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日光溫室,具體涉及一種墻體前垂直栽培日光溫室。
技術介紹
日光溫室自首創以來為解決市場反季節蔬菜供應和農民致富做出了突出貢獻,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現有耕地面積在逐漸減小,如何讓日光溫室的土地面積和設施得到最大值的利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 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墻體前垂直栽培日光溫室。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墻體前垂直栽培日光溫室,包括后墻和兩側的兩山墻,所述后墻和兩山墻前10-30厘米處設有一條栽培溝,栽培溝前每間隔3-4米樹一立柱,立柱前設80厘米生產走道,栽培溝內間隔40-90厘米栽培一株作物;所述栽培溝內還設有微灌管,栽培溝之間設有支撐農作物藤蔓的支架;墻體的中上部設有橫向搭架和垂吊繩用以農作物藤蔓攀爬。進一步的,立柱之間拉有橫向保護繩。即不影響人員工作行走,又保護作物不受損傷。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在充分利用日光溫室陽光的前提下,又充分的利用了后墻和兩山墻前的空間,使日光溫室的空間和熱量達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從而增加作物的產量,提高經濟效益。本專利技術可用來種植葡萄、果桑、櫻桃等作物,也可以用來種植瓜果類、豆類等蔓生植物。在栽培果木類時,可把主枝打斷留左右兩條側枝,每條側枝留三個次生枝,使間隔10-18厘米垂直生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后墻;2、兩山墻;3、立柱;4、橫向支架;5、栽培溝;6、微灌管;7、垂吊繩;8、橫向保護繩;9、生產走道。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一種墻體如垂直栽培日光溫室,包括后墻I和兩側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墻體前垂直栽培日光溫室,包括后墻和兩側的兩山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墻和兩山墻前10?30厘米處設有一條栽培溝,栽培溝前每間隔3?4米樹一立柱,立柱前設80厘米生產走道,栽培溝內間隔40?90厘米栽培一株作物;所述栽培溝內還設有微灌管,栽培溝之間設有支撐農作物藤蔓的支架;墻體的中上部設有橫向搭架和垂吊繩用以農作物藤蔓攀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墻體前垂直栽培日光溫室,包括后墻和兩側的兩山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墻和兩山墻前10-30厘米處設有一條栽培溝,栽培溝前每間隔3-4米樹一立柱,立柱前設80厘米生產走道,栽培溝內間隔40-90厘米栽培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