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IMO天線,包括一介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板上以其中心點為輻射中心均勻地布設有2個或2個以上的輻射振子;所述輻射振子包括一金屬輻射體,所述金屬輻射體底部螺接或焊接有一饋電柱及一短路柱,所述短路柱的伸出端與介質板焊接以實現輻射振子與介質板的固定連接,所述饋電柱的伸出端懸空地設置于介質板上;所述各輻射振子的饋電柱分別與同軸電纜的內導體焊接連接,所述同軸電纜的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該天線結構簡單,頻段滿足2300-2700/4900-6000MHz,性能良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I MO天線
本技術涉及無線通信
,特別涉及一種適合WLAN (2.4G/5G)、Wimax系統室內熱點覆蓋的寬頻全向MMO天線。
技術介紹
隨著無線WLAN、Wimax通信的快速發展,無線通信系統的容量與可靠性有待提升,常規單天線收發通信系統面臨嚴峻挑戰。采用常規發射分集、接收分集或智能天線技術已不足以解決新一代無線通信系統的大容量與高可靠性需求問題。而MMO通信技術,提供了解決該問題的新途徑。MMO可以改進無線通信的吞吐量、傳輸距離和可靠性。無線WLAN協議分兩個頻段:2.4G、5G。2.4G頻段頻點少,干擾嚴重;5G頻段帶寬寬,吞吐率高,擴展性強。現有室內熱點覆蓋全向MMO天線一般只覆蓋單一頻段,即2.4G,結構復雜,垂直面輻射方向圖的不圓度較差,信號不穩定且天線之間易產生干擾,無法實現空間分集。且隨著WLAN 5G技術的蓬勃發展,同時支持IEEE802.lla/b/g/h協議的網絡設備如雨后春筍般的翻倍增長,這就要求天饋系統支持多網絡多制式一WLAN (2.4G/5G)、Wimax,且MIMO天線各單元天線之間盡量做到零干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分集。本技術正是基于以上技術背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專利技術的一種適合WLANC2.4G/5G)、Wimax系統室內熱點覆蓋的寬頻全向MMO天線,同時支持IEEE802.1la/b/g/h協議。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專利技術的一種適合WLAN(2.4G/5G)、Wimax系統室內熱點覆蓋的寬頻全向MMO天線,同時支持IEEE802.lla/b/g/h協議。由于各單元天線同時具備支持多網絡制式且屬于多入多出天饋系統,真正實現了一物多用,節約能源的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MO天線,包括一介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板上以其中心點為輻射中心均勻地布設有2個或2個以上的輻射振子;所述輻射振子包括一金屬輻射體,所述金屬輻射體底部螺接或焊接有一饋電柱及一短路柱,所述短路柱的伸出端與介質板焊接以實現輻射振子與介質板的固定連接,所述饋電柱的伸出端懸空地設置于介質板上;所述各輻射振子的饋電柱分別與同軸電纜的內導體焊接連接,所述同軸電纜的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進一步地,所述金屬輻射體為球形體或球冠形,所述金屬輻射體還可為上部具有曲面輻射面的立體。進一步地,所述饋電柱或短路柱分別為圓柱形金屬導體或方柱形金屬導體,所述饋電柱設于所述金屬輻射體的底部中央,所述短路柱設于所述饋電柱的旁側。進一步地,所述介質板可為單面的FR4覆銅板材或F4B覆銅板材或Rogers覆銅板材或可焊接的金屬板材,所述介質板的中部開設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內穿設有一空心固定螺桿,所述同軸電纜的一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另一端部穿過空心固定螺桿和介質板,其內導體與輻射振子的饋電柱焊接連接,電纜屏蔽層焊接在介質板的覆銅層上。進一步地,所述空心固定螺桿的一端穿過所述介質板的通孔并通過一固定螺母與介質板進行連接。進一步地,所述介質板上還設有用以罩住介質板及輻射振子的天線罩。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信號穩定、增益高(Gain(2.3-2.7G):3dBi ;Gain (4.9_6G): 5dBi )、駐波小(VSWR < 1.5) ;2、各單元單獨應用,實現空間分集,且干擾小;3、結構簡單、裝配簡易;4、外形美觀;5、真正實現寬頻、一物多用,節約資源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輻射振子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輻射振子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MO天線,包括一介質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板I上以其中心點為輻射中心均勻地布設有2個或2個以上的輻射振子2 ;所述輻射振子2包括一金屬輻射體21,所述金屬輻射體21底部螺接或焊接有一饋電柱22及一短路柱23,所述短路柱23的伸出端與介質板I焊接以實現輻射振子2與介質板I的固定連接,所述饋電柱22的伸出端懸空地設置于介質板上;所述各輻射振子2的饋電柱22分別與同軸電纜3的內導體焊接連接,所述同軸電纜3的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4。所述金屬輻射體21為球形體或球冠形,所述金屬輻射體21還可為上部具有曲面輻射面的立體,進一步地可引申為橢球形或水滴形等,配合其下端部連接的饋電柱22,本技術提出的輻射振子總體呈現為“蘑菇型”,輻射振子2由平面單極子天線演變,由不規則的平面變成均勻對稱的dipole天線。所述饋電柱22或短路柱23分別為圓柱形金屬導體或方柱形金屬導體,所述饋電柱22設于所述金屬輻射體21的底部中央,所述短路柱23設于所述饋電柱22的旁側,根據電流分布特性及不圓度原理,將饋電柱22通過螺紋擰接或者焊接工藝緊密配合固定在圓球底部正中心位置;為了展寬帶寬、調節匹配及固定的作用,引入短路柱23,使天線輻射振子2能很好的固定焊接在介質板上,且性能滿足需求。所述介質板I可為單面的FR4覆銅板材或F4B覆銅板材或Rogers覆銅板材或可焊接的金屬板材,介質板的形狀可以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介質板的直徑或邊長在100mnT300mm,調節介質板的大小,以使天線滿足技術指標;所述介質板I的中部開設有一通孔11,所述通孔11內穿設有一空心固定螺桿12,所述同軸電纜3的一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4,另一端部穿過空心固定螺桿12和介質板1,其內導體與輻射振子的饋電柱22焊接連接,電纜屏蔽層焊接在介質板I的覆銅層上。所述空心固定螺桿12的一端穿過所述介質板的通孔11并通過一固定螺母13與介質板I進行連接。所述介質板I上還設有用以罩住介質板I及輻射振子2的天線罩5。由于要實現MIMO特性,整個天線可有2個、3個、4個或6個輻射振子組成,輻射振子之間呈180°、120°、90°或60°夾角均勻分布,各個輻射振子之間單獨饋電及應用,輻射振子以介質板正中心為中心均布焊接在介質板上,可通過調節饋電柱、短路柱和輻射主體的大小、高度及形式展寬天線帶寬;以及調節輻射振子橫向間距,使天線的所有技術指標(增益、方向圖、駐波等)控制在技術要求內。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的涵蓋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IMO天線,包括一介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板上以其中心點為輻射中心均勻地布設有2個或2個以上的輻射振子;所述輻射振子包括一金屬輻射體,所述金屬輻射體底部螺接或焊接有一饋電柱及一短路柱,所述短路柱的伸出端與介質板焊接以實現輻射振子與介質板的固定連接,所述饋電柱的伸出端懸空地設置于介質板上;所述各輻射振子的饋電柱分別與同軸電纜的內導體焊接連接,所述同軸電纜的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MO天線,包括一介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板上以其中心點為輻射中心均勻地布設有2個或2個以上的輻射振子; 所述輻射振子包括一金屬輻射體,所述金屬輻射體底部螺接或焊接有一饋電柱及一短路柱,所述短路柱的伸出端與介質板焊接以實現輻射振子與介質板的固定連接,所述饋電柱的伸出端懸空地設置于介質板上; 所述各輻射振子的饋電柱分別與同軸電纜的內導體焊接連接,所述同軸電纜的端部焊接有同軸連接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IMO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輻射體為球形體或球冠形,所述金屬輻射體還可為上部具有曲面輻射面的立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終端寬頻全向MIMO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饋電柱或短路柱分別為圓柱形金屬導體或方柱形金屬導體,所述饋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健榮,邱貴福,曾梓熙,李建榮,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郵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