速機,所述置物臺一側與所述轉軸軸身相連,所述轉軸一端與所述減速機相連,所述減速機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翻轉電機的輸出端上。優選地是,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中,所述置物臺和基板3還連接有真空吸附裝置。所述置物臺下表面設有四處UV點光源,所述四處UV點光源分別位于置物臺四個角落。優選地是,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中,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包含三軸機械手及膠體輸出端,所述膠體輸出端與所述三軸機械手相連,且所述膠體輸出端上還設有閥門。優選地是,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中,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膠體輸出端設有閥門。優選地是,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中,所述對位調整系統包含電荷耦合器件4及四軸(X、Y、U、Z),所述四軸位于所述基板3底部。優選地是,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中,所述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還包括電控系統,所述電控系統位手電控箱5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通過采用LED UV線光源3實現觸摸屏的深度固化,且通過全自動裝置實現連續化生產。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參見圖1所示,其說明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含至少一個置物臺;三軸面膠機構1,位于所述置物臺上方,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的膠體輸出端為單排針孔結構;對位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塊依附直線導軌上下運動的基板3 ;三軸點膠機構2,位于所述基板3上方,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的膠體輸出端為單個針孔結構;固化機構,與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相鄰,所述固化機構光源為UV點光源;其中,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與所述固化機構通過三軸機械手相連。所述翻轉機構還包含轉軸、翻轉電機及減速機,所述置物臺一側與所述轉軸軸身相連,所述轉軸一端與所述減速機相連,所述減速機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翻轉電機的輸出端上。所述置物臺和基板3還連接有真空吸附裝置。所述置物臺下表面設有四處UV點光源,所述四處UV點光源分別位于置物臺四個角落。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包含三軸機械手及膠體輸出端,所述膠體輸出端與所述三軸機械手相連,且所述膠體輸出端上還設有閥門。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膠體輸出端設有閥門。所述對位調整系統包含電荷耦合器件4及四軸(X、Y、U、Z),所述四軸位于所述基板3底部。所述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還包括電控系統,所述電控系統位于電控箱5內,所述設備頂部還安裝有FFU送風過濾機組6。本案所提供的一種液晶觸控屏貼合設備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過程是:使用觸摸屏控制器編輯好操作程序,將觸摸屏放置于置物臺上,將顯示屏放置于基板3上,所述置物臺與所述基板3上真空吸附裝置開啟,產品固定;設備頂部安裝有四處電荷耦合器件(CCD鏡頭)4,安裝的CCD鏡頭4開始捕捉產品上靶標,所述對位調整系統根據CCD鏡頭4捕捉點沿四軸自動調整產品位置;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啟動,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沿所述顯示屏四邊運行并完成涂膠,涂膠完成后三軸點膠機構2將沿相同軌跡再運行一周對涂膠處進行固化,此時點膠閥關閉,所述固化機構開啟;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啟動,所述排陣在所述觸摸屏上方運動,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上閥門開啟;涂膠完成后,翻轉機構啟動,置物板延轉軸翻轉180°并固定,此時所述觸摸屏位于所述顯示屏上方,所述基板3延直線軌道上升至設定位置,與觸摸屏實現全貼合;壓合完成后開啟置物臺四處UV點光源進行固化。盡管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專利技術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含至少一個置物臺;三軸面膠機構(1),位于所述置物臺上方,所述三軸面膠機構(1)的膠體輸出端為單排針孔結構;對位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塊依附直線導軌上下運動的基板(3);三軸點膠機構(2),位于所述基板(3)上方,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的膠體輸出端為單個針孔結構;固化機構,與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相鄰,所述固化機構光源為UV點光源;其中,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與所述固化機構通過三軸機械手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包含至少一個置物臺; 三軸面膠機構(I),位于所述置物臺上方,所述三軸面膠機構(I)的膠體輸出端為單排針孔結構; 對位調整系統,包含至少一塊依附直線導軌上下運動的基板(3); 三軸點膠機構(2),位于所述基板(3)上方,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的膠體輸出端為單個針孔結構; 固化機構,與所述三軸點膠機構⑵相鄰,所述固化機構光源為UV點光源; 其中,所述三軸點膠機構(2)與所述固化機構通過三軸機械手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機構還包含轉軸、翻轉電機及減速機,所述置物臺一側與所述轉軸軸身相連,所述轉軸一端與所述減速機相連,所述減速機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翻轉電機的輸出端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觸控屏全貼合設備,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少淵,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希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