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加熱器件的技術領域,公開了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包括容器以及套設于所述容器下端外表面的加熱環,所述加熱環連接于可使所述加熱環相對于所述容器移動的彈性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加熱環通過彈性件連接,這樣,加熱環及容器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加熱環相對于容器移動,進行位置調整,這樣,不管在何狀態下,加熱環都可以保持與容器面接觸,提高加熱效率,且加熱環與容器之間不會出現點接觸,便于加熱環與容器之間的分離或裝配操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加熱器件的
,尤其涉及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和包括該加熱組件的加熱器。
技術介紹
在加熱器等家用電器中,都設有加熱組件,加熱組件包括容器以及套在容器下端的加熱環。在工作過程中,加熱環通電以后產生熱量,再傳遞給容器,從而實現對容器內的物體進行加熱的效果。為了達到較佳的加熱效果,提高加熱效率,要求加熱環的內表面直接貼在容器的外表面上,也就是加熱環與容器之間是面接觸的,這樣,不僅加熱環與容器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大,加熱效率高,且便于加熱環與容器之間的分離及裝配。但是,在實際中,由于加熱環是連續完整的環體,且加熱環與容器之間的位置固定,這樣,在容器以及加熱環都處于加熱或冷卻的過程中,由于熱脹冷縮現象,加熱環沒有彈性變形空間,也不能相對于容腔移動,以調整位置,導致加熱環與容器之間則難以實現面接觸的效果,加熱效率不高,且經常出現點接觸的現象,導致加熱環與容器之間難以分離或裝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加熱組件中的加熱環與容器之間的位置固定以致加熱效率不高、加熱環與容器之間難以實現分離或裝配。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包括容器以及套設于所述容器下端外表面的加熱環,所述加熱環連接于可使所述加熱環相對于所述容器移動的彈性件。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加熱環下端,且沿豎直方向延伸。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加熱環外側,且沿外側水平延伸。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環的側壁中設有夾縫,所述夾縫貫穿所述加熱環側壁的內外側以及上下端。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環側壁中設有多個相間分布的所述夾縫,多個所述夾縫將所述加熱環分離為多個弧形塊。本技術還提供了加熱器,其包括上述的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加熱環通過彈性件連接,這樣,加熱環及容器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加熱環相對于容器移動,進行位置調整,這樣,不管在何狀態下,加熱環都可以保持與容器面接觸,提高加熱效率,且加熱環與容器之間不會出現點接觸,便于加熱環與容器之間的分離或裝配操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加熱環的立體示意圖一;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加熱環的立體示意圖二。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對本技術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廣3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加熱器,包括家用的加熱爐等等,其包括有加熱組件1、外殼以及其它部件等。上述的加熱組件I包括容器11以及加熱環12,容器11中具有容腔,可以用于放置需要加熱的物體,例如食物及水等;加熱環12套在容器11下端外表面上,其可以通過接電,實現發熱效率,并將熱量傳遞給容器11,從而實現加熱容器11中的物體的效果。本實施例中,加熱環12通過彈性件14連接,也就是說通過彈性件14連接在加熱器的其它部件上,這樣,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加熱環12相對于容器11的移動,以自動調整兩者之間的位置,達到面接觸的效果,提高加熱效率,且避免出現加熱環12與容器11出現點接觸的現象,便于加熱環12與容器11之間的分離或裝配操作。具體地,上述的彈性件14為彈簧,其可以連接在加熱環12的下端,并連接在支撐板13上,該支撐板13放置在加熱環12的下方,可以起到支撐加熱組件I的效果。加熱環12的下端設有多個沿豎向方向延伸的導柱15,導柱15穿設在支撐板13中,與支撐板13之間活動連接,不固定連接。上述的彈簧套設在導柱15外,兩端分別抵壓在支撐板13以及加熱環12下端。當然,上述的彈簧也可以設置在加熱環12的外側,且沿外側水平方向延伸,這樣,可保證弧形塊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沿外側變形,調整加熱環12相對于容器11的位置。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加熱環12的下端也可以設置上述的彈簧,也可以不設置,具體可視實際情況而定。為了保證加熱環12自身的彈性變形空間,上述的加熱環12側壁上設有夾縫17,該夾縫17貫穿加熱環12側壁的內外側以及上下端,使得加熱環12形成不連續的環體,同時,該夾縫17也為加熱環12的彈性變形提供空間。這樣,上述的容器11及加熱環12處于熱脹冷縮的過程中,隨著容器11或者加熱環12的膨脹或收縮,加熱環12側壁上的夾縫17可以滿足允許的彈性變形空間,使得加熱環12可以整體變形,避免出現局部變形,從而也保證了加熱環12內表面始終與容器11外表面面接觸,加熱效率高,也便于加熱環12與容器11之間的分離或裝配操作。具體地,上述的夾縫17是沿著加熱環12側壁的豎向方向延伸的,當然,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是斜向延伸等。為了實現加熱環12通電加熱,加熱環12外表面相間設有兩個連接電源的電極16,本實施例中,上述的夾縫17是設置在兩電極16之間的,當然,也可以設置在其它位置,并不僅限制于本實施例的設置情況。當加熱環12上相間設置了多個上述的夾縫17,這樣,加熱環12則被分離為多個弧形塊,多個弧形塊圍合呈不閉合的環體,當然,各弧形塊也分別通電。此時,當在加熱環12的外側設置上述的彈簧時,各弧形塊的外側都會設置相對應的彈簧。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包括容器以及套設于所述容器下端外表面的加熱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環連接于可使所述加熱環相對于所述容器移動的彈性件。
【技術特征摘要】
1.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包括容器以及套設于所述容器下端外表面的加熱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環連接于可使所述加熱環相對于所述容器移動的彈性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加熱環下端,且沿豎直方向延伸。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連接的加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連接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文洪,
申請(專利權)人:唐鋒機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