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圓管型裝訂儀及其引導裝置。所述圓管型裝訂儀包括釘筒組件及可拆卸地安裝于釘筒組件上的所述引導裝置。所述引導裝置整體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并包括位于釘筒組件外側的引導部。所述引導部的外輪廓自近端朝遠端成收縮狀。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導部受到外力牽拉時相互脫離而將引導部逐漸呈螺旋狀解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圓管型裝訂儀及其引導裝置。
技術介紹
圓管型裝訂儀是一種廣泛用于人體圓管型組織縫切手術的外科器械,由圓形的釘筒組件、抵釘座組件與擊發組件組成。該圓管型裝訂儀主要是用以將兩段需要連接起來的圓管型組織放置在釘筒組件與抵釘座組件之間,調整釘筒組件與抵釘座組件的距離來逐漸夾緊組織,然后操作擊發組件使釘成形,完成兩段組織的連接。在實際的手術操作中,有兩種手術的圓管型裝訂儀進入管道比較困難,分別是低位直腸手術與胃旁路手術。第一種低位直腸手術,采用的是直徑為33毫米的圓管型裝訂儀,需經肛門進入進行手術,由于肛門為一個肌性開口,正常狀況其直徑較小,將33毫米的器械插入到肛門比較困難。第二種胃旁路手術,采用的是直徑為25毫米的圓管型裝訂儀,需進入小腸進行手術,小腸為人體的消化管道,內壁有很多粘膜,而圓管型裝訂儀由于端面較大,且由于結構原因表面不夠圓滑,在小腸內穿行易對粘膜造成損傷。目前解決上述問題的現有技術為于2009年8月13日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第US2009/0204108A1所揭示的一種套設在圓管型裝訂儀的釘倉組件外周的輔助器械,可以引導圓管形裝訂儀的釘倉組件進入人體并穿過腸道,在其到達手術預定位置之后可以把這個輔助器械從釘倉組件上卸掉,不影響圓管型裝訂儀的后續操作。這些輔助器械雖然可以幫助醫生將裝訂儀的頭部順利地放入到預定的位置,但是目前此輔助器械需使用較大的力撕裂拖出,容易誤傷人體組織且使用體驗不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圓管型吻合器及其引導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方便定位及拆卸的圓管型裝訂儀及其引導裝置。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引導裝置,配接于一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上,所述引導裝置整體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并包括位于釘筒組件外側的引導部;所述引導部的外輪廓自近端朝遠端成收縮狀,并且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導部受到外力牽拉時相互脫離而將引導部逐漸呈螺旋狀解體。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中,所述凹陷部設置于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且開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線,所述突起設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線上且朝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部自遠端到近端的外輪廓為圓錐狀,并且該圓錐狀引導部為中空設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部的遠端設有供一牽引線固定以牽拉解體引導裝置的牽引孔,所述引導部的近端形成有一與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的端面相貼合的貼合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與引導部的近端連接以將引導裝置定位于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內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線環繞成柱狀,并且所述引導部的貼合面和所述定位柱與貼合面相鄰的螺旋線上也設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圓管型裝訂儀,包括釘筒組件及可拆卸地安裝于釘筒組件上的引導裝置,所述引導裝置整體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并包括位于釘筒組件外 側的引導部;所述引導部的外輪廓自近端朝遠端成收縮狀,并且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導部受到外力牽拉時相互脫離而將引導部逐漸呈螺旋狀解體。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中,所述凹陷部設置于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且開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線,所述突起設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線上且朝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部自遠端到近端的外輪廓為圓錐狀,并且該圓錐狀引導部為中空設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部的遠端設有供一牽引線固定以牽拉解體引導裝置的牽引孔,所述引導部的近端形成有一與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的端面相貼合的貼合面。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與引導部的近端連接以將引導裝置定位于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內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線環繞成柱狀,并且所述引導部的貼合面和所述定位柱與貼合面相鄰的螺旋線上也設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通過在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分別設置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其中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而使引導部外側表面成光滑過渡結構,由此可有效防止相鄰的螺旋線扭曲錯開而導致引導部外側不光滑,進而誤傷人體組織,增加病人的痛苦;另外,所述凹陷部和突起還設置為在引導部受到外力牽拉時相互脫離而將引導部逐漸呈螺旋狀解體,從而方便引導裝置的拆卸;此外,本專利技術中的引導裝置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其結構簡單且方便制造。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前視 圖2是圖1中引導裝置的仰視 圖3是圖1中引導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專利技術,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I的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引導裝置I配接于一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未圖示)上,從而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圓筒型吻合器;該圓筒型吻合器包括有釘筒組件及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釘筒組件上的所述引導裝置I。所述引導裝置I整體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并包括位于釘筒組件外側的引導部2及與引導部2的近端連接以將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I定位于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內的定位柱3。所述引導部2的最大外徑小于或等于所述釘筒組件的近端的外徑,從而使得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I的設置不會增加圓管型裝訂儀的外徑,進而不會增加病人(未圖示)的痛苦。所述引導部2的外輪廓自近端朝遠端成收縮狀,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引導部2自遠端到近端的外輪廓為圓錐狀,并且該圓錐狀引導部2為中空設置。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引導部2的外輪廓也可為半球狀等其他形狀,只要能夠方便設置有本專利技術引導裝置I的圓管型裝訂儀順利導入人體(未圖示)即可。另外,所述引導裝置I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導部2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21及突起22。所述凹陷部21和突起22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而使得引導部2外側表面成光滑過渡結構,在引導部2受到外力牽拉時將引導部2逐漸呈螺旋狀解體。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引導部2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中,所述凹陷部21設置于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且開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線,所述突起22設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線上且朝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的所述凹陷部21方向突伸。當然,所述凹陷部21也可設置在位于近端的螺旋線上且開口朝向位于遠端的螺旋線,同時,所述突起22對應設置于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且朝位于近端的螺旋線上的所述凹陷部21方向突伸,同樣也可達成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所述引導部2的遠端設有供一牽引線(未圖示)固定以牽拉解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引導裝置,配接于一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裝置整體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并包括位于釘筒組件外側的引導部;所述引導部的外輪廓自近端朝遠端成收縮狀,并且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導部受到外力牽拉時相互脫離而將引導部逐漸呈螺旋狀解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引導裝置,配接于一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裝置整體為由螺旋線環繞而成的螺旋狀結構,并包括位于釘筒組件外側的引導部;所述引導部的外輪廓自近端朝遠端成收縮狀,并且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的相對側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設置為在圓管型裝訂儀伸入人體內時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導部受到外力牽拉時相互脫離而將引導部逐漸呈螺旋狀解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部上相鄰的兩層螺旋線中,所述凹陷部設置于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且開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線,所述突起設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線上且朝位于遠端的螺旋線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部自遠端到近端的外輪廓為圓錐狀,并且該圓錐狀引導部為中空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部的遠端設有供一牽引線固定以牽拉解體引導裝置的牽引孔,所述引導部的近端形成有一與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的端面相貼合的貼合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裝置還包括與引導部的近端連接以將引導裝置定位于圓管型裝訂儀的釘筒組件內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線環繞成柱狀,并且所述引導部的貼合面和所述定位柱與貼合面相鄰的螺旋線上也設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6.一種圓管型裝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望東,康建平,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