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它包括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多條長墊條、多條短墊條A和墊塊A以及多條短墊條B和墊塊B,長墊條間設置有第一直通道,短墊條A間設置有第二直通道,短墊條B間設置有第三直通道,墊塊A之間設置有與第二直通道連通的外導向通道A,墊塊B之間設置有與第三直通道連通的外導向通道B。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雙面油道設計的基礎上,在保證油道絕緣距離的情況下,進行油空道設計及雙面油道布局創新,增加了變壓器油的流通性,加快變壓器油的流速,從而能及時帶走器身內部產生的熱量,延長了變壓器使用壽命,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屬于變壓器冷卻
技術介紹
現有導向冷卻結構油道絕緣產品為雙面油道設計,其技術特點為:在所需的油道絕緣紙板上,雙面粘牢各規格紙板墊條形成油道通路,保證絕緣結構不受影響,滿足導向冷卻要求。但是這種雙面油道絕緣產品在長期運行上,與理想產品有一定差距,存在一定缺陷,在器身進行緊固和干燥處理時,容易變形,這樣會堵塞油道,導致器身產生的熱量不易帶走,造成變壓器局部溫度升高,給變壓器運行帶來風險,同時也會縮短變壓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能增加變壓器油的流通性,加快變壓器油的流速,延長變壓器使用壽命。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它包括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下表面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上表面之間的多條長墊條、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A和墊塊A以及粘結在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B和墊塊B,其中,墊塊A位于短墊條A的側邊且傾斜布置,墊塊B位于短墊條B的側邊且傾斜布置,長墊條間設置有第一直通道,短墊條A間設置有第二直通道,短墊條B間設置有第三直通道,墊塊A之間設置有與第二直通道連通的外導向通道A,墊塊B之間設置有與第三直通道連通的外導向通道B。所述的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中間均設置有通孔,第一直通道分別與第二直通道和第三直通道連通。所述的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的上表面設置有線圈固定條A和線圈固定條B,線圈固定條A位于墊塊A上表面端部一側緊貼邊緣,線圈固定條B位于第一高密度紙板上表面墊塊A兩邊。所述的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的下表面還設置有撐條,撐條位于第二高密度紙板上表面墊塊B兩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原有雙面油道設計的基礎上,在保證油道絕緣距離的情況下,進行油空道設計及雙面油道布局創新,增加了變壓器油的流通性,加快變壓器油的流速,從而能及時帶走器身內部產生的熱量,延長了變壓器使用壽命,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左視圖。其中,1-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2-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3-長墊條,4-短墊條A,5-墊塊A,6-短墊條B,7-墊塊B,8-第一直通道,9-第二直通道,10-第三直通道,11-外導向通道A,12-外導向通道B,13-線圈固定條A,14-通孔,15-線圈固定條B,16-撐條。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圖1,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它包括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1、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下表面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上表面之間的多條長墊條3、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A4和墊塊A5以及粘結在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B6和墊塊B7,其中,墊塊A5位于短墊條A4的側邊且傾斜布置,墊塊B7位于短墊條B6的側邊且傾斜布置,長墊條3間設置有第一直通道8,短墊條A4間設置有第二直通道9,短墊條B6間設置有第三直通道10,墊塊A5之間設置有與第二直通道9連通的外導向通道Al I,墊塊B7之間設置有與第三直通道10連通的外導向通道B12。所述的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中間均設置有通孔14,第一直通道8分別與第二直通道9和第三直通道10連通。所述的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的上表面設置有線圈固定條A13和線圈固定條B15,線圈固定條A13位于墊塊A4上表面端部一側緊貼邊緣,線圈固定條B15位于第一高密度紙板I上表面墊塊A5兩邊。所述的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的下表面還設置有撐條16,撐條16位于第二高密度紙板2上表面墊塊B7兩邊。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圖2,圖3,變壓器油在油泵的工作下,與外部的冷卻器里的油構成變壓器油的冷卻循環,如箭頭所示,而變壓器熱量大部分產生于器身,冷卻通道可以帶走大量熱量。本技術將原來設計使用的低密度紙板替換成新采用的高密度絕緣紙板,在保證絕緣強度,耐壓強度的同時,從根本上改善主縱絕緣距離,降低變壓器成本,在原有雙面油道設計的基礎上,以及試驗的支撐,對變壓器主縱絕緣結構產品進行創新,增加了變壓器油的流速,降低變壓器內部溫度,改善了主縱絕緣距離,同時本技術為三通道冷卻通路,能讓變壓器油均勻無阻力地通過墊塊每一個角落,極大地改善絕緣產品外雙面上變壓器油的流速,及時帶走器身產生的內部熱量,針對改善變壓器油的導向效果設計,中間為直通式油道,冷卻油道主要在變壓器鐵心和繞組及繞組之間,在這些導向冷卻通道間,巧妙地在原有的雙面變壓器油通道設計的基礎上增加了油空道設計,并設計改善繞組間絕緣墊塊的不同排列組成導向通道,既保證絕緣強度,又改善了器身冷卻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下表面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 )上表面之間的多條長墊條(3 )、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A (4)和墊塊A (5)以及粘結在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B (6)和墊塊B (7),其中,墊塊A (5)位于短墊條A (4)的側邊且傾斜布置,墊塊B (7)位于短墊條B (6)的側邊且傾斜布置,長墊條(3)間設置有第一直通道(8),短墊條A (4)間設置有第二直通道(9),短墊條B (6)間設置有第三直通道(10),墊塊A (5)之間設置有與第二直通道(9)連通的外導向通道A (11),墊塊B (7)之間設置有與第三直通道(10)連通的外導向通道B (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中間均設置有通孔(14),第一直通道(8)分別與第二直通道(9 )和第三直通道(10 )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I)的上表面設置有線圈固定條A (13)和線圈固定條B (15),線圈固定條A (13)位于墊塊A (4)上表面端部一側緊貼邊緣,線圈固定條B (15)位于第一高密度紙板(I)上表面墊塊A (5)兩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的下表面還設置有撐條(16),撐條(16)位于第二高密度紙板(2)上表面墊塊B (7)兩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它包括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多條長墊條、多條短墊條A和墊塊A以及多條短墊條B和墊塊B,長墊條間設置有第一直通道,短墊條A間設置有第二直通道,短墊條B間設置有第三直通道,墊塊A之間設置有與第二直通道連通的外導向通道A,墊塊B之間設置有與第三直通道連通的外導向通道B。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雙面油道設計的基礎上,在保證油道絕緣距離的情況下,進行油空道設計及雙面油道布局創新,增加了變壓器油的流通性,加快變壓器油的流速,從而能及時帶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變壓器的導向冷卻油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1)、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1)下表面和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上表面之間的多條長墊條(3)、粘結在第一高密度絕緣紙板(1)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A(4)和墊塊A(5)以及粘結在第二高密度絕緣紙板(2)上表面的多條短墊條B(6)和墊塊B(7),其中,墊塊A(5)位于短墊條A(4)的側邊且傾斜布置,墊塊B(7)位于短墊條B(6)的側邊且傾斜布置,長墊條(3)間設置有第一直通道(8),短墊條A(4)間設置有第二直通道(9),短墊條B(6)間設置有第三直通道(10),墊塊A(5)之間設置有與第二直通道(9)連通的外導向通道A(11),墊塊B(7)之間設置有與第三直通道(10)連通的外導向通道B(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沖,王鮮銀,
申請(專利權)人:遵義樺坤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