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硅膠套和傳感器組件,該硅膠套包括相對的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二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一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的長度。處于第一通孔內的紅外發射裝置發射的紅外光既很難直接被處于第二通孔內的紅外接收裝置接收,同時,處于第二通孔內的光線傳感器也能接收到盡可能多的光線,從而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硅膠套及傳感器組件
本技術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硅膠套及傳感器組件。
技術介紹
電容觸摸屏智能手機在通話時,為防止臉部接觸觸摸屏造成誤操作,從而采用紅外接近傳感器進行感應。紅外接近傳感器由紅外(IR) LED燈(紅外發射裝置)和紅外光感光傳感器組成,紅外LED發射紅外光,當有物體接近時,一部分紅外光被障礙物反射至紅外光傳感器,紅外光傳感器感應出紅外光的強度值,當強度值達到一定的強度后(大于手機預設的物體接近的強度值),手機認為此時有物體靠近,在通話時將屏幕熄滅,觸摸屏此時禁止響應外部動作,避免通話時因臉部與觸摸屏接觸造成誤動作,通話結束后,用戶將手機遠離耳朵部分,手機檢測此時紅外線的反射強度小于遠離閥值,手機屏幕打開,觸摸屏恢復功倉泛。手機環境光傳感器測試手機所處環境光的強度,并根據此時環境光的強度來調節手機顯示屏的背光亮度值,以達到既能看清屏幕又有舒適的效果。目前三合一傳感器(傳感器組),將IRLED和紅外線接收裝置、可見光傳感器封裝在一起,其中IRLED開一個孔,紅外線傳感器和可見光傳感器共同開一個透光孔。因而,目前的傳感器組存在兩個問題:紅外發射裝置的光容易直接被紅外接收裝置接收而發生竄擾,或者可見光傳感器的對周圍的光亮不是很靈敏。
技術實現思路
通過研究發現,紅 外線接近傳感器用來探測外部物體接近,所以需要能量集中發射出去,并且為了紅外線不直接串到紅外線傳感器,需要在紅外發射裝置和紅外線傳感器之間增加隔離。而光線傳感器需要測量外部環境光的強度,為了測試更準確需要最大限度的接收環境光,因此,其接收角度越大越好,遮擋物越多,效果就越差。為了同時降低紅外接收裝置誤接收到紅外發射裝置發射的紅外光,同時提高光線傳感器的靈敏度,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硅膠套及傳感器組件。一種硅膠套,包括相對的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二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一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的長度。在更優的方案中,靠近第二硅膠套面一側所述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相連通。在更優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面積小于第二通孔的面積。在更優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橫截面呈圓形,所述第二通孔的橫截面呈矩形。一種傳感器組件,包括紅外發射裝置、紅外接收裝置、光線傳感器和主體,所述主體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紅外發射裝置在第一凹部內,所述紅外接收裝置和光線傳感器在所述第二凹部內,還包括所述的硅膠套,所述硅膠套套在所述主體上,所述第一凹部在第一通孔內,所述第二凹部在第二通孔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的長度、且第一通孔的面積小于第二通孔的面積,因此,處于第一通孔內的紅外發射裝置發射的紅外光既很難直接被處于第二通孔內的紅外接收裝置接收,同時,處于第二通孔內的光線傳感器也能接收到盡可能多的光線,從而具有較高的靈敏度。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實施例的硅膠套的俯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硅膠套的剖視示意圖;圖3是一種實施例的傳感器組的剖面示意圖;圖4是一種實施例的傳感器組件的半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和2所不,一種實施例的娃膠套I,包括相對的第一娃膠套面A和第二娃膠套面B,還包括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2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A和第二硅膠套面B,所述第二通孔11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A和第二硅膠套面B,所述第一通孔12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11的長度,在第一硅膠套面A—側,第一通孔12的處的開口要高出第二通孔11的開口。如圖3所示,一種實施例的傳感器組2,包括紅外發射裝置23、紅外接收裝置24、光線傳感器25和主體26,所述主體26包括第一凹部21和第二凹部22,所述紅外發射裝置23在第一凹部21內,所述紅外接收裝置24和光線傳感器25在所述第二凹部22內。如圖4所示,一種傳感器組件,包括圖2所示的硅膠套I和圖3所示的傳感器組2,所述硅膠套I套在所述主體 26上,所述第一凹部21在第一通孔12內,且紅外發射裝置23朝向第一硅膠套面A,所述第二凹部22在第二通孔11內,且紅外接收裝置24和光線傳感器25朝向第一硅膠套面A,第二通孔11的側壁15 (第一通孔12的部分側壁)緊貼在主體26的外壁上,由于硅膠具有的彈性,硅膠套I可以穩固地套在主體26上。另外,將整個傳感器組件安裝在手機內時,手機的屏幕可以將硅膠套I施加壓力從而將其固定在相應的位置,不容易脫落。由于第一通孔12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11,從而紅外發射裝置23發出的紅外光不會直接被紅外接收裝置24接收,只有在被第一通孔21正面的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紅外光才有可能被紅外接收裝置24接收,也即是說紅外發射裝置23的發射角度較小。尤其當所述第一通孔21的面積小于第二通孔22的面積時,既能保證紅外發射裝置23的發射角度較小,也能保證光線傳感器25較大的接收角度,提高光線傳感器25的靈敏度。甚至可以第一通孔22的外壁僅僅由外側壁15構成,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光線傳感器25接收到的環境光的光線。所述第一通孔12的橫截面可以呈圓形,所述第二通孔11的橫截面可以呈矩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硅膠套,包括相對的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二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一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的長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硅膠套,包括相對的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二通孔連通所述第一硅膠套面和第二硅膠套面,所述第一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的長度。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膠套,其特征是:靠近第二硅膠套面一側所述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相連通。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膠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面積小于第二通孔的面積。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甄桂寧,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