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內服外用的方法,治療黃汗癥。更具體地是指黃汗飲、藥餅和撲粉的制作方法。二.
技術介紹
黃汗是一種癥狀,既有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信號,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肝膽疾病、胰腺疾病等都可以引起膽汁淤積堵塞,膽紅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增高,黃疸指數(shù)增高,隨汗液排出體外而出現(xiàn)黃汗。由藥物或者飲食因素也會出現(xiàn)黃汗,一般沒有其他不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以汗出沾衣,色如黃柏汁,由脾胃有濕,於熱伏留,熏發(fā)肌肉,散而為汗,發(fā)熱汗出而不渴屬黃汗癥。病因是由於風、水、濕、熱交蒸所致。有的中青年患上黃汗病癥,出現(xiàn)體虛無力,胸部滿悶,小便不利,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目前市場上沒有針對治療黃汗的中成藥,單純使用調節(jié)內分泌的西藥療效不佳,所以本專利技術采用內服外敷的方法有效治療黃汗病癥。三.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一)、內服黃汗飲 黃汗飲的主要成分和配比為: 茵陳蒿 25% 吳藍 10% 桂枝5% 赤芍 7% 白芍 7% 黃芪 20% 山桅子 5% 大黃 4% 蒼術 8% 防已 4% 甘草 5% 茵陳蒿:清熱利濕,具有利膽和一定的保肝作用以及抗菌消炎作用。茵陳,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之專藥。吳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草五 藍》記載:“吳藍長莖如蒿而花白,吳人種之。”《外臺》卷四中就有記錄了黃汗吳藍湯,因此吳藍是一種治療黃汗的傳統(tǒng)中藥。黃芪:用于治療表虛自汗,氣虛水腫,《本草逢原》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fā),有汗則止。”赤芍、白芍:具有養(yǎng)血柔肝,斂陰收汗,配以桂枝,治療黃汗。桂枝:辛溫,善祛風寒,不論有汗、無汗都可應用。可促 ...
【技術保護點】
內服黃汗飲的主要成分和配比為:茵陳蒿25%吳藍10%桂枝5%赤芍7%白芍7%黃芪20%山梔子5%大黃4%蒼術8%防已4%甘草5%把上述11味中藥超細粉碎,制成口服液。
【技術特征摘要】
1.內服黃汗飲的主要成分和配比為:茵陳蒿25%吳藍10%桂枝5%赤芍7%白芍7%黃芪20%山桅子5%大黃4%蒼術8%防已4%甘草5%把上述11味中藥超細粉碎,制成口服液。2.(二)敷貼藥餅(I)用五倍子粉,加溫水做成銅錢大小藥餅;(2)郁金粉、牡蠣粉4:1均勻拌和,用米湯調勻做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夏偉榮,胡寶山,陸培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浦東高星生物技術研究所,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