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充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結構包括外殼、插頭和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內腔中的電路板組件,所述外殼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所述外殼的內部設置有至少兩根用于支撐并定位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彈性支撐柱,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與所述外殼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采用此結構的充電器,當充電器受到撞擊或震動時,外力從外殼經彈性支撐柱傳遞到電路板組件時,大部分已被緩沖掉,因此電路板組件所受的力大大減輕了,從而有效防止電路板斷裂和電子元器件損壞等問題的發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充電器
,特別是涉及一種防震充電器。
技術介紹
充電器,通常包括外殼、插頭和固定在外殼的內腔中的電路板組件,外殼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電路板組件包括電路板和安裝在電路板上的電子元器件。現有技術中的充電器外殼對于其里面的電路板組件的固定方式是:使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緊挨充電器外殼內壁,以限制其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移動,再用上下蓋體內的筋骨將電路板組件的電路板夾住,限制其上下方向的移動,以達到固定效果。由于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緊挨著充電器外殼內壁,所以當充電器受到撞擊或震動時(例如:跌落、敲擊等),外力會通過外殼直接傳遞到電路板組件上,從而容易導致電路板斷裂、電子元件損壞、焊腳翹皮等不良情況的發生。此外,對于外殼是通過超聲波焊接拼裝的充電器,由于電路板的板邊緊挨充電器外殼內壁,在開殼時,也容易損壞電路板組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防震充電器,既可以穩固定位電路板組件,又可以在充電器受到撞擊或開殼時避免因電路板組件受外力而損壞電路板或電子元件。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種防震充電器,包括外殼、插頭和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內腔中的電路板組件,所述外殼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所述外殼的內部設置有至少兩根用于支撐并定位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彈性支撐柱,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與所述外殼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其中,所述電路板組件中的電路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彈性支撐柱相配合的孔和/或槽。其中,所述彈性支撐柱設置于所述上蓋體和/或所述下蓋體。其中,所述彈性支撐柱包括支撐部和定位部,所述支撐部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外殼的內壁面,所述支撐部的另一端連接有至少一個所述定位部。其中,所述定位部的根部的截面面積小于所述支撐部的頂端的截面面積。其中,所述彈性支撐柱沿所述外殼的內壁面的周側設置。其中,所述彈性支撐柱具有導向斜度。其中,所述上蓋體和所述下蓋體通過塑焊固接。其中,所述下蓋體的內邊沿設有用于焊接定位的定位孔,所述上蓋體的內邊沿設有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定位柱。其中,所述插頭設置在所述下蓋體的下端,所述插頭為具有不同種規格的插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電路板組件架設固定在彈性支撐柱上,而且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與外殼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當充電器受到撞擊或震動時,外力從外殼經彈性支撐柱傳遞到電路板組件時,大部分已被緩沖掉,因此電路板組件所受的力大大減小,從而有效防止電路板斷裂和電子元器件損壞等問題的發生;此外,對于外殼是通過超聲波焊接拼裝的充電器,由于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與外殼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所以在開殼時,也不會損壞電路板組件,從而延長了充電器的使用壽命,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利用附圖對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一種防震充電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上蓋體,11-定位柱,2-下蓋體,21-彈性支撐柱,22-支撐部,23-定位部,24-定位孔,3-電路板組件,31-電路板,32-定位圓孔,33-定位槽,4-插頭。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種防震充電器,如圖1所不,包括外殼、插頭和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內腔中的電路板組件,上述技術特征為現有技術,所述外殼包括上蓋體I和下蓋體2,本技術的改進點在于:所述下蓋體2的內壁上設有六根彈性支撐柱21,彈性支撐柱21具有導向斜度,方便上蓋體I和下蓋體2的組裝,彈性支撐柱21包括支撐部22和定位部23,支撐部22高于下蓋體2的壁高,支撐部22頂端連接于定位部23的根部,定位部23的根部截面面積小于支撐部22的頂端截面面積,支撐部22頂端用于承托電路板組件3,定位部23的截面采用方形倒圓角和圓形兩種截面,六根彈性支撐柱21中,其中四根的定位部23采用方形倒圓角的截面,一根采用圓形截面,還有一根包括了截面分別為圓形和方形倒圓角的兩個定位部23,圓形截面的定位部23穿過電路板31中的定位圓孔32,方形倒圓角截面的定位部23通過卡在電路板31的邊上的定位槽33里對電路板組件3進行定位。將電路板組件3放置在下蓋體2的彈性支撐柱21的支撐部22的頂端,并由七個定位部23將電路板組件3定位好。采用這種結構的好處在于,當有外力作用于充電器時,彈性支撐柱21可以緩沖大部分的外力,使作用于架設在其上的電路板組件3的外力降到最小。蓋上上蓋體1,上蓋體I通過彈性支撐柱21的導向斜度可輕易的套上下蓋體2,上蓋體I的內邊沿四個角上的定位柱11插入下蓋體2相應位置上的定位孔24,完成上蓋體I和下蓋體2的對接,并將電路板組件3壓緊固定,其中,電路板組件3的外邊緣和上蓋體I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這樣的設置作用在于當充電器發生撞擊或震動時,外力不能直接傳遞到電路板組件3,從而有效防止電路板31的斷裂和安裝在電路板31上的電子元器件的損壞等問題的發生。最后用超聲波焊接將上蓋體I和下蓋體2牢固的焊接在一起,上面已提到,電路板組件3的外邊緣和上蓋體I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因此在撬開通過超聲波焊接拼裝的充電器的外殼時,也不會損壞電路板組件3。本實施例的充電器的下蓋體2的下端設有插頭4,插頭4的插腳可以是歐標插腳、美標插腳或者英標插腳等不同類型的插腳。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防震充電器,包括外殼、插頭和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內腔中的電路板組件,所述外殼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內部設置有至少兩根用于支撐并定位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彈性支撐柱,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與所述外殼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組件中的電路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彈性支撐柱相配合的孔和/或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柱設置于所述上蓋體和/或所述下蓋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柱包括支撐部和定位部,所述支撐部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外殼的內壁面,所述支撐部的另一端連接有至少一個所述定位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根部的截面面積小于所述支撐部的頂端的截面面積。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柱沿所述外殼的內壁面的周側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柱具有導向斜度。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體和所述下蓋體通過塑焊固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體的內邊沿設有用于焊接定位的定位孔,所述上蓋體的內邊沿設有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定位柱。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設置在所述下蓋體的下端,所述插頭為具有不同種規格的插頭。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充電器
,特別是涉及一種防震充電器,其結構包括外殼、插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震充電器,包括外殼、插頭和固定在所述外殼的內腔中的電路板組件,所述外殼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內部設置有至少兩根用于支撐并定位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彈性支撐柱,所述電路板組件的外邊緣與所述外殼的內壁之間留有間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洪宜,劉永利,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盈聚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