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定位塊、帶有刻度的碼盤、指針和需要檢測的云臺機芯,在底座上豎直安裝有兩個定位塊,該兩個定位塊間隔對稱設置,在兩個定位塊之間一側的底座上豎直安裝有碼盤,該碼盤的上部安裝云臺機芯的垂直軸,所述垂直軸通過壓緊螺母固裝一指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檢測數(shù)值不僅準確而且一致可靠,有效提高了云臺最終檢驗的合格率,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視頻安防監(jiān)控領域,涉及云臺,尤其是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視頻監(jiān)控領域的發(fā)展,監(jiān)控產(chǎn)品以其具有監(jiān)控方向可變的特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云臺作為監(jiān)控產(chǎn)品的一種,通常根據(jù)載重或運行速度的不同配有不同的傳動機構,載重小、速度快的云臺一般采用同步帶傳動機構,載重較大的云臺一般采用蝸輪蝸桿或齒輪傳動機構。無論采用哪種傳動機構勢必會產(chǎn)生回差,加上電機輸出軸本身存在一定的齒輪回差,如果云臺的累計回差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將影響云臺的工作精度。在云臺生產(chǎn)的過程中,傳統(tǒng)檢測云臺回差的方法為:通過人工手動轉動齒輪感覺回差大小,由于僅憑借人的感官判斷回差的大小,測得的回差數(shù)值不僅不準確而且一致性差,且直接影響云臺最終檢驗的合格率,導致云臺返工的數(shù)量增加,從而降低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本技術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定位塊、帶有刻度的碼盤、指針和需要檢測的云臺機芯,在底座上豎直安裝有兩個定位塊,該兩個定位塊間隔對稱設置,在兩個定位塊之間一側的底座上豎直安裝有碼盤,該碼盤的上部安裝云臺機芯的垂直軸,所述垂直軸通過壓緊螺母固裝一指針。而且,所述定位塊的上端部制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一側水平制有一通孔,該通孔位于所述碼盤另一側的定位塊上。而且,所述碼盤為一 L型結構,所述碼盤底部的水平面制有一對調(diào)整孔,所述碼盤的豎直面下部帶有刻度,所述碼盤的豎直面上部水平中部制有一軸孔。而且,所述壓緊螺母的內(nèi)孔一端為通孔,另一端為螺紋孔。本技術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檢測裝置可以在云臺的生產(chǎn)過程中進行回差的檢測,將檢測裝置的指針與云臺機芯的垂直軸固定后,通過指針相對于碼盤的位置偏移量可以快速準確檢測出回差的數(shù)值,實現(xiàn)了云臺機芯在組裝完成之后馬上進行回差檢測,對回差不合格的云臺機芯能夠及時調(diào)試然后再次進行檢測。本技術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檢測數(shù)值不僅準確而且可罪,有效提聞了 z 臺最終檢驗的合格率,提聞了生廣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安裝云臺機芯);圖3是本技術碼盤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壓緊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底座8、定位塊1、帶有刻度的碼盤5、指針4和需要檢測的云臺機芯,在底座上豎直安裝有兩個定位塊,該兩個定位塊間隔對稱設置,在兩個定位塊之間一側的底座上豎直安裝有碼盤,該碼盤的上部安裝云臺機芯的垂直軸10,所述垂直軸通過壓緊螺母3固裝一指針。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定位塊的上端部均制有一凹槽7,所述凹槽的一側水平制有一通孔6,該通孔位于所述碼盤另一側的定位塊上。如圖3所示,所述碼盤為一 L型結構,其底部的水平面制有一對調(diào)整孔13,該碼盤的豎直面下部帶有刻度,該碼盤的豎直面上部水平中部制有一軸孔12。如圖4所示,所述壓緊螺母的內(nèi)孔一端為通孔14,另一端為螺紋孔15。1,本技術與云臺機芯(圖中未標注)的安裝過程為,如圖2所示:(I)首先將云臺機芯兩端分別放置在定位塊的凹槽內(nèi),使用蝶形螺栓11穿過定位塊上的通孔將云臺機芯與定位塊固定;(2)然后將碼盤上部的軸孔套裝在云臺機芯的垂直軸的大軸徑上,且該垂直軸與軸孔為間隙配合;(3)將指針與指針固定盤2通過螺釘固定在一起,再將指針固定盤套裝在所述垂直軸的小軸徑的軸肩部,將壓緊螺母的通孔端朝向指針固定盤,然后將螺紋孔端與垂直軸旋緊,將指針固定盤固定在垂直軸上;(4)調(diào)整碼盤與指針的相對位置,然后使用螺釘穿過調(diào)整孔將碼盤與底座固定在一起。2,本技術的使用方法為:在檢測時,首先記下指針相對于碼盤的初始角度,然后手動轉動垂直從動輪9,此時垂直軸帶動指針將會跟隨垂直從動輪一起轉動。當垂直軸停止轉動時,指針與碼盤產(chǎn)生一角度,以此角度與初始角度進行對比,即可得出云臺傳動回差的大小。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云臺機芯進行相應的調(diào)試,保證云臺齒輪傳動回差值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nèi)。權利要求1.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塊、帶有刻度的碼盤、指針和需要檢測的云臺機芯,在底座上豎直安裝有兩個定位塊,該兩個定位塊間隔對稱設置,在兩個定位塊之間一側的底座上豎直安裝有碼盤,該碼盤的上部安裝云臺機芯的垂直軸,所述垂直軸通過壓緊螺母固裝一指針。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塊的上端部制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一側水平制有一通孔,該通孔位于所述碼盤另一側的定位塊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碼盤為一L型結構,所述碼盤底部的水平面制有一對調(diào)整孔,所述碼盤的豎直面下部帶有刻度,所述碼盤的豎直面上部水平中部制有一軸孔。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螺母的內(nèi)孔一端為通孔,另一端為螺紋孔。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定位塊、帶有刻度的碼盤、指針和需要檢測的云臺機芯,在底座上豎直安裝有兩個定位塊,該兩個定位塊間隔對稱設置,在兩個定位塊之間一側的底座上豎直安裝有碼盤,該碼盤的上部安裝云臺機芯的垂直軸,所述垂直軸通過壓緊螺母固裝一指針。本技術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檢測數(shù)值不僅準確而且一致可靠,有效提高了云臺最終檢驗的合格率,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文檔編號G01B5/24GK202974156SQ20122060449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專利技術者武付軍, 王漫 申請人:天津市亞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云臺齒輪傳動回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塊、帶有刻度的碼盤、指針和需要檢測的云臺機芯,在底座上豎直安裝有兩個定位塊,該兩個定位塊間隔對稱設置,在兩個定位塊之間一側的底座上豎直安裝有碼盤,該碼盤的上部安裝云臺機芯的垂直軸,所述垂直軸通過壓緊螺母固裝一指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武付軍,王漫,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亞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