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導引式手持定時微型霧化器,包括有主體、設置于主體內的霧化片和定時啟動開關,該主體的側面朝外傾斜向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該霧化片豎向設置于主體內并朝向導引噴管的輸入口,該霧化片產生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一小于九十度的夾角,藉此減緩霧化氣體的速度,利于經吸氣氣流被吸入呼吸道中;定時啟動開關能自動控制每次霧化時間,保證每次的霧化量。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每次霧化量固定、能且可被吸入呼吸道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霧化器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導引式手持定時微型霧化器。
技術介紹
醫用霧化器可用于治療各種上下呼吸系統疾病,如呼吸系統的炎癥、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等疾病。通過霧化器可以將藥液霧化成微小顆粒,隨吸氣氣流進入呼吸道和肺泡,霧化吸入不同的成分可以達到稀釋氣道分泌物、擴張支氣管、抗炎和抗感染等目的。為了保證吸入藥物發揮最佳療效,同時不出現過量,必須保證每次吸入呼吸道的藥物量固定。目前在醫療行業還沒有出現的手持式的微型霧化器,在其他行業中的手持式微型霧化器都是通過觸按開關啟動霧化,霧化氣直接從霧化片表面噴出,其霧化器噴出速度快且不集中,不利于經吸氣氣流被吸入呼吸道中,同時,其霧化時間為持續性、霧化液體沒有量化,不能保證霧化量的一致性,這種微型霧化器被用于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時,將因吸入藥物量不固定,而出現或者劑量不足、或者過量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導引式手持微型霧化器,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霧化器采用直噴式噴灑對霧化氣無導引性而對使用者造成不適并且產品使用也較為不方便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導引式手持定時微型霧化器,包括有主體、設置于主體內的霧化片和定時啟動開關,該主體的側面朝外傾斜向 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該霧化片豎向設置于主體內并朝向導引噴管的輸入口,該霧化片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有一小于九十度的夾角,該定時啟動開關控制霧化片工作。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主體包括有前蓋、后蓋、下外殼以及上外殼;該前蓋與后蓋固定連接,該霧化片通過防水圈夾設安裝于前蓋的上端和后蓋的上端之間,該前蓋和后蓋之間夾設有PCB板,該霧化片與PCB板連接,且該前蓋和后蓋上設置有連體彈簧和單彈簧,該連體彈簧和單彈簧均與PCB板連接;前述前蓋和后蓋嵌于該下外殼內,該下外殼的下端設置有底蓋,該底蓋上設置有導電片;該上外殼的下端與下外殼的上端對接安裝,前述導引噴管于該上外殼的側面一體延伸出,該上外殼內設置有杯體,該杯體的下端側面具有輸出口,該霧化片封蓋住該杯體的輸出口,該杯體的上端設置有杯蓋,該杯蓋露出該上外殼的上端面。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前蓋和后蓋通過多個螺絲安裝固定連接一起,該多個螺絲分布于霧化片的外圍。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電片通過螺絲安裝固定于底蓋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底蓋扣合安裝于下外殼的下端。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杯蓋扣合安裝于杯體的上端。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杯蓋為橡膠蓋。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前述定時啟動開關設置于PCB板上,針對該定時啟動開關設置有按鍵,該按鍵露出下外殼的外側面。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一、通過于主體的側面朝外傾斜向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并且霧化片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有一小于九十度的夾角,以減緩霧化氣體的速度,利于經吸氣氣流被吸入呼吸道中;定時啟動開關能自動控制每次霧化時間,保證每次的霧化量。本專利技術具有每次霧化量固定、能且可被吸入呼吸道的特點。二、通過采用橡膠蓋為杯蓋,并利用杯蓋露出該上外殼的上端面,裝藥水時只需采用針頭式注射器進行加藥即可,無需將杯體拆下然后裝上,產品使用方便又省時,并且藥水也不會受感染。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 圖3是本專利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附圖標識說明: 10、主體11、前蓋 12、后蓋13、下外殼 14、上外殼15、PCB板 16、連體彈簧17、單彈簧 18、底蓋101、導引噴管 102、防水圈103、螺絲 104、導電片105、螺絲 106、杯體107、杯蓋 108、定時啟動開關109、按鍵 20、霧化片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專利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主體10以及設置于主體10內的霧化片20。其中,如圖3所示,該主體10的側面朝外傾斜向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101,該霧化片20豎向設置于主體10內并朝向導引噴管101的輸入口,該霧化片20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101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有一夾角a,該夾角a小于九十度。具體而說,在本實施例中,該主體10包括有前蓋11、后蓋12、下外殼13以及上外殼14 ;該前蓋11與后蓋12固定連接,該霧化片20通過防水圈102夾設安裝于前蓋I的上端和后蓋12的上端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前蓋11和后蓋12通過多個螺絲103安裝固定連接一起,該多個螺絲103分布于霧化片20的外圍;該前蓋11和后蓋12之間夾設有PCB板15,該霧化片20與PCB板15連接,且該前蓋11和后蓋12上設置有連體彈簧16和單彈簧17,該連體彈簧16和單彈簧17均與PCB板15連接;前述前蓋11和后蓋12嵌于該下外殼13內,該下外殼13的下端設置有底蓋18,該底蓋18上設置有導電片104,在本實施例中,該導電片104通過螺絲105安裝固定于底蓋18上,該底蓋18扣合安裝于下外殼13的下端。該上外殼14的下端與下外殼13的上端對接安裝,前述導引噴管101于該上外殼14的側面一體延伸出,該上外殼14內設置有杯體106,該杯體106的下端側面具有輸出口,該霧化片20封蓋住該杯體106的輸出口,該杯體106的上端設置有杯蓋107,該杯蓋107露出該上外殼14的上端面,在本實施例中,該杯蓋107扣合安裝于杯體106的上端,且該杯蓋107為橡膠蓋。以及,該PCB板15上設置有定時啟動開關108,針對該定時啟動開關108設置有按鍵109,該按鍵109露出下外殼13的外側面,且該按鍵109位于導引噴管101的下方,該定時啟動開關108控制霧化片20工作。詳述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時,將底蓋18打開并將電池安裝放入主體10內,蓋上底蓋18,并往杯體106注入藥水;接著,按住按鍵109,從而觸發定時啟動開關108,使得霧化片20開始工作,該霧化片20將藥水變為霧化氣,霧化氣在導引噴管101的導引下向外噴出,并由定時啟動開關108自動控制每次霧化時間,保證每次的霧化量。本專利技術的設計重點在于:首先,通過于主體的側面朝外傾斜向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并且霧化片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有一小于九十度的夾角,以減緩霧化氣體的速度,利于經吸氣氣流被吸入呼吸道中;定時啟動開關能自動控制每次霧化時間,保證每次的霧化量。本專利技術具有每次霧化量固定、能且可被吸入呼吸道的特點。其次,通過采用橡膠蓋為杯蓋,并利用杯蓋露出該上外殼的上端面,裝藥水時只需采用針頭式注射器進行加藥即可,無需將杯體拆下然后裝上,產品使用方便又省時,并且藥水也不會受感染。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 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引式手持定時微型霧化器,包括有主體、設置于主體內的霧化片和定時啟動開關,其特征在于:該主體的側面朝外傾斜向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該霧化片豎向設置于主體內并朝向導引噴管的輸入口,該霧化片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有一小于九十度的夾角,該定時啟動開關控制霧化片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導引式手持定時微型霧化器,包括有主體、設置于主體內的霧化片和定時啟動開關,其特征在于:該主體的側面朝外傾斜向上延伸出有導引噴管,該霧化片豎向設置于主體內并朝向導引噴管的輸入口,該霧化片的霧化氣輸出平面與導引噴管的延伸方向之間形成有一小于九十度的夾角,該定時啟動開關控制霧化片工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引式手持定時微型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包括有前蓋、后蓋、下外殼以及上外殼;該前蓋與后蓋固定連接,該霧化片通過防水圈夾設安裝于前蓋的上端和后蓋的上端之間,該前蓋和后蓋之間夾設有PCB板,該霧化片與PCB板連接,且該前蓋和后蓋上設置有連體彈簧和單彈簧,該連體彈簧和單彈簧均與PCB板連接;前述前蓋和后蓋嵌于該下外殼內,該下外殼的下端設置有底蓋,該底蓋上設置有導電片;該上外殼的下端與下外殼的上端對接安裝,前述導引噴管于該上外殼的側面一體延伸出,該上外殼內設置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則廣,徐結兵,陶基祥,蔡文成,
申請(專利權)人:卓效醫療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