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該夾具上設有中心定位孔(15),還設有中心對定插銷(9),工件(18)在所述的夾具上定位時,所述的中心對定插銷(9)同時插入工件(18)上的中心定位孔(15)和中心通孔(7),使兩者同軸,在工件18夾緊并加工時拔去。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上述夾具的操作方法。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加工面自身定位,定位準確可靠;結合氣缸夾緊,使用方便快捷;采用初步定位和精確定位的步驟,使定位方便且最終位置準確;多個加工表面在一次裝夾中完成加工,位置精度更易得到保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機械零部件的加工工藝裝備的
,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 涉及一種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另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的加工面自身定 位的夾具的操作方法。
技術介紹
在輕合金壓鑄件的加工過程,在用數控加工中心CNC或者專門加工機床時, 常碰到一類工件,需加工的部位較多,形位公差和裝配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 這類零件往往具備較為突出的以待加工孔為中心而對稱性加工和裝配的特征。 這類零件又往往由于對待加工零件的定位基準和定位方法選擇不當,不能滿足 零件的加工和裝配精度要求,零件加工后作報廢處理。需要根據加工零部件設 計相應的裝夾具,并且,為了保證產品的成品率,必須設計精確的裝夾具。產 品的成品率直接依賴于裝夾具的精準度。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專門的裝夾具設 計人員,設計制作夾具。現在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先用專門夾具裝置裝夾工件,加工中心基準孔, 再把工件裝夾在另一個夾具上,找準基準后加工其他部位。這樣的加工方式, 效率較低,且無法得到高精度的形位公差和裝配精度。如,汽油鋸左曲軸箱體 和右曲軸箱體等,為了保證形位公差和裝配精度要求,需要專門設計制作加工 夾具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其目的 是利用加工面自身定位,定位準確且保證多個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這種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包括夾具底座、夾緊氣缸、壓板,用于裝夾工件,所述的工件的加工部位為同軸的中心通孔和中心階梯孑L、 四個緊固螺栓孔和兩個定位銷孔,以及端面加工面,所述的夾具上設有中心定 位孔,還設有中心對定插銷,所述的工件在所述的夾具上定位時,所述的中心 對定插銷同時插入所述的中心定位孔和中心通孔,使兩者同軸。為使本專利技術更加完善,還進一步提出了以下更為詳盡和具體的技術方案, 以獲得最佳的實用效果,更好地實現專利技術目的,并提高本專利技術的新穎性和創造 性初定位(粗定位)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工件的外形輪廓上,設側面粗定位 面;在所述的夾具上的相應位置,設粗定位桿與其接觸,所述的粗定位桿由定 位桿座固定,所述的定位桿座固定在所述的夾具底座上。精確定位的方案以上所述的工件的外形輪廓上,設側面精定位面;在所 述的夾具上的相應位置,設氣動定位板,在進行精定位時,所述的氣動定位板 與側面精定位面接觸。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提供以上所述的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的 操作方法,其專利技術目的與上述技術方案是相同的。所述的操作方法的技術方案 是首先安裝好所述的夾具;將工件的側面粗定位面靠上粗定位桿后,用加工 好的中心對定插銷,插入工件待加工的中心通孔中;隨后啟動氣動定位板后面 的氣缸,實現氣動定位板的快速夾推,保證工件上的側面精定位面面接觸;再 啟動夾緊氣缸,用氣動裝置進行氣動夾緊后,再拔出中心對定插銷,完成工件 的最終精確定位。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插銷與預定位板的初步配合完成粗定位; 然后利用氣動裝置進行零件的精定位面與預定位板的緊密面接觸;啟動氣動夾 緊裝置進行夾緊;拔出插銷,完成零件的定位。采用這種方法,利用加工面自 身定位,定位準確可靠;結合氣缸夾緊,使用方便快捷;采用初步定位和精確 定位的步驟,使定位方便且最終位置準確;多個加工表面在一次裝夾中完成加 工,位置精度更易得到保證。 附圖說明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在裝夾工件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各圖中的標記分別為1、側面粗定位面,2、外形輪廓,3、端面加工面,4、緊固螺栓孔,5、定 位銷孔,6、中心階梯孔,7、中心通孔,8、側面精定位面,9、中心對定插銷, 10、氣動定位板,11、夾具底座,12、夾緊氣缸,13、壓板,14、壓塊,15、 中心定位孔,16、粗定位桿,17、定位桿座,18、工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 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 工作原理、制造工藝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 的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如圖l、圖2和圖3所表達的本專利技術的結構,本專利技術為一種加工面自身定位 的夾具,包括夾具底座11、夾緊氣缸12、壓板13,用于裝夾工件18,所述的工件18的加工部位為同軸的中心通孔7和中心階梯孔6、四個緊固螺栓孔4和 兩個定位銷孔5,以及端面加工面3。工件18放置在夾具底座11上。工件18 的夾緊是通過夾緊氣缸12驅動壓板13,壓板13端部的壓塊14壓在工件18邊 框的端面上,使工件18被夾緊。為了解決在本說明書
技術介紹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克服 其缺陷,實現利用加工面自身定位,定位準確且保證多個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的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如圖l、圖2和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這種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設 有中心定位孔15,還設有中心對定插銷9,所述的工件18在所述的夾具上定位 時,所述的中心對定插銷9同時插入所述的中心定位孔15和中心通孔7,使兩 者同軸。由于采取了上述技術方案,使用中心對定插銷9定位,提高零件加工、裝 配精度。這種采用插銷定位,提高零件加工、裝配精度的方法適用于加工具有待加 工孔特征,其本身用來定位,且對多維、多自由度的加工部位均提出較高位置 精度、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要求的零件。由于通過插銷定位獲得的粗定位基準 能有效、方便的控制加工工序間的疊加、積累、交互影響產生的誤差,因此, 這種采用插銷定位提高零件加工、裝配精度的方法可用來加工能以孔作為粗定 位基準,從而保證能有效地控制加工過程中多自由度因素對實現加工精度和裝 配精度的影響。實踐證明,采用插銷定位提高零件加工、裝配精度的方法對處 理此類問題均可獲得十分滿意的結果。下面是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示例,供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實施本專利技術時參考實施例一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工件18的外形輪廓2上,設側面粗定位面1;在所述的夾具上的相應位置,設粗定位桿16與其接觸,所述的粗定位桿16由定位桿座17固 定,所述的定位桿座17固定在所述的夾具底座11上。通過中心對定插銷9與粗定位桿16的初配合完成粗定位。粗定位桿16 — 般為兩個。實施例二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工件18的外形輪廓2上,設側面精定位面8;在所述的夾具 上的相應位置,設氣動定位板IO,在進行精定位時,所述的氣動定位板10與側 面精定位面8接觸。然后利用氣動裝置進行零件上的側面精定位面8與氣動定位板10的緊密面 接觸;啟動氣動夾緊裝置按圖l所示進行夾緊;拔出中心對定插銷9,完成工件 18的定位。采用這種方法,定位準確可靠,使用方便快捷。實施例三以圖2所示的工件18為例,其加工操作步驟如下首先安裝好如圖1和圖3所示的夾具;將工件18的側面粗定位面1按圖1 所示的位置靠上粗定位桿16后,用加工好的中心對定插銷9按圖3所示的方法, 插入工件待加工的中心通孔7中;隨后,如圖1和圖3所示,啟動氣動定位板 10后面的氣缸,實現氣動定位板10快速夾推,保證工件18上的側面精定位面 8面接觸;再啟動夾緊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工面自身定位的夾具,包括夾具底座(11)、夾緊氣缸(12)、壓板(13),用于裝夾工件(18),所述的工件(18)的加工部位為同軸的中心通孔(7)和中心階梯孔(6)、四個緊固螺栓孔(4)和兩個定位銷孔(5),以及端面加工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上設有中心定位孔(15),還設有中心對定插銷(9),所述的工件(18)在所述的夾具上定位時,所述的中心對定插銷(9)同時插入所述的中心定位孔(15)和中心通孔(7),使兩者同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章躍,黃海,吳仁榮,張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鎂聯科技蕪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4[中國|安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