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取暖調溫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生物質燃料對植物集熱棚冬季加熱調溫的方法,先按照現有的蔬菜集熱棚結構加工搭建集熱棚框架,在集熱棚框架的頂側面上鋪設透光式薄膜材料;再選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在集熱棚內固定安裝燃燒室、煙道、煙箱和吸排煙機;將收集的生物質燃料裝入燃燒集熱裝置內,點燃生物質燃料并打開電動式吸排煙機使燃燒集熱裝置內的燃料完全燃燒并通過燃燒集熱裝置中的燃燒室、煙道和煙箱向集熱棚內散熱調整提升溫度,并定期對各集塵箱中灰塵進行回收后加入清水后堆積于坑中自然發酵后制成生物質有機肥料;其設計原理可靠,制熱過程簡單,燃料易得,燃燒熱效率高,加熱調溫效果好,環境友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取暖調溫
,涉及一種對蔬菜等種植大棚在冬季低溫條件進行加熱調溫的工藝技術,特別是一種利用生物質燃料對植物集熱棚冬季加熱調溫的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農民們普遍使用大棚技術進行植物種植,蔬菜和瓜果以及樹木果樹的種植也有使用大棚技術的,大棚技術在我國的中北部地區已普遍推廣使用,這不僅改變了農業的種植結構,也對農民的增收致富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棚種植技術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必須解決和克服的問題,而在這些困難和問題中,冬季的加熱調溫,特別是增加溫度非常重要,在現有的蔬菜大棚種植過程中,冬季的加熱保溫一般采用電調溫、煤爐調溫和太陽能采暖調溫,普遍使用的是太陽能采熱為主,煤爐燃煤提溫為輔的方式;目前,農村的生物質燃料很多,且主要都通過燃燒和堆積而浪費了,這是造成農村污染和能源浪費的重要方面;在現有技術中利用就地收取生物質燃料,如樹的枝葉、植物的秸桿等就地 利用專門的燃燒裝置通過燃燒給大棚加熱增溫的技術還未見有較先進的方法,有些利用植物燃料的場合也僅僅是土法燃燒,污染非常厲害,且熱量回收率很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利用生物質燃料為熱源經過燃燒集熱裝置燃燒后制取熱量,在植物種植大棚中進行冬季加熱調溫,使蔬菜集熱棚在低溫狀態下能有效利用熱量提高棚內溫度的技術方法,實現高效率利用熱源材料和環保式集熱功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方法使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制取熱量,對植物種植集熱棚進行冬季加熱調溫,配合太陽能集熱,實現集熱棚的加熱調溫功效,其具體工藝包括集熱棚構建、燃燒集熱裝置安裝、燃料的收集與處理、燃燒與調溫和集塵處理利用五個步驟:(I)、集熱棚構建:先按照現有的蔬菜集熱棚結構加工搭建集熱棚框架,按東西走向長:寬為2-3:1的尺寸設置集熱棚區間,在集熱棚框架的北側面采用石塊、磚塊或泥塊等堆砌成東西走向的高1-2米的擋風墻,并在擋風墻外側覆蓋保溫層,集熱棚框架的東西兩側面堆砌成北高南低的側面擋風墻,側面擋風墻的南端高度為0-0.5米;再在集熱棚框架的頂側面上鋪設透光式薄膜材料,如玻璃和塑料薄膜,使集熱棚成為密封式透光空間并具有采光面積大的功效;(2)、燃燒集熱裝置安裝:選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在集熱棚的西側面的北段內固定安裝燃燒室,使燃燒室的進料門與西側面上的門洞外側對齊,以便于在集熱棚外向燃燒室內填加燃料,并使燃燒室的殼體本身的熱量散于集熱棚內;再將煙道沿集熱棚北側擋風墻內側面西向東走向架空式固定安裝,每間隔1-3米串通式加裝一個煙箱;在集熱棚東側擋風墻上的煙道上串通式固定制有吸排煙機,煙箱的安裝數量不多于10個,使燃燒集熱裝置構成密封的循環式燃燒系統;(3)、燃料的收集與處理:收集可燃性生物質燃料,包括所有植物的秸桿、葉枝和果殼,將收集的生物質燃料晾干,并剪切成不長于30cm的片段,然后堆積備用;(4)、燃燒與調溫:在冬季集熱棚內溫度低于種植蔬菜生長所需溫度時,將生物質燃料通過進料門裝入燃燒集熱裝置內,點燃生物質燃料并打開電動式吸排煙機使燃燒集熱裝置內的燃料完全燃燒并通過燃燒集熱裝置中的燃燒室、煙道和煙箱向集熱棚內散熱調整提升溫度;(5)、集塵處理利用:在生物質燃料燃燒過程中,各集塵箱中均會堆積有燃燒后的灰塵,定期對各集塵箱中灰塵進行回收后加入清水后堆積于坑中并按灰塵:鮮生物質葉莖=1:5-10的重量比加入鮮生物質葉莖進行10-20天的自然發酵后制成生物質有機肥料施入集熱棚中的種植蔬菜的根部作為有機鉀肥。本專利技術涉及的燃燒集熱裝置的主體結構包括燃燒室、爐排、集塵箱、手把、通煙罩、通煙孔、煙道、煙箱、吸排煙機、出煙口、進料門、集煙口、門把和擋塵網;圓筒內空式結構的燃燒室的上部內腔中懸掛式固定制有瓶狀結構的通煙罩,通煙罩的側壁和底側面上均勻分布制有有序排列的通煙孔,通煙孔的直徑為2-20mm,通煙罩或加工制成網狀結構;燃燒室的下部內腔中制有盒式結構的集塵箱用于收集燃燒的灰塵,集塵箱的上口處制有爐排,爐排采用網狀金屬條固定于燃燒室的圓周側壁上;燃燒室的側壁對應手把的上方制有進料門,便于將生物質燃料放入燃燒室中,進料門的上邊沿平行或低于通煙罩的底側面,進料門上制有隔熱式門把;通煙罩上端制有 瓶口結構的集煙口,集煙口伸出燃燒室外延5-lOcm,并與煙道密封式對接,煙道的長度和走向為曲線結構,其走向中間串接式制有1-10個內空式結構的煙箱,每個煙箱的底部制有與燃燒室相同結構的爐排和集塵箱,對煙道中的煙灰進行再次收集和散熱,集塵箱中的上側邊內側下掛并向左側傾斜式制有擋塵網;煙道的末端處固定制有吸排煙機和出煙口,出煙口上能夠排出的煙氣符合環保要求,并達到溫度不高于室外常溫5°C條件。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設計原理可靠,制熱過程簡單,燃料易得,燃燒設備結構簡單,造價低,燃燒熱效率高,加熱調溫效果好,環境友好,生物質利用率高,社會經濟效益明顯。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燃燒集熱裝置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本實施例使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制取熱量,對植物種植集熱棚進行冬季加熱調溫,配合太陽能集熱,實現集熱棚的加熱調溫功效,其具體工藝包括集熱棚構建、燃燒集熱裝置安裝、燃料的收集與處理、燃燒與調溫和集塵處理利用五個步驟:(I)、集熱棚構建:先按照現有的蔬菜集熱棚結構加工搭建集熱棚框架,按東西走向長:寬為2-3:1的尺寸設置集熱棚區間,在集熱棚框架的北側面采用石塊、磚塊或泥塊等堆砌成東西走向的高1-2米的擋風墻,并在擋風墻外側覆蓋保溫層,集熱棚框架的東西兩側面堆砌成北高南低的側面擋風墻,側面擋風墻的南端高度為0-0.5米;再在集熱棚框架的頂側面上鋪設透光式薄膜材料,如玻璃和塑料薄膜,使集熱棚成為密封式透光空間并具有采光面積大的功效;(2)、燃燒集熱裝置安裝:選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在集熱棚的西側面的北段內固定安裝燃燒室1,使燃燒室I的進料門11與西側面上的門洞外側對齊,以便于在集熱棚外向燃燒室I內填加燃料,并使燃燒室I的殼體本身的熱量散于集熱棚內;再將煙道7沿集熱棚北側擋風墻內側面西向東走向架空式固定安裝,每間隔1-3米串通式加裝一個煙箱8 ;在集熱棚東側擋風墻上的煙道7上串通式固定制有吸排煙機9,煙箱8的安裝數量不多于10個,使燃燒集熱裝置構成密封的循環式燃燒系統;(3)、燃料的 收集與處理:收集可燃性生物質燃料,包括所有植物的秸桿、葉枝和果殼,將收集的生物質燃料晾干,并剪切成不長于30cm的片段,然后堆積備用;(4)、燃燒與調溫:在冬季集熱棚內溫度低于種植蔬菜生長所需溫度時,將生物質燃料通過進料門11裝入燃燒集熱裝置內,點燃生物質燃料并打開電動式吸排煙機9使燃燒集熱裝置內的燃料完全燃燒并通過燃燒集熱裝置中的燃燒室1、煙道7和煙箱8向集熱棚內散熱調整提升溫度;(5)、集塵處理利用:在生物質燃料燃燒過程中,各集塵箱3中均會堆積有燃燒后的灰塵,定期對各集塵箱3中灰塵進行回收后加入清水后堆積于坑中并按灰塵:鮮生物質葉莖=1:5-10的重量比加入鮮生物質葉莖進行10-20天的自然發酵后制成生物質有機肥料施入集熱棚中的種植蔬菜的根部作為有機鉀肥。本實施例涉及的燃燒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植物集熱棚冬季加熱調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制取熱量,對植物種植集熱棚進行冬季加熱調溫,配合太陽能集熱,實現集熱棚的加熱調溫功效,其具體工藝包括集熱棚構建、燃燒集熱裝置安裝、燃料的收集與處理、燃燒與調溫和集塵處理利用五個步驟:(1)、集熱棚構建:先按照現有的蔬菜集熱棚結構加工搭建集熱棚框架,按東西走向長:寬為2?3:1的尺寸設置集熱棚區間,在集熱棚框架的北側面采用石塊、磚塊或泥塊等堆砌成東西走向的高1?2米的擋風墻,并在擋風墻外側覆蓋保溫層,集熱棚框架的東西兩側面堆砌成北高南低的側面擋風墻,側面擋風墻的南端高度為0?0.5米;再在集熱棚框架的頂側面上鋪設透光式薄膜材料,如玻璃和塑料薄膜,使集熱棚成為密封式透光空間并具有采光面積大的功效;(2)、燃燒集熱裝置安裝:選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在集熱棚的西側面的北段內固定安裝燃燒室,使燃燒室的進料門與西側面上的門洞外側對齊,以便于在集熱棚外向燃燒室內填加燃料,并使燃燒室的殼體本身的熱量散于集熱棚內;再將煙道沿集熱棚北側擋風墻內側面西向東走向架空式固定安裝,每間隔1?3米串通式加裝一個煙箱;在集熱棚東側擋風墻上的煙道上串通式固定制有吸排煙機,煙箱的安裝數量不多于10個,使燃燒集熱裝置構成密封的循環式燃燒系統;(3)、燃料的收集與處理:收集可燃性生物質燃料,包括所有植物的秸稈、葉枝和果殼,將收集的生物質燃料晾干,并剪切成不長于30cm的片段,然后堆積備用;(4)、燃燒與調溫:在冬季集熱棚內溫度低于種植蔬菜生長所需溫度時,將生物質燃料通過進料門裝入燃燒集熱裝置內,點燃生物質燃料并打開電動式吸排煙機使燃燒集熱裝置內的燃料完全燃燒并通過燃燒集熱裝置中的燃燒室、煙道和煙箱向集熱棚內散熱調整提升溫 度;(5)、集塵處理利用:在生物質燃料燃燒過程中,各集塵箱中均會堆積有燃燒后的灰塵,定期對各集塵箱中灰塵進行回收后加入清水后堆積于坑中并按灰塵:鮮生物質葉莖=1:5?10的重量比加入鮮生物質葉莖進行10?20天的自然發酵后制成生物質有機肥料施入集熱棚中的種植蔬菜的根部作為有機鉀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植物集熱棚冬季加熱調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制取熱量,對植物種植集熱棚進行冬季加熱調溫,配合太陽能集熱,實現集熱棚的加熱調溫功效,其具體工藝包括集熱棚構建、燃燒集熱裝置安裝、燃料的收集與處理、燃燒與調溫和集塵處理利用五個步驟: (1)、集熱棚構建:先按照現有的蔬菜集熱棚結構加工搭建集熱棚框架,按東西走向長:寬為2-3:1的尺寸設置集熱棚區間,在集熱棚框架的北側面采用石塊、磚塊或泥塊等堆砌成東西走向的高1-2米的擋風墻,并在擋風墻外側覆蓋保溫層,集熱棚框架的東西兩側面堆砌成北高南低的側面擋風墻,側面擋風墻的南端高度為0-0.5米;再在集熱棚框架的頂側面上鋪設透光式薄膜材料,如玻璃和塑料薄膜,使集熱棚成為密封式透光空間并具有采光面積大的功效; (2)、燃燒集熱裝置安裝:選用生物質燃料燃燒集熱裝置,在集熱棚的西側面的北段內固定安裝燃燒室,使燃燒室的進料門與西側面上的門洞外側對齊,以便于在集熱棚外向燃燒室內填加燃料,并使燃燒室的殼體本身的熱量散于集熱棚內;再將煙道沿集熱棚北側擋風墻內側面西向東走向架空式固定安裝,每間隔1-3米串通式加裝一個煙箱;在集熱棚東側擋風墻上的煙道上串通式固定制有吸排煙機,煙箱的安裝數量不多于10個,使燃燒集熱裝置構成密封的循環式燃燒系統; (3)、燃料的收集與處理:收集可燃性生物質燃料,包括所有植物的秸桿、葉枝和果殼,將收集的生物質燃料晾干,并剪切成不長于30cm的片段,然后堆積備用; (4)、燃燒與調溫:在冬季集熱棚內溫度低于種植蔬菜生長所需溫度時,將生物質燃料通過進料門裝入燃燒集熱裝置內,點燃生物質燃料并打開電動式吸排煙機使燃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吉廷,王海田,王啟俊,孫健,
申請(專利權)人:孫吉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