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吹式清種方法及裝置,其中一種氣吹式清種方法包括接通氣流源,氣流從清種架后面的氣孔進入清種架正壓腔的步驟,氣流經過空心圓柱筒的中心腔,然后從圓柱狀吹嘴的中心孔吹出,吹出的氣流經過排種器滾筒轉到上方的吸孔的兩側,將吸孔吸附的多余種子吹回到種箱里,實現清種的步驟;一種采用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包括清種架、圓柱狀吹嘴、空心圓柱筒、密封圈,所述采用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利用從清種管中吹出的氣流,將排種器滾筒上吸附的多余的種子吹回到種箱中,實現清種,該裝置能及時清除排種器吸孔吸附的多余種子,提高排種器的單粒率,通過改變清種氣流的強度和方向,可以實現對不同作物種子的清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播種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吸滾筒式精密排種器的清種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精密播種成為一種先進的種植方式,具有節省種子、減少間苗工作量、增產增效等顯著優點。目前精密播種作業的主要排種方式主要有氣力式、機械式、電磁振動式等。黃建蘭、李志偉、左彥軍等人先后提出了氣吸滾筒式精密排種器,由于氣吸滾筒式精密排種器具有作業效率高、對種子的形狀等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然而,氣吸滾筒式精密排種器的負壓腔內部壓強是不均勻的,為了保證吸種,往往需要提供較大的壓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吸孔上吸附兩粒或者多粒種子,導致氣吸滾筒式排種器重播指數較高,為保證精密播種每穴一粒種子的播種要求,需要將細孔吸附的多余種子清理掉。針對排種器重播率高的問題,中國專利ZL201120266709.8公布了一種氣吸式精密播種機清種器,采用刮種鏟將排種盤吸孔處多余的種子刮掉;中國專利ZL201110252782.4公布了一種振動杠桿式清種裝置,采用彈性清種指實現清種。采用刮種鏟清種的清種裝置易對種子造成傷害;以彈性清種指為清種結構的清種裝置結構復雜,而且需要配合采用排種盤的氣吸式排種器使用,并不能適用于氣吸滾筒式排種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吹式清種方法及裝置,能適用于氣吸滾筒式排種器,及時清除排種器吸孔吸附的多余種子,提高排種器的單粒率,實現對不同作物種子的清種。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通過氣力將氣吸滾筒式排種器吸孔上吸附的多余種子清理到種箱中的方法及相關裝置,具體包括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吹式清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氣流清種,氣流從清種管中吹出,將排種器滾筒上吸附的多余的種子吹回到種箱中,實現清種,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接通氣流源,氣流從清種架后面的氣孔進入清種架正壓腔; 第二步:氣流經過空心圓柱筒的中心腔,然后從圓柱狀吹嘴的中心孔吹出,吹出的氣流經過排種器滾筒轉到上方的吸孔的兩側,吸孔吸附多粒種子在清種氣流的作用下被吹回到種箱里,實現清種。所述采用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包括清種架、圓柱狀吹嘴、空心圓柱筒、密封圈;所述清種架中間部分是兩端封閉的中空方管,為清種裝置提供正壓腔,清種架兩端伸出部分固定到播種機的機架上,支撐清種裝置;清種架上設有一排清種架通孔穿過上下兩面,依次分組,每相鄰兩個為一組,一組的兩個清種架通孔的間隔距離的中心點對應于排種器滾筒上的吸孔中心,各組清種架通孔之間的組間距與對應排種器滾筒的吸孔的軸向間距相適應;清種架遠離排種器的一面設有氣孔,為正壓氣流提供入口 ;圓柱狀吹嘴中心設有細長的中心孔;空心圓柱筒是一中空階梯圓柱體,其細端末尾處有一個與其軸線垂直的連接孔,其細端靠近階梯處有一個同時與軸線和連接孔軸線垂直的水平通孔;圓柱狀吹嘴和空心圓柱筒固定連接,組成L型清種管,圓柱狀吹嘴的中心孔與空心圓柱筒的中心相通;L型清種管穿過清種架的上下面的清種架通孔配合安裝到清種架上,其配合部分通過密封圈密封,圓柱狀吹嘴朝向排種器滾筒方向,L型清種管可以繞自身豎直方向軸線旋轉,L型清種管的空心圓柱筒中部的水平通孔位于清種架的中空部分,空心圓柱筒中部的水平通孔與清種架的正壓腔相通;L型清種管按照清種架上下面的清種架通孔分組的方法分組,兩個L型清種管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L型清種管的圓柱狀吹嘴的軸線之間夾角為銳角,所述夾角在O到90°范圍內可調;圓柱狀吹嘴和空心圓柱筒組成的氣流通路和清種架正壓腔組成一個封閉系統,氣流只能從氣孔進入清種架內腔,通過空心圓柱筒的空心,然后從圓柱狀吹嘴的中心孔吹出。所述采用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的兩個L型清種管為一組,每一組L型清種管對應排種器滾筒上的一周吸孔,每組L型清種管的圓柱狀吹嘴的軸線呈一銳角夾角,所述夾角在O到90°范圍內可調,調節夾角的大小可以適應不同種子的清種,各組L型清種管的間距與對應排種器滾筒的吸孔的軸向間距相適應。所述采用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工作時,氣流從清種架后面的氣孔進入清種架正壓腔,然后經過空心圓柱筒的中心腔,最后從圓柱狀吹嘴的中心孔吹出,吹出的氣流經過排種器滾筒轉到上方的吸孔的兩側,如果吸孔吸附多粒種子,在清種氣流的作用下,種子受力不均,只有受到吸孔吸力較大且受到清種氣流作用較小的種子保留下來,多余的種子則被吹落回種箱中,完成清種工作。本專利技術的圓柱狀吹嘴,空心圓柱筒以及清種架的尺寸形狀可以改變,每組L型清種管的間距和L型清種管的數量也是可以改變的,但其效果是一樣的,因此,圓柱狀吹嘴、空心圓柱筒以及清種架的尺寸形狀`改變后的技術特征,每組L型清種管之間的間距和L型清種管的數量改變后的技術特征也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具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通過調節每組L型清種管的圓柱狀吹嘴之間的夾角和清種氣流強度,以適應對不同作物種子的清種工作,而且氣流不會傷到種子,達到不傷種的清種效果,通過調節氣流到合適強度能夠精確地實現清種,保證單粒率,完全能夠滿足氣吸滾筒式精密排種器的的高速精密作業。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清種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圖1的A-A剖視圖。圖3:圖1的B向視圖。圖4:L型清種管結構圖。圖5:清種原理示意圖。圖6:圖5的C向視圖。圖中:1.清種架;2.圓柱狀吹嘴;3.空心圓柱筒;4.密封圈;5.氣孔;6.滾筒;7.種子;8.水平通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軸向排列八個吸孔規格的滾筒6為例對本專利技術氣吹式清種裝置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圖2、圖3、圖4所示,采用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包括清種架1、圓柱狀吹嘴2、空心圓柱筒3、密封圈4 ;所述清種架I中間部分是兩端封閉的中空方管,為清種裝置提供正壓腔,清種架I兩端伸出部分固定到播種機的機架上,支撐清種裝置;清種架上設有一排清種架通孔穿過上下兩面,依次分組,每相鄰兩個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清種架通孔的間隔距離的中心點對應于排種器滾筒上的吸孔中心,各組清種架通孔之間的組間距與對應排種器滾筒6的吸孔的軸向間距相適應;清種架I遠離排種器的一面設有氣孔5,為正壓氣流提供入口 ;圓柱狀吹嘴2中心設有細長的中心孔;空心圓柱筒3是一中空階梯圓柱體,其細端末尾處有一個與其軸線垂直的連接孔,其細端靠近階梯處有一個同時與軸線和連接孔軸線垂直的水平通孔8 ;圓柱狀吹嘴2和空心圓柱筒3固定連接,組成L型清種管,圓柱狀吹嘴2的中心孔與空心圓柱筒3的中心相通;L型清種管通過清種架I的上下面的清種架通孔配合安裝到清種架I上,其配合部分通過密封圈4密封,圓柱狀吹嘴2朝向排種器滾筒方向,L型清種管可以繞自身豎直方向軸線旋轉,L型清種管的空心圓柱筒3中部的水平通孔8位于清種架I的中空部分,空心圓柱筒3中部的水平通孔8與清種架I的正壓腔相通;L型清種管按照清種架I上下面的通孔分組的方法分組,兩個L型清種管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L型清種管的圓柱狀吹嘴2的軸線之間夾角β為銳角,所述夾角β在O到90°范圍內可調,圖中取夾角β為16° ;圓柱狀吹嘴2和空心圓柱筒3組成的氣流通路和清種架I正壓腔組成一個封閉系統,氣流只能從氣孔5進入清種架內腔,通過空心圓柱筒3的空心,然后從圓柱狀吹嘴2的中心孔吹出。 參照圖3、圖5所示,氣吹式清種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吹式清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氣流清種,利用從清種管中吹出的氣流,將排種器滾筒上吸附的多余的種子吹回到種箱中,實現清種,具體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接通氣流源,氣流從清種架(1)后面氣孔(5)進入清種架(1)正壓腔;第二步:氣流經過空心圓柱筒(3)的中心腔,再從圓柱狀吹嘴(2)的中心孔吹出,吹出的氣流經過排種器滾筒(6)轉到上方的吸孔的兩側,將吸孔吸附的多余種子(7)吹回到種箱里,實現清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吹式清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氣流清種,利用從清種管中吹出的氣流,將排種器滾筒上吸附的多余的種子吹回到種箱中,實現清種,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接通氣流源,氣流從清種架(I)后面氣孔(5)進入清種架(I)正壓腔; 第二步:氣流經過空心圓柱筒(3)的中心腔,再從圓柱狀吹嘴(2)的中心孔吹出,吹出的氣流經過排種器滾筒(6)轉到上方的吸孔的兩側,將吸孔吸附的多余種子(7)吹回到種箱里,實現清種。2.一種實現如權利I所述的氣吹式清種方法的氣吹式清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種架(I)、圓柱狀吹嘴(2)、空心圓柱筒(3);所述清種架(I)中間部分是兩端封閉的中空方管,為清種裝置提供正壓腔,清種架(I)兩端伸出部分固定在播種機的機架上,支撐清種裝置;清種架(I)上設有一排清種架通孔穿過清種架的上下兩面;對所述清種架通孔依次分組,每相鄰兩個為一組,同一組的兩個清種架通孔的間隔距離的中心點對應于排種器滾筒上的吸孔中心,各組清種架通孔之間的組間距與對應排種器滾筒(6)的吸孔的軸向間距相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建平,郭坤,侯沖,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