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794013 閱讀: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0:5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它主要由湍流塔、風機、環形清洗裝置和水溶處理裝置組成。其中湍流塔上設有系統總進氣口,湍流塔的湍流出氣口與風機的入風口相連,風機的出風口與環形清洗裝置的清洗入氣口相連,環形清洗裝置的清洗出氣口與水溶處理裝置的水溶進氣口相連,水溶處理裝置上設有系統總出氣口。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讓廢氣在其內部進行充分停留,以有效去除廢氣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廢氣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廢氣和垃圾焚燒所產生的廢氣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如果工業企業和垃圾焚燒站不對這些廢氣進行處理便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將會使得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和細顆粒物的含量增加、導致空氣受到污染、影響人體健康,因此控制廢氣的排放量對環境的污染已成為當今社會亟需解決的環境問題之一。申請人:在2008年9月3日申請了一種“水溶分離式廢氣處理裝置”(專利號為ZL200720080927.6),其主要由水氣溶合機構和水氣分離結構組成。其中水氣溶合結構包括帶有扇葉的風機,風機的進風口接有進氣管,風機內還通有進水管。水氣分離機構包括分離腔室,其頂部設有排氣管,其底部設有排水管,排氣管進入分離腔室并伸向分離腔室的底部,風機的出水孔和分離腔室上部的進入口通過管道連接。排出的污水經由排水管外接污水處理池。由于這種廢氣處理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廢氣在裝置內的停留時間較短,因此該裝置對廢氣中的氣態及微粒污染物進行吸收處理的效果不甚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讓廢氣在其內部進行充分停留,以有效去除廢氣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一種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它主要由湍流塔、風機、環形清洗裝置和水溶處理裝置組成;上述湍流塔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殼體、以及固定在柱形殼體內腔中的噴淋環管和多層獨立的湍流導流體;噴淋環管位于柱形殼體內腔的上部,多層湍流導流體疊放設置于噴淋環管的下方;噴淋環管與外部入水管相連通;每個湍流導流體均包含一湍流層和一導流層,湍流層位于導流層的上方;湍流層由若干個湍流管水平有序排列而成,上述位于中間層的湍流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小孔,且這些開有小孔的湍流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導流層則由若干個噴淋直管垂直有序排列而成,每個噴淋直管的管壁上均開設有小孔,所有噴淋直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柱形殼體的底部開設有系統總進氣口和湍流排水口,柱形殼體的頂部開設有湍流出氣口;上述環形清洗裝置包括密閉中空的環形殼體、以及活動設置在環形殼體內腔中的若干個清洗球;環形殼體的底部開設有清洗入氣口和清洗排水口,環形殼體的頂部開設有清洗出氣口 ;上述清洗入氣口方向和清洗出氣口方向均與環形殼體的環形方向相切;上述水溶處理裝置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外殼、以及設置在柱形外殼內腔中的導風軸和導風片;其中導風軸呈中空柱狀,并固定在柱形外殼內腔中的中上部;導風軸的下部開口與柱形外殼內腔相通,導風軸的上部開口于柱形外殼的外部相通、并形成系統總出氣口 ;導風片呈螺旋狀的環繞在導風軸的外側壁上;柱形外殼的底部開設有水溶排水口,柱形外殼的頂部開設有水溶進氣口;上述風機的入風口與湍流塔的湍流出氣口相連通,風機的出風口與環形清洗裝置的清洗入氣口相連通;環形清洗裝置的清洗出氣口與水溶處理裝置的水溶進氣口相連通。作為改進,在湍流塔中,每2層湍流導流體之間設有一定的間隔。作為改進,在湍流塔中,湍流層和導流層之間設有一溢水擋環;此時與每層導流層相對的湍流塔的柱形殼體上各開設有至少一個溢流排水口,上述所有溢流排水口均與外部入水管相通。作為改進,在湍流塔中,位于下層的溢流排水口的個數要多于位于上次溢流排水口的個數。作為改進,在湍流塔中,噴淋環管與外部入水管直接連通;湍流層的湍流管和導流層的噴淋直管通過水閥與外部入水管連通。作為改進,在環形清洗裝置中,環形殼體的內腔中還設有一夾層,該夾層為布滿孔的環形板。作為改進,在環形清洗裝置中,環形殼體上還設有清洗球投放口。作為改進,在水溶處理裝置中,其導風軸的中軸線與其柱形外殼的中軸線重合。作為改進,在水溶處理裝置中,導風片的起始端位于水溶進氣口一側。作為改進,湍流塔內湍流導流體的個數為2 100個,湍流層中的湍流管的個數為10 50個,導流層中的導流管的個數為6 30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特點:1、設備能在運行中自行產生水霧,克服了傳統用噴咀噴水在風力作用下水霧會化成水或水珠而難以與廢氣中的粒狀污染物溶合的難關;2、清洗球在環形清洗裝置持續運動,使得雜質不會在環形清洗裝置內部堵塞;3、產品結構合理,占地面積小;4、設備在運行中長期不需清洗;5、操作簡單、維護、維修方便;6、循環用水、能耗低、運行費用少。7、除塵、脫硫效率高。8、不怕高溫、潮濕及油氣。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中湍流塔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1中湍流塔的剖視圖;圖4為圖1中環形清洗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圖4內部清洗球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圖1中水溶處理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圖1中水溶處理裝置的剖視圖。圖中標號:1、湍流塔;11、柱形殼體;111、系統總進氣口 ;112、湍流排水口 ;113、湍流出氣口 ;114、溢流排水口 ;12、噴淋環管;13、湍流導流體;131、湍流層;132、溢水擋環;133、導流層;2、風機;21、入風口;22、出風口;3、環形清洗裝置;31、環形殼體;311、清洗入氣口 ;312、清洗排水口 ;313、清洗出氣口 ;314、清洗球投放口 ;32、夾層;33、清洗球;4、水溶處理裝置;41柱形外殼;411、系統總出氣口 ;412水溶排水口 ;413、水溶進氣口 ;42、導風軸;43、導風片。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如圖1所示,它主要由湍流塔1、風機2、環形清洗裝置3和水溶處理裝置4組成。上述湍流塔I如圖2和3所示,上述湍流塔I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殼體11、以及固定在柱形殼體11內腔中的噴淋環管12和多層獨立的湍流導流體13。噴淋環管12位于柱形殼體11內腔的上部,多層湍流導流體13疊放設置于噴淋環管12的下方。噴淋環管12與外部入水管相連通。每個湍流導流體13均包含一湍流層131和一導流層133,湍流層131位于導流層133的上方。湍流層131由若干個湍流管水平有序排列而成,上述位于中間層的湍流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小孔,且這些開有小孔的湍流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導流層133則由若干個噴淋直管垂直有序排列而成,每個噴淋直管的管壁上均開設有小孔,所有噴淋直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柱形殼體11的底部開設有系統總進氣口 111和湍流排水口112,其中湍流排水口 112位于系統總進氣口 111的下方,柱形殼體11的頂部開設有湍流出氣口 113。為了能夠讓廢氣在湍流塔I的多層湍流導流體13之間進行轉換方向,進而使得廢氣中的微粒污染物能夠更好地與水霧進行結合,每2層湍流導流體13之間設有一定的間隔。在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噴淋環管12、湍流管和噴淋直管進入到湍流塔I中的水可以全部由湍流塔I底部的湍流排水口 112向外排出,但考慮到若水分在匯流到湍流塔I底部時會對待處理的廢氣產生一定的阻力而使得廢氣難以向上流動,因此需要在湍流層131和導流層133之間設有一溢水擋環132,并在每一層湍流導流體13的外側壁上均開設一些溢流排水口 114,且溢流排水口 114與外部入水管相通。溢流排水口 114能夠將進入的湍流塔I中過多的水分溢出至外部入水管中,并讓這些水分能夠提供給噴淋環管12、湍流管和導流管。而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每層湍流導流體13的溢流排水口 114則開設在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湍流塔(1)、風機(2)、環形清洗裝置(3)和水溶處理裝置(4)組成;上述湍流塔(1)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殼體(11)、以及固定在柱形殼體(11)內腔中的噴淋環管(12)和多層獨立的湍流導流體(13);噴淋環管(12)位于柱形殼體(11)內腔的上部,多層湍流導流體(13)疊放設置于噴淋環管(12)的下方;噴淋環管(12)與外部入水管相連通;每個湍流導流體(13)均包含一湍流層(131)和一導流層(133),湍流層(131)位于導流層(133)的上方;湍流層(131)由若干個湍流管水平有序排列而成,上述位于中間層的湍流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小孔,且這些開有小孔的湍流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導流層(133)則由若干個噴淋直管垂直有序排列而成,每個噴淋直管的管壁上均開設有小孔,所有噴淋直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柱形殼體(11)的底部開設有系統總進氣口(111)和湍流排水口(112),柱形殼體(11)的頂部開設有湍流出氣口(113);上述環形清洗裝置(3)包括密閉中空的環形殼體(31)、以及活動設置在環形殼體(31)內腔中的若干個清洗球(33);環形殼體(31)的底部開設有清洗入氣口(311)和清洗排水口(312),環形殼體(31)的頂部開設有清洗出氣口(312);上述清洗入氣口(311)方向和清洗出氣口(312)方向均與環形殼體(31)的環形方向相切;上述水溶處理裝置(4)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外殼(41)、以及設置在柱形外殼(41)內腔中的導風軸(42)和導風片(43);其中導風軸(42)呈中空柱狀,并固定在柱形外殼(41)內腔中的中上部;導風軸(42)的下部開口與柱形外殼(41)內腔相通,導風軸(42)的上部開口于柱形外殼(41)的外部相通、并形成系統總出氣口(411);導風片(43)呈螺旋狀的環繞在導風軸(42)的外側壁上;柱形外殼(41)的底部開設有水溶排水口(412),柱形外殼(41)的頂部開設有水溶進氣口(413);上述風機(2)的入風口(21)與湍流塔(1)的湍流出氣口(113)相連通,風機(2)的出風口(22)與環形清洗裝置(3)的清洗入氣口(311)相連通;環形清洗裝置(3)的清洗出氣口(312)與水溶處理裝置(4)的水溶進氣口(413)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湍流式除塵脫硫系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湍流塔(I)、風機(2)、環形清洗裝置(3)和水溶處理裝置(4)組成; 上述湍流塔(I)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殼體(11)、以及固定在柱形殼體(11)內腔中的噴淋環管(12)和多層獨立的湍流導流體(13);噴淋環管(12)位于柱形殼體(11)內腔的上部,多層湍流導流體(13)疊放設置于噴淋環管(12)的下方;噴淋環管(12)與外部入水管相連通;每個湍流導流體(13)均包含一湍流層(131)和一導流層(133),湍流層(131)位于導流層(133)的上方;湍流層(131)由若干個湍流管水平有序排列而成,上述位于中間層的湍流管的管壁上開設有小孔,且這些開有小孔的湍流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導流層(133)則由若干個噴淋直管垂直有序排列而成,每個噴淋直管的管壁上均開設有小孔,所有噴淋直管均與外部入水管連通;柱形殼體(11)的底部開設有系統總進氣口(111)和湍流排水口(112),柱形殼體(11)的頂部開設有湍流出氣口(113); 上述環形清洗裝置(3)包括密閉中空的環形殼體(31 )、以及活動設置在環形殼體(31)內腔中的若干個清洗球(33);環形殼體(31)的底部開設有清洗入氣口(311)和清洗排水口(312),環形殼體(31)的頂部開設有清洗出氣口(312);上述清洗入氣口(311)方向和清洗出氣口(312)方向均與環形殼體(31)的環形方向相切; 上述水溶處理裝置(4)包括密閉中空的柱形外殼(41)、以及設置在柱形外殼(41)內腔中的導風軸(42)和導風片(43);其中導風軸(42)呈中空柱狀,并固定在柱形外殼(41)內腔中的中上部;導風軸(42)的下部開口與柱形外殼(41)內腔相通,導風軸(42)的上部開口于柱形外殼(41)的外部相通、并形成系統總出氣口(411);導風片(43)呈螺旋狀的環繞在導風軸(42)的外側壁上;柱形外殼(41)的底部開設有水溶排水口(412),柱形外殼(41)的頂部開設有水溶進氣口(413); 上述風機(2)的入風口(21)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莫顯坤鐘忠袁文一
    申請(專利權)人:桂林市世環廢氣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爆白浆|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JAVA性无码HD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 yy111111少妇无码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