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防震機構,包含有一定位輪、一驅動輪,以及至少一滾輪組,該定位輪是具有三弧槽,各該弧槽是以該定位輪的軸心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各該弧槽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小于各該弧槽另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該驅動輪是具有三穿槽,各該穿槽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弧槽,該驅動輪的軸心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軸心;該滾輪組是設于該定位輪與該驅動輪之間,通過由該驅動輪的轉動,該滾輪組可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遠離或靠近;通過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可用以夾持不同直徑的棒材。(*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與棒材送料機有關,特別是有關于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防震機構。
技術介紹
棒材送料機是一種設于車床一側的機構,用以將一棒材送入車床內以進行加工,在加工的過程中,該棒材容易產生搖晃或震動,因此,一般棒材送料機通常會再加裝一防震夾持裝置,以減緩該棒材因過度搖晃而影響加工的精確度及噪音。然而,該防震夾持裝置通常是無法調整間距,僅能適用于一定規格范圍的棒材,若該棒材的尺寸較小,該防震夾持裝置無法確實夾持該棒材,使得該棒材于加工時容易產生晃動,若該棒材的尺寸較大,該防震夾持裝置之間距無法容納該棒材,必須更換另一組防震夾持裝置才能進行加工,因此,該防震夾持裝置將容易造成作業上的困擾與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震機構,其可夾持不同直徑的棒材,并可降低棒材旋轉時所產生的震動及噪音。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防震機構,包含有一定位輪、一驅動輪,以及至少一滾輪組;該定位輪是具有三弧槽,各該弧槽是以該定位輪的軸心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各該弧槽的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小于各該弧槽的另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該驅動輪是具有三穿槽,各該穿槽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弧槽,該驅動輪的軸心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軸心;各該滾輪組是設于該定位輪與該驅動輪之間,通過由該驅動輪的轉動,該滾輪組可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遠離或靠近;通過此,該棒材送料機所輸送的棒材是通過該定位輪與該驅動輪的軸心,當該滾輪組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遠離時,該滾輪組是可夾持一較大直徑的棒材,反之,若該滾輪組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靠近時,該滾輪組是可夾持一較小直徑的棒材,以達到降低棒材旋轉所產生的震動及噪音的目的。茲配合圖式列舉以下較佳實施例,用以對本技術的結構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其中所用圖式先簡要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是一立體圖,主要是顯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裝設于棒材送料機的使用態樣;圖2是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一立體分解圖,主要是顯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裝設于承座的使用態樣;圖5是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主要是顯示該滾輪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遠離的狀態;以及圖6是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主要是顯示該滾輪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靠近的狀態。主要組件符號說明棒材送料機10防震機構20定位輪30軸孔32弧槽34 前端341后端342 驅動輪40 環齒部42 穿孔44穿槽46 間隔片48圓孔481 長槽482滾輪組50 滾輪52穿軸54 驅動裝置60齒輪62 殼體70容室72 開槽74承座80 底板81側板82 容置空間83護墊84 固定件8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棒材送料機10的防震機構20,包含有二定位輪30、二驅動輪40、二滾輪組50、一驅動裝置60、一殼體70,以及一承座80。各該定位輪30是具有一穿通兩側的軸孔32與三弧槽34,該軸孔32是用以供一棒材穿置,各該弧槽34是以該軸孔32的軸心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各該弧槽34的前端341至該軸孔32周壁的距離大于各該弧槽34的后端342至該軸孔32周壁的距離,使得各該弧槽34的圓心偏心于該軸孔32的圓心。各該驅動輪40的外周面具有一環齒部42,且各該驅動輪40具有一穿通兩側的穿孔44與三概呈橢圓形的穿槽46,該穿孔44的軸心是對應于該軸孔32的軸心,用以供該棒材穿置,各該穿槽46是以該穿孔44的軸心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且各該穿槽46對應于各該弧槽34,此外,該二驅動輪40之間設有一間隔片48,該間隔片48具有一圓孔481與三概呈橢圓形的長槽482,該圓孔481的軸心是對應于該軸孔32與該穿孔44的軸心,而各該長槽482則對應于各該弧槽34與各該穿槽46。各該滾輪組50是具有三滾輪52與一穿設于各該滾輪52的穿軸54,該滾輪52是裝設于各該定位輪30與各該驅動輪40之間,各該穿軸54是分別穿過該二定位輪30的各該弧槽34、該二驅動輪40的各該穿槽46,以及該間隔片48的各該長槽482,且各該穿軸54的兩端分別嵌設于各該定位輪30的弧槽34內。該驅動裝置60在本實施例中是為氣壓缸,該氣壓缸是具有一齒輪62,該齒輪62是可嚙合于該驅動輪40的環齒部42,用以驅動各該驅動輪40轉動,通過由各該驅動輪40的轉動,各該穿軸54是可于各該弧槽34內滑移,使得該滾輪52可相對于各該驅動輪40的軸心遠離或靠近。該殼體70是為金屬材質所制成,其概呈圓柱狀,且內部具有一容室72,可用以容納該定位輪30、該驅動輪40,以及該滾輪組50,以避免該定位輪30、該驅動輪40,以及該滾輪組52受到不當外力而損壞,此外,該殼體70的周緣具有多數開槽74,該驅動輪40的環齒部42是可通過由該開槽74而顯露于外,使得該驅動裝置氣壓缸60的齒輪62可透過該開槽74而嚙合于該驅動輪40的環齒部42。再請配合參閱圖4,該承座80是由金屬材質所制成,其具有一底板81與二分別固接于該底板81兩側的側板82,通過由該底板81與該二側板82而形成出一容置空間83,該殼體70是可承置于該容置空間83中,且該殼體70的兩端分別抵接于該承座80的二側板82,另外,該承座80的底板81與該棒材送料機10之間裝設有多數護墊84,通過由多數固定件85如圖所示的螺絲穿過該底板81而鎖設于該護墊84,使得該承座80固定于該棒材送料機10,該護墊84是可提供該防震機構20更佳的避震效果。通過由上述的防震機構20,當使用者將一較大直徑的棒材送入該棒材送料機10時,必須先利用該驅動裝置氣壓缸60的齒輪62以帶動該驅動輪40轉動,當該驅動輪40產生逆時鐘方向的轉動時,各該穿軸54是滑移至各該弧槽34的前端341,由于各該弧槽34的前端341較遠離該軸孔32的周壁,使得該滾輪52將遠離于該軸孔32的軸心,如圖5所示,以致于各該滾輪52之間的間距較大,可用以夾持較大直徑的棒材;當使用者再將一較小直徑的棒材送入該棒材送料機10,同樣必須先利用該驅動裝置氣壓缸60以控制各該驅動輪40產生順時鐘方向的轉動,此時,各該穿軸54是從各該弧槽34的前端341滑移至各該弧槽34的后端342,由于各該弧槽34的后端342較靠近該軸孔32的周壁,使得各該滾輪52之間的間距將縮小,如圖6所示,可用以夾持較小直徑的棒材。通過此,當不同直徑的棒材通過等該定位輪30與該驅動輪40的軸心時,只須調整各該滾輪52之間的間距,使得各該滾輪52之間的間距與該棒材的直徑相互配合,以便將該棒材穩固地夾持于各該滾輪52之間,讓該棒材于加工過程中較為穩定且不易晃動,以達到降低棒材旋轉所產生的震動及噪音的目的。另外,該驅動裝置60并不限于氣壓缸,亦可為油壓缸、馬達等裝置,只要是可驅動該驅動輪40的裝置,同樣可達到本技術的目的。權利要求1.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防震機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定位輪,是具有三弧槽,各該弧槽是以該定位輪的軸心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各該弧槽的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小于各該弧槽的另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一驅動輪,是具有三穿槽,各該穿槽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弧槽,該驅動輪的軸心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軸心;以及至少一滾輪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防震機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定位輪,是具有三弧槽,各該弧槽是以該定位輪的軸心為圓心而呈環狀排列,各該弧槽的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小于各該弧槽的另一端至該定位輪軸心的距離;一驅動輪,是具有三穿槽,各該穿槽 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弧槽,該驅動輪的軸心是對應于該定位輪的軸心;以及至少一滾輪組,是設于該定位輪與該驅動輪之間,通過由該驅動輪的轉動,各該滾輪組可相對于該驅動輪的軸心遠離或靠近,通過此,各該滾輪組是可用以夾持不同直徑的棒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世雄,
申請(專利權)人:富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