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領域,特別是一種壓電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利用自然界風能和水能進行發電,為各種戶外設施進行自供電的系統符合當今節能、環保、低碳的發展趨勢,在工業監控、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礦山安全、環境監測、平安家居、醫療保健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美國的Priya采用壓電器件設計制造了一種小型風力發電機US11/252903??稍跁r速8 16公里的風力驅動下發電。發電機的槳葉連到凸輪上,使圍繞軸排成圓形的一系列雙壓電晶片產生振蕩,從而輸出電能。該方案具有兩個缺點:一是壓電雙晶片每一次轉動都與凸輪碰撞,摩擦,因此產生磨損,造成能量損失,同時降低使用壽命。二是在風速較低時,槳葉與凸輪不會脫離,壓電雙晶片保持一定的彎曲狀態不變,此時不再發電。由NECTOKIN與日本Heardea聯合開發、配備采用壓電轉換元件的發電裝置的新型道路標識在日本試運行。其原理就是通過置于環·形槽內鋼球的滾動,撞擊壓電元件來發電。該裝置設置在交通量大的公路隧道內,可利用汽車駛過時產生的氣流驅動標識旋轉。鋼球位于由壓電轉換元件分隔成的環形通道中,標識轉動時鋼球就會在通道中運動,撞擊通道兩端的壓電元件,使壓電元件輸出電荷。這種方案的主要缺點是,當車連續駛過而產生強烈的風時標識就會高速轉動,從而使鋼球緊貼著壓電轉換元件運動,壓電元件得不到交變的壓力作用,就不能發電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壓電材料收集流體動能的高效、適用范圍廣的壓電發電裝置。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壓電發電裝置,由渦輪轉子組件、壓電圈組件、滾柱組件構成,所述的渦輪轉子組件包括渦輪葉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壓可調的壓電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渦輪轉子組件、壓電圈組件、滾柱組件構成,所述的渦輪轉子組件包括渦輪葉片(7)、轉軸(6)構成,渦輪葉片(7)固定在轉軸(6)的一端,由渦輪葉片(7)轉動帶動轉軸(6)旋轉;滾柱組件包括轉動盤(4)、滾柱(2)和保持架(3)構成,由轉動盤(4)和保持架(3)將滾柱(2)進行限位,滾柱(2)本身自行轉動,轉動盤(4)固定在轉軸(6)的中間并且轉動盤(4)和保持架(3)間隙配合,使得保持架(3)形成浮空狀態,在轉軸(6)轉動下,使得轉動盤(4)、滾柱(2)和保持架(3)繞著轉軸(6)軸心一起轉動;壓電圈組件由壓電材料(9)、第一電極(10)、第二電極(11)、第一導線(13)、第二導線(14)組成,第一電極(10)、第二電極(11)涂在壓電材料(9)的兩面形成壓電片,第一導線(13)的一端與軸承(15)外圈連接,第二導線(14)的一端與第二電極(11)連接,第一導線(13)、第二導線(14)各自引出的另一端與負載(12)連接,該壓電片粘貼在彈性片(8)上形成壓電單元,將壓電單元按盒體(1)的內圓形狀貼緊并圍成一圈形成壓電圈,壓電單元始終與滾柱(2)保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壓可調的壓電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渦輪轉子組件、壓電圈組件、滾柱組件構成,所述的渦輪轉子組件包括渦輪葉片(7)、轉軸(6)構成,渦輪葉片(7)固定在轉軸(6)的一端,由渦輪葉片(7)轉動帶動轉軸(6)旋轉;滾柱組件包括轉動盤(4)、滾柱(2)和保持架(3)構成,由轉動盤(4)和保持架(3)將滾柱(2)進行限位,滾柱(2)本身自行轉動,轉動盤(4)固定在轉軸(6)的中間并且轉動盤(4)和保持架(3)間隙配合,使得保持架(3)形成浮空狀態,在轉軸(6 )轉動下,使得轉動盤(4)、滾柱(2 )和保持架(3 )繞著轉軸(6 )軸心一起轉動; 壓電圈組件由壓電材料(9)、第一電極(10)、第二電極(11)、第一導線(13)、第二導線(14)組成,第一電極(10)、第二電極(11)涂在壓電材料(9)的兩面形成壓電片,第一導線(13)的一端與軸承(15)外圈連接,第二導線(14)的一端與第二電極(11)連接,第一導線(13)、第二導線(14)各自引出的另一端與負載(12)連接,該壓電片粘貼在彈性片(8)上形成壓電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穎,金家楣,沈欽龍,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